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好萊塢是無數電影人的殿堂。
現在的好萊塢如同春晚,只知包餃砸,又臭又長又無聊,還政治正確。
20年前,超英沒有大行其道,漫威還未東山再起,DC也不是如今這般拉胯,好萊塢更不是就曉得救人救家救世界,天天高唱伐木累。
反英雄康斯坦丁搭配彼時憑藉《黑客帝國》系列全球爆紅的基努·里維斯帶來了同名電影《康斯坦丁》,這是眼下好萊塢幾乎不可能拍出來的類型片。
《康斯坦丁》史詩級過肺,滅絕級戒煙,最後上天堂要抽煙,結尾改吃口香糖,若不是基努·里維斯足夠帥,這段很裝的耍帥就崩了,電影與演員的雙向奔赴。
就劇情來說,如果對國外宗教信仰這一塊了解的足夠深的話,看起來還是不費力的。
加百列、路法希、撒旦、上帝、撒旦之子之類的人名與他們的背景故事就不會陌生,那最後康斯坦丁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做法的觀感就特別爽。
開局康斯坦丁被騙,中期他的朋友們一一被殺,後面識破加百列跟惡魔之子的陰謀,而後逼迫路西法現身,消除壞掉的肺,涅槃重生,酣暢淋漓,行雲流水。
只不過,外國的片子驅魔的手段太單一,過來過去就是念聖經,放十字架,不如中國的紙筆墨刀劍,手眼身法步。
還有種類繁多的門派秘術,千奇百怪的妖魔鬼怪,看起來如同神仙打架,好不過癮,審美疲勞也會來的晚一點。
可惜國內現在拍不了這種片了,跟好萊塢一個衰樣,越來越拉,除了消費IP,就是續集當道,要麼就是翻拍,沒半點新意。
90年代的好萊塢甚至強於千禧年前十年,類型片井噴,藉著過硬的質量蠶食全世界的電影市場。
如《洛城機密》,本以為是警匪片,沒想到是黑色電影,道德的敗壞,人性的異變,體制的腐爛,在最後半小時融為一體。
凱文·史派西被槍殺,羅素·克勞被利用,蓋·皮爾斯為了榮譽與晉陞違背良知和公義,有人身死,有人抱得美人歸,有人贏得名望,各自以自己的方式維護洛杉磯的正義,只是這種法理見不得天日。
羅素克勞是暴力,好友慘死,警局草草結案,他用自己的拳頭尋求一個真相。
凱文史派西是臉面,混跡於名利場,謀私利的同時也有身為警察的良知,為了那個男孩之死奔波。
蓋皮爾斯是智慧,起初被墨西哥女孩蒙蔽,導致錯判三位黑人,發現端倪後抽絲剝繭,哪怕賭上自己的前程。
他們三人每個人都個性鮮明,幾乎不可能有任何瓜葛,看似各自負責的三條線無關聯,實則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放下臉面,暴力跟智慧結合才能真相大白。
但結尾還是被導演騙了,清濁去污了一整場,口號喊的震天響,可在淤泥怎可能不染,大環境不變,光憑個人的一腔熱血是無能為力的,拍爛的警匪片也能在最後一秒變類型。
70年代新好萊塢時期更不必多說,海斯法典廢除,好萊塢迎來下一個黃金時代,導演、演員各類人才如雨後春筍。
像推崇自然主義的西德尼·呂美特與還沒成為咆哮帝的阿爾·帕西諾聯手奉獻了影史佳片《熱天午後》,被阿爾·帕西諾稱之為人生最佳表演的影片。
電影一開場就是一段紐約真實場景大放送的長鏡頭,窮與富,階級和政權,引出主角跟主題,荒誕的搶銀行上演。
在一陣無厘頭的行為過後觀眾卻怎麼也笑不出來了,因為無人可訴說的孤獨與無可奈何的困境壓垮了一個中年男人,阿爾·帕西諾將角色身上的悲涼詮釋的入木三分。
老婆只知抱怨,從來不聽桑尼說話,在電話中喋喋不休的聒噪,屢次打斷桑尼,桑尼有苦難言,摯愛令他孤獨。
桑尼為讓愛人做變性手術去搶銀行,但愛人卻不念他的好,也無意同他說話,並極力跟桑尼撇清關係,所愛令他孤獨。
母親到了現場也是自顧自說,啰啰嗦嗦,不理會桑尼的苦楚,親愛令他孤獨,桑尼心中的苦悶沒人傾聽,只能默默承受。
他為父母付房租,父母卻沒有為他着想,他為家庭努力工作,妻子卻把他當工具人。
他放有哮喘的黑人走,讓女職員上廁所,給患有糖尿病的經理叫醫生,給人質買吃的喝的,但他們得救後卻沒人回頭看他一眼。
他為所有人考慮,可所有人都不曾靜下心來聽他說一句話,他沉默寡言的同伴願意聽他說話也配合警方卻被一槍爆頭。
唯一一位傾聽者沒了,桑尼結尾空洞又渴望的眼神叫人同情,大家都把這場鬧劇當一場戲,只有桑尼認真了,所以他輸了,輸的很徹底。
《熱天午後》是自然真實的犯罪片,取材當時動蕩不安,運動盛行,撕裂頹廢的美國,因而看不出什麼編劇痕迹。
而《騙中騙》則是文本設計的另一座高山,不着眼於70年代,靠巧思贏得票房跟口碑,精妙的劇本結構,真亦假時假亦真。
開頭羅伯特·雷德福和搭檔誤打誤撞騙了幫派頭目羅根的錢引火上身,導致搭檔慘死。
他也被追殺,被迫投靠保羅·紐曼伺機為搭檔報仇,在紐曼的安排下一場針對羅根的天衣無縫,環環相扣的騙局展開。
先是紐曼在火車上參加羅根的牌局誘他上鉤,同時招兵買馬,布置賭馬場,而後雷德福假裝背刺紐曼以便讓羅根掉入他們早已設計好的賭馬陷阱,一步步令他確信雷德福有內幕消息,直至拿出五十萬上桌。
但過程中出了岔子,雷德福在逃跑前曾用假鈔騙過警察斯內德,被他一路尋仇,紐曼得知此事後將計就計又留了三個後手。
一是派人暗中保護雷德福,二是請另一波人假裝FBI讓斯內德也成為騙中騙的一環,三是讓雷德福與自己反目成仇,自相殘殺。
這樣一來,既有真警察背書讓騙局更真,也讓斯內德看到自己身死不再被通緝,又可以使自己跟雷德福安全退場,隱姓埋名重新開始,還能夠消除羅根和斯內德復仇的隱患。
可謂是一石三鳥,嚴絲合縫,多重反轉的文本不僅騙片中人,更騙看電影的觀眾,後來的《瞞天過海》《十一羅漢》都複製了《騙中騙》。
好萊塢本質上是個復讀機,只是這台復讀機年久失修。
如今只會坐吃山空,借用各種主義苟延殘喘,國產電影何嘗不是如此,扶不起的阿斗,王業不知何時才能重整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