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40歲楊潔導演帶3個孩子嫁給26歲男友,王崇秋:我們很好

2024年06月25日00:42:16 娛樂 1710

相差14歲,姐弟戀,男未婚,女離異,還帶着三個娃。

別說是幾十年前了,就算是放在現在,也難免被人指指點點。

而這就是楊潔與她的第二任丈夫王崇秋的身份差異。

就連當初兩人決定結婚時,果斷的楊潔導演也曾猶豫:要不還是做朋友吧。

誰知,王崇秋卻堅定的答覆:我認定你了。

1969年,40歲楊潔導演帶3個孩子嫁給26歲男友,王崇秋:我們很好 - 天天要聞

楊潔導演的兩段婚姻

其實楊潔導演曾經也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

在1951年,初出茅廬的楊潔愛上了"中國電影業的領袖"周傳基,但兩人的結合卻遭到了無數人的反對。

周傳基出身名門,是民國政府總理周自齊的侄孫。

而楊潔雖是烈士之女,卻來自普通家庭。

兩人的門第懸殊引發了諸多反對聲音,包括楊潔的母親和工作單位的領導。

1969年,40歲楊潔導演帶3個孩子嫁給26歲男友,王崇秋:我們很好 - 天天要聞

然而,楊潔天生反骨,越是遭到阻撓,她越是堅定。

她不顧眾人反對,毅然與周傳基步入婚姻殿堂。

在這段長達十餘年的婚姻中,楊潔為周傳基生育了三個孩子,看似幸福美滿。

但是,正如楊潔後來所認識到的,結婚和戀愛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1969年,40歲楊潔導演帶3個孩子嫁給26歲男友,王崇秋:我們很好 - 天天要聞

隨着時間推移,兩人在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上的巨大差異逐漸顯現。

單純的愛意無法彌補這些差距,反而在日常生活的柴米油鹽中慢慢消磨。

最終,在1963年,楊潔和周傳基選擇和平分手,結束了這段看似光鮮卻難以維繫的婚姻。

雖然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婚姻,但她並未對愛情失去希望。之後雖然也有人給介紹,但都無疾而終。

直到她遇到了26歲的王崇秋。

1969年,40歲楊潔導演帶3個孩子嫁給26歲男友,王崇秋:我們很好 - 天天要聞

1965年,26歲的王崇秋從部隊轉業到北京電視台工作,成為一名攝影師。正是在這裡,他遇到了已經在文藝部門擔任導演的楊潔。

初次見面,王崇秋就被楊潔風風火火、雷厲風行的作風所震撼,心中暗自驚嘆她的膽識和魄力。

楊潔也注意到了這個年輕有為的攝影師。她欣賞王崇秋的踏實肯乾和對工作的熱情。

看到王崇秋對攝影技術的執着追求,楊潔慷慨地將自己的攝像機借給他練習,為他的成長提供了寶貴的機會。

1969年,40歲楊潔導演帶3個孩子嫁給26歲男友,王崇秋:我們很好 - 天天要聞

在朝夕相處的工作中,兩人漸生情愫。

王崇秋被楊潔的才華和個性深深吸引,他形容楊潔有"一股男子的豪爽氣"。

而楊潔也在王崇秋身上看到了真摯的愛意和責任感。

儘管年齡相差14歲,但這並未成為阻礙他們相愛的障礙。

王崇秋堅定地認為,與楊潔在一起是他深思熟慮後的選擇。

他說:"我就覺得我不會有問題,我們很好。"

1969年,40歲楊潔導演帶3個孩子嫁給26歲男友,王崇秋:我們很好 - 天天要聞

就這樣,在1969年,40歲的楊潔帶着三個孩子,嫁給了26歲的王崇秋,開啟了他們相濡以沫的人生旅程。

這段婚姻同樣引起了軒然大波。

14歲的年齡差距,再加上楊潔已經離異且帶着三個孩子,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無疑是驚世駭俗的。

然而,正是這段看似不可能的婚姻,卻成為了楊潔人生中最長久、最幸福的伴侶關係。

而更加出乎意料的,王崇秋竟然是《西遊記》的攝影師。

1969年,40歲楊潔導演帶3個孩子嫁給26歲男友,王崇秋:我們很好 - 天天要聞

下輩子還給楊潔當攝像

作為《西遊記》的總導演,楊潔承擔著巨大的壓力和責任。而王崇秋作為劇組唯一的攝影師,成為了楊潔最得力的助手。

在拍攝過程中,他們面臨著諸多挑戰:有限的資金、簡陋的設備、艱苦的拍攝環境。

然而,正是在這樣的困境中,他們的默契更加閃耀。

1969年,40歲楊潔導演帶3個孩子嫁給26歲男友,王崇秋:我們很好 - 天天要聞

王崇秋深知楊潔對畫面質量的高要求,為了捕捉最佳鏡頭,他不惜付出一切。

他架設梯子高空拍攝,踩着三輪車繞圈拍攝,甚至不惜挖坑埋入地下拍攝。

內蒙古拍攝天河牧馬的場景時,為了拍到翻滾的雲層,突出仙境感,王崇秋主動提議在草原上挖坑,自己躺在坑裡拍攝。

儘管被無數馬蠅叮咬,他仍然堅持完成拍攝任務,這種敬業精神深深打動了楊潔。

1969年,40歲楊潔導演帶3個孩子嫁給26歲男友,王崇秋:我們很好 - 天天要聞

楊潔也以同樣的熱情和專註回應着丈夫的付出。

在零下30多度的冰面上,她能夠長時間站立,全神貫注地監督拍攝進度,甚至忽視了身後被燈光烤着的毯子起火的危險。

這種專註和敬業,與王崇秋的付出形成了完美的呼應。

1969年,40歲楊潔導演帶3個孩子嫁給26歲男友,王崇秋:我們很好 - 天天要聞

在生活中,王崇秋對楊潔的照顧更是無微不至。楊潔雖然在工作中雷厲風行,但在生活中卻是個"小白"。

她不會做飯,不擅長家務,甚至連服藥都需要特別關照。

面對這樣的妻子,王崇秋沒有絲毫抱怨,反而主動承擔起了家庭的大小事務。

他為楊潔準備三餐,打理家務,甚至細心地用不同顏色的盒子分裝楊潔的藥物,以確保她按時服用。

1969年,40歲楊潔導演帶3個孩子嫁給26歲男友,王崇秋:我們很好 - 天天要聞

當楊潔患上嚴重的心臟病時,王崇秋更是寸步不離地照顧她,甚至在醫院規定不準陪床的情況下,仍堅持在病房外的長椅上陪伴整夜。

然而,再深厚的感情也抵不過生命的無常。2017年4月15日,88歲的楊潔因心臟病突發離世,這對王崇秋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1969年,40歲楊潔導演帶3個孩子嫁給26歲男友,王崇秋:我們很好 - 天天要聞

他回憶道,楊潔離世前的那一刻,她睜開了一雙大大的眼睛看着他,滿眼都是淚水。

那眼神清澈透亮,像是期盼、像是渴望、像是有許多話要說。

這成為了王崇秋心中最深刻、最痛苦的記憶。

1969年,40歲楊潔導演帶3個孩子嫁給26歲男友,王崇秋:我們很好 - 天天要聞

儘管悲痛欲絕,王崇秋仍然堅強地活着,因為他知道這是楊潔希望看到的。他開始通過寫作來紀念妻子,將他們共同的回憶和《西遊記》拍攝的故事記錄下來。

每年楊潔的忌日,他都會帶着鮮花去墓地祭奠,輕撫墓碑上楊潔的畫像,彷彿她仍在身邊。

王崇秋曾說:"如果有下輩子,我還願意和她結婚,還願意給楊潔當攝像。"

1969年,40歲楊潔導演帶3個孩子嫁給26歲男友,王崇秋:我們很好 - 天天要聞

結語

回顧楊潔的兩段婚姻,我們可以看到她從年輕時的衝動到後來的成熟。

第一段婚姻雖然轟轟烈烈,卻難以經受現實的考驗。

而第二段婚姻,儘管開始時備受質疑,卻最終成為了她人生中最穩固、最溫暖的港灣。

這兩段婚姻不僅反映了楊潔個人的成長,也折射出那個時代婚戀觀念的變遷。

楊潔的婚姻經歷告訴我們,真正的愛情不在乎年齡、背景的差異,而在於兩個人是否能夠相互理解、彼此扶持。

正是這種深厚的感情和默契,讓楊潔和王崇秋的婚姻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成為了一段佳話。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唐嫣美翻天了!三年的質疑,汪小姐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 天天要聞

唐嫣美翻天了!三年的質疑,汪小姐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唐嫣可以說是85花中,比較沒有事業心的一個了,在復出之後,更是讓粉絲恨鐵不成鋼,恨不得幫唐嫣來規劃工作了。不難看出,唐嫣在結婚生娃之後,在演藝事業這一塊,是沒有那麼用心了。每一個階段,都有自己的重心,這是唐嫣自己的選擇。
胡歌、周迅分別獲白玉蘭視帝視後!《繁花》斬獲5項大獎 - 天天要聞

胡歌、周迅分別獲白玉蘭視帝視後!《繁花》斬獲5項大獎

每經編輯:張錦河據新華社消息,28日晚,第29屆上海電視節揭曉白玉蘭獎。胡歌憑藉在電視劇《繁花》中的表演,獲得最佳男主角獎;周迅憑藉《不完美受害人》中的表演,獲得最佳女主角獎。祝賀!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胡歌繼《琅琊榜》後二封白玉蘭視帝。此外,胡歌、游本昌、馬伊琍、唐嫣、辛芷蕾、董勇演員主演的《繁花》獲最佳...
胡歌問鼎最佳男主角,拿下五項大獎的《繁花》成“白玉蘭獎”最大贏家 - 天天要聞

胡歌問鼎最佳男主角,拿下五項大獎的《繁花》成“白玉蘭獎”最大贏家

這個初夏,人們在臨港這座年輕的城、年輕人的城,見證中外優秀作品的藝術榮耀。6月28日晚,第29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綻放”頒獎典禮在臨港演藝中心舉行,白玉蘭獎各大獎項找到歸屬。其中《繁花》獲得最佳中國電視劇,辛爽獲得最佳導演,胡歌、周迅分獲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繁花》成“白玉蘭”最大贏家本屆“白玉蘭獎...
連續拿下10個冠軍,奪短劇周榜第1,這陣容一臉懵 - 天天要聞

連續拿下10個冠軍,奪短劇周榜第1,這陣容一臉懵

近幾年播出的古裝劇不在少數,但玄幻題材的古裝劇並不多,玄幻劇拍攝難度較大,後期製作麻煩,想拍一部優秀的玄幻劇並不容易。曾在各大app大火的小說《一代靈後》就是一部玄幻題材的小說,這部小說的粉絲量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