“千手觀音”邰麗華:呈現聽障版春晚是一種幸福

2025年01月22日21:30:44 娛樂 1411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劉葉 北京攝影報道
1月19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以下簡稱“2025總台春晚”)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此次春晚將首次推出視障版和聽障版無障礙轉播,讓眾多視障和聽障人士“看得見”“聽得見”春晚的精彩,引發眾多關注。
“千手觀音”邰麗華:呈現聽障版春晚是一種幸福 - 天天要聞
邰麗華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
參與此次無障礙轉播的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以下簡稱“藝術團”)團長、藝術總監、國家一級演員邰麗華,20年前曾經因為《千手觀音》驚艷世界。時隔20年重返春晚,她在北京接受封面新聞記者面對面的獨家專訪,深入分享了這一創新舉措背後的故事。


“千手觀音”邰麗華:呈現聽障版春晚是一種幸福 - 天天要聞

從表演者到轉播者

“千手觀音”要二創春晚

“千手觀音”邰麗華:呈現聽障版春晚是一種幸福 - 天天要聞


2024年12月4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作為春節申遺成功後的首屆春晚,2025總台春晚不斷深化“人民的春晚”創作理念,用心用情打磨每一個節目,力求為海內外觀眾呈上一道情意濃濃、暖意融融的視聽盛宴。

“千手觀音”邰麗華:呈現聽障版春晚是一種幸福 - 天天要聞

邰麗華指導年輕演員
時間回溯到2005年春晚,由21位聽障人士經過無數日夜訓練、最終完美呈現的舞蹈《千手觀音》驚艷了世界。20年來,《千手觀音》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作為這支舞蹈的領舞演員,邰麗華也從台前走向幕後,完成了從舞者到管理者的轉變。
“日子過得真快啊!這20年,真是一句話、兩句話說不完。”面對封面新聞記者的鏡頭,邰麗華感慨連連,“《千手觀音》的意義非常重大,它讓廣大老百姓對殘疾人的看法、態度發生了質的變化,大家真的是從心裡開始接受、尊重殘疾人這一特殊群體,然後再共同相融。直到現在,這種理念也一直在持續,甚至很多時候模糊了殘疾人、健全人的標籤隔閡,慢慢交融、交疊了。”

“千手觀音”邰麗華:呈現聽障版春晚是一種幸福 - 天天要聞

2005年,邰麗華領舞《千手觀音》
邰麗華看來,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分子,“我們只不過是身體上、生理上有些不方便,表達、交流的形式不一樣,但我們生活在同一個社會。春晚推出無障礙轉播,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新,是對聽障、視障朋友的尊重的一種最好的表達。”
此次春晚中,13位來自藝術團的聽障演員,將和4位手語老師一起,參與整台晚會的手語翻譯。“最初接到邀請時,我正帶着演員們在威海演出,(2024年)10月底回到北京,我們的負責人就參加了春晚無障礙轉播項目組的討論會,我是十二月初進組。”彼時,邰麗華對無障礙轉播的理解,僅僅停留在為春晚歌曲配備手語翻譯、用手語表達某些舞蹈內容,可隨着會議討論的深入和信息的增多,她逐漸發現此次轉播將是一次貫穿春晚全程,完全顛覆傳統手語認知的大考驗。

“千手觀音”邰麗華:呈現聽障版春晚是一種幸福 - 天天要聞

20年來,“千手觀音”換了一批又一批
13位演員、4位手語翻譯、四個多小時的演出,涵蓋歌舞、小品、相聲、戲曲等全類型手語藝術表達,難度指數可謂爆表。“對我們來說,有很多類型都是第一次嘗試,尤其相聲、小品,不僅要直譯台詞,還有‘二創’表演,讓聽障朋友了解其中的幽默感。”比如看似簡單“回眸”二字,考慮到手語翻譯僅能表示“回頭”含義,邰麗華特別要求演員加入眼神、表情和肢體動作,以生動、直觀且兼具趣味性的方法,傳遞作品中的真實表達。
此外,戲曲類節目中的唱腔、身段和表情等元素也難以通過手語完全呈現。即使不用逐字“直譯”,卻需要演員提前了解其講述的故事背景和寓意表達,以“意譯”的方式,幫助觀眾了解戲曲內涵,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春晚是綜藝類的晚會,面對的是千家萬戶,氣氛是快樂、喜慶。因此,在手語的打法上,我們會根據歌詞的意思、小品的上下文情節進行表現。對於戲曲類節目,我們不可能一一對照台詞內容去翻譯,而是將其中的含義通過多方位、立體化的角度來呈現,讓聽障朋友能夠切身感受到戲曲的魅力。”

“千手觀音”邰麗華:呈現聽障版春晚是一種幸福 - 天天要聞

邰麗華的心一直與舞台上的孩子們在一起

儘管困難不少,挑戰連連,邰麗華卻用“幸福”作為關鍵詞,來詮釋這一路的披荊斬棘。“面對突如其來的幸福,我們沒有其他的選擇,只有去干、去練!所有人都是以學習的狀態去鑽研、去消化,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把每個節目、每個作品完整地、直觀地、詳實地呈現出來。”

“千手觀音”邰麗華:呈現聽障版春晚是一種幸福 - 天天要聞

傳播無障礙理念

讓聽障朋友“聽見”中華文化

“千手觀音”邰麗華:呈現聽障版春晚是一種幸福 - 天天要聞


參與無障礙轉播,也讓邰麗華深刻感受到了春晚導演組的用心。“導演組在之前做了大量的調研和考察工作,特別是在春節申遺成功的大背景下,總台牽頭推進無障礙轉播項目,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了春節文化的溫暖、喜悅以及祥和的氣氛。”她還特別提到導演組對演員們的指導,指導他們學會如何在鏡頭前抓住觀眾眼球,導演組所表現的情懷、穩健、智慧和應變能力,讓邰麗華更加相信:無障礙轉播這一創新實踐不僅可以為聽視障觀眾提供更加便捷、貼心的觀看方式,也將為春晚這一文化盛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內涵。

“千手觀音”邰麗華:呈現聽障版春晚是一種幸福 - 天天要聞

邰麗華指導年輕演員
其實,邰麗華已經在無障礙領域堅守多年。為了更好地傳播無障礙理念,邰麗華開通短視頻賬號進行新媒體數字傳播,加入故宮博物院無障礙志願服務隊,助力讓聽障人士“聽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聲音,了解每個文物背後的故事。她期待:“在未來,聽障人士可以‘說話’,順暢表達,視障人士能‘看見’世界,肢殘夥伴可以‘自由’出行。”
2025總台春晚的無障礙轉播項目,就讓聽障、視障人士告別了過往“零聲音”“零畫面”的漫長、寂寞、無聊。“我第一次參加綵排時,在鏡頭下全程盯着現場的表演。我可以感受到導演組是非常用心來做這台晚會的,他們用歌舞等藝術形式展示了過去一年的變化與美好,並通過無障礙轉播這種創新方式讓殘疾人這一特殊群體也能沉浸在這份快樂和幸福之中。”參加綵排的經歷也時刻提醒着邰麗華:手語轉播要準確、生動、富有感染力,兼具專業性、藝術性和思想性,為這場全球華人大聯歡架起一座傳遞情感、傳播文化的“無形”之橋。

“千手觀音”邰麗華:呈現聽障版春晚是一種幸福 - 天天要聞

《千手觀音》
邰麗華認為,殘疾人事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她心中的“更好”是獲得真正的尊重,同時還有幸福指數的與日俱增。“這種幸福指數的提升可能源於我們表演帶來的精神享受,參觀博物館裡頭可以看得懂,聽得見一些文物的一些故事。春晚導演為無障礙轉播傾注了大量心血,內容豐富多樣。春晚就像知識的海洋,讓我們在其中自由探索和學習。無論是節目的創作背景、研究意義還是社會發展的相關內容,都讓我們受益匪淺。同時,這也是一場精神與心理上的盛宴。”
從舞蹈演員到藝術團團長,邰麗華直言自己的心性與心態並沒有多大變化。“除了歲月在我的頭髮、臉龐和眼角留下了痕迹,但我的初心未改。我依舊熱愛這個舞台,雖然不再上台表演了,但我的心一直與舞台上的孩子們在一起,如影隨形,從沒有離開過。現在,我就做好他們的服務者,做他們背後強大的後盾。”
20年來,藝術團新人輩出,“千手觀音”的扮演者一批又一批,“新時代的孩子們充滿活力和陽光,他們擁有高昂的鬥志和青春的氣息。目睹他們從稚嫩的小傢伙成長為成熟的大孩子,從新手逐漸成為舞台上的主角,他們在藝術和生活的道路上不斷前行,默默地在事業上辛勤耕耘,這正是我所期待的。”
成立於2013年的藝術團附屬學校,今年將面向全國招收一批新學員,邰麗華希望這份藝術的種子,可以變成一片森林,如星星之火,引發燎原之勢。
(部分圖據受訪者)
編輯 陳   雨
責編 王   萌
審核 張菲菲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