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經天:周處除三害的歷史典故

2024年03月11日22:25:27 娛樂 1408

阮經天主演的電影周處除三害,因為所謂的尺度大被衝上熱搜。周處除三害的故事出自《晉書周處傳》和《世說新語》。

周處(242-297)字子隱,義興陽羨人。他的父親是東吳名將,會任鄱陽太守賜爵關內侯。周處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對周處嬌慣放縱。周處年少時就身材魁梧,體力過人,武藝高強,喜歡和一幫小兄弟馳騁田獵。周處不修禮節,縱情肆欲,橫行鄉里。

阮經天:周處除三害的歷史典故 - 天天要聞

當地有民謠說:小周處體力強,日弄刀弓夜弄槍,拳打李腳踢張,好像猛虎撲群羊。嚇得鄉民齊叫苦,無人敢與論短長。在鄉民的眼裡,小周處已經是為害鄉里的一個禍害。整天的馳騁田獵已經不能滿足周處的虛榮心,他決定為當地百姓除掉南山猛虎和西氿蛟龍,樹立自己的英雄形象。

阮經天:周處除三害的歷史典故 - 天天要聞

他隻身進山尋找猛虎,經過一天一夜的追蹤,終於射殺了猛虎。經過休整之後他又來到了西氿,下水與蛟龍搏鬥。經過三日三夜的搏鬥,在水中追逐了數十里終於斬殺了蛟龍。疲憊不堪的周處回到了陽羨城,他遠遠的看到百姓正在歡天喜地的慶祝。他問路邊的一個鄉民百姓在慶祝什麼?鄉民告訴周處,因為周處猛虎和蛟龍這三個害蟲都被除掉了,以後百姓就有好日子過了,所以百姓才在那裡歡天喜地的慶祝。

阮經天:周處除三害的歷史典故 - 天天要聞

原來百姓以為三天三夜的搏鬥,周處和蛟龍都死在水裡了。周處了解了前因後果之後幡然醒悟,決心改邪歸正,發奮圖強。他拜文學家陸機陸雲為師,認真學文習武,終於才兼文武得到了朝廷的重用。歷任東吳東觀左丞、西晉的新平太守、廣漢太守、御史中丞。由於他為官清正,不畏權貴,受到權臣的排擠。

阮經天:周處除三害的歷史典故 - 天天要聞

西晉元康六年(296)周處授建成將軍,奉命率兵西征羌人。第二年春天戰死沙場,死後被追贈平西將軍,賜封孝侯。這就是周處除三害的歷史典故。阮經天的電影周處除三害。完美的演繹了現代版的周處除三害,值得一看。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