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2025春晚無錫分會場吉祥物官宣:“乙長福”和“巳有禧”。該吉祥物以惠山泥人代表形象阿福阿禧為基礎,與春晚“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主題logo結合設計,十分喜慶可愛,也傳遞出乙巳年福禧連綿、好運連連的美好願望。對於無錫人來說,惠山泥人成為春晚分會場吉祥物,可謂意料之中、眾望所歸。然而,不少其他城市的網友好奇:憑什麼是她?
喜慶福氣!精湛技藝里傳遞市井百姓的智慧
惠山泥人是一種產於無錫惠北的彩色泥塑人像,起源於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喜慶吉祥題材是惠山泥人重要的表現內容之一,其中,阿福阿禧更是最廣為人知的泥人形象,有着路路平安、家家幸福的吉祥寓意,寄託了人們美好的願望。2006年5月20日,泥塑(惠山泥人)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正式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了解,惠山泥人分兩類,一類為手捏戲文,又稱“細貨”,舞台上唱着、民間藝人手裡捏着,曲唱完了、形神兼具的泥人也就捏好了,郭沫若贊其“人物無古今,須臾出手中”;另一類稱“粗貨”,用模具成批生產,大多以喜慶吉祥題材為表現內容,如大阿福、蠶貓、老壽星、漁翁等,寄託着民間祈求祥瑞、辟邪納福、豐衣足食的美好願望。
“千萬不要覺得惠山泥人就是捏泥巴,它背後的文化深着呢。”已故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無錫惠山泥人國家級傳承人喻湘漣曾說過,“以大阿福為例,一個福字寄託了人們的一切美好願望,大阿福的嘴角微笑就是啟示人們笑對生活。”可以說,惠山泥人是“土”里長出來的傳統文化,蘊含著市井百姓的精湛手藝、生活態度和人生智慧。
大膽創新!惠山泥人成無錫特色城市文化ip
目前,吉祥物正在無錫惠山泥人廠趕製中。1月7日,現代快報記者走進位於惠山古鎮的泥人廠,這家70多年歷史的老廠子活力滿滿。“前店後廠”的格局,門店內市民和遊客在選購設計精美的冰箱貼、筆記本等文創,還有幾位採購人員在諮詢工作人員定製泥人禮盒事宜。後方的工廠區,多位泥人師傅則坐在桌前,製作立體的無錫分會場吉祥物造型。
“是不是跟你想象中不太一樣?”惠山泥人廠副總經理王傑笑着向記者介紹,廠里現有60多名員工,一半是老泥人師傅,負責廠里泥人訂單的製作,另一半則是這兩三年新招的設計、營銷、電子商務等專業的大學生,他們負責泥人文創開發、網店運營、直播間營銷等,用新方式營銷惠山泥人。2024年,整個廠泥人和文創總營收超過800萬元。
事實上,跟不少非遺項目一樣,惠山泥人也曾面臨生存困境,泥人廠一度陷入破產邊緣。2020年,泥人廠完成股份轉讓,由無錫一民企接手運營。短短4年,惠山泥人廠大膽創新,將惠山泥人作為城市特色文化ip來擦亮,通過manimomo咖啡探索新場景,開發推出泥人盲盒、周邊文創等探索,讓惠山泥人重新回歸了充滿煙火氣的當代生活。
可可愛愛!上新12款生肖款泥人很暢銷
在店內,現代快報記者還注意到2025蛇年生肖款泥人已上新,外形更符合年輕人審美且寓意也好,十分可愛。營業員向記者介紹,從2024年11月至今已上新12款生肖蛇泥人,包括“福祿壽喜財”五福蛇、金蛇送財等,線上線下同步開售,已賣出了超過2000套,“這兩天,春晚無錫分會場吉祥物官宣後,銷量明顯上漲,還有市民遊客特意來店裡諮詢購買”。
“每年在11月都會發布新年生肖款泥人,這已成為廠里傳統。”王傑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具體設計由廠里在2022年新成立的文創中心負責,他們本身都是90後00後,更了解消費者需求尤其是當下年輕人的審美和需求。而且,銷售渠道也大大拓寬,泥人咖啡店、線上淘寶店、抖音直播間等都可以下單,還採用了預售、打包新年禮盒、企業定製集采等各種形式。
王傑告訴記者:“此次入選春晚無錫分會場吉祥物,我們自己也很期待,泥人吉祥物將亮相春晚無錫分會場,屆時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觀眾都能看到,也希望惠山泥人能被更多人知曉和喜歡。”目前,吉祥物“乙長福”“巳有禧”平面設計稿已定,惠山泥人老師們正根據平面圖立體創作中,待完成定稿後將第一時間與市民和觀眾分享。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陳敏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