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時5點40起床,遞交過超300份簡歷,周一圍咖位的背後是勵志

2024年02月24日20:25:44 娛樂 1713

上學時5點40起床,遞交過超300份簡歷,周一圍咖位的背後是勵志 - 天天要聞

這個春節,電視屏幕簡直熱鬧得不行!家庭劇讓我們笑聲不斷,老劇又帶我們重溫經典。一部新劇《大唐狄公案》也在春節期間閃亮登場,為節日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這部劇里,狄仁傑這個唐朝的大偵探一邊查案,一邊還得琢磨自己的身世之謎。而飾演這位傳奇人物的,正是演技派小生周一圍。他真的是把狄仁傑演活了,每一幕都讓人忍不住想為他鼓掌。

01 開局充滿挑戰

上學時5點40起床,遞交過超300份簡歷,周一圍咖位的背後是勵志 - 天天要聞

在成為大家熟知的周一圍大神之前,這位周小哥的生活就像一部充滿波折的勵志劇,開局就充滿了挑戰。

想當年,18歲的周一圍懷揣着夢想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可是,他的班級課業超級重,常常排練到深夜。但他第二天還是會清晨5:40就起床,然後6點準時出現在操場上練晨功!無論颳風下雨,他都堅持着。學生時代的周一圍覺得那種忙碌、充實、充滿希望的生活簡直太棒了!

上學時5點40起床,遞交過超300份簡歷,周一圍咖位的背後是勵志 - 天天要聞

可是,畢業後的周一圍卻陷入了迷茫。他四處跑組、試戲,但機會總是那麼渺茫。據說,從北電畢業後的兩年里,周一圍跑遍了北京城裡所有的劇組,遞交了超過300份簡歷。但每次得到的回復都是“不太行”、“再聯繫”。直到有一天,他的恩師聽說他一直沒有固定收入,便邀請他回母校擔任助教。為了生活,周一圍只好接受了這個“臨時工作”。

但就在這個時候,電視劇《陽光像花一樣綻放》立項了!導演汪俊和編劇海岩開始到各大院校挑選男主角。老師覺得這是個機會,便建議周一圍去試試。

上學時5點40起床,遞交過超300份簡歷,周一圍咖位的背後是勵志 - 天天要聞

面試時,導演汪俊問周一圍看過海岩的作品嗎?他說沒有。知道海岩是誰嗎?他說不知道。這簡直就是一問三不知啊!但你猜怎麼著?海岩面試了上千名男演員,唯獨對周一圍印象深刻!說他身上那股滿不在乎的勁兒就是劇中需要的角色本色!

02 表演是一門藝術

2006年《陽光像花一樣綻放》一播出,周一圍可是火得一塌糊塗!“岩男郎”這個身份,輕鬆就幫他結束了近3年的蟄伏生涯,名和利都來找他了!

上學時5點40起床,遞交過超300份簡歷,周一圍咖位的背後是勵志 - 天天要聞

周一圍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父母都是國內頂尖的文藝工作者。小時候,他常常躲在後台,聽着巴赫、莫扎特的交響樂入睡。受父母的影響,他對“表演”的理解也很深刻,覺得它應該是一門藝術,而不是娛樂消遣。

演戲20年,周一圍可是徹頭徹尾的“體驗派”。演“變態屠夫”就親自殺豬找感覺,演僧人就一直吃素找狀態。這就是他找角色精神內核的方式!

上學時5點40起床,遞交過超300份簡歷,周一圍咖位的背後是勵志 - 天天要聞

為了擺脫“小鮮肉”的標籤,周一圍在電視劇里嘗試了各種角色:英勇的情報人員、溫柔的設計師、痴情的富二代……都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擺脫“偶像派”的形象。

拍完《長安十二時辰》和《上陽賦》後,他開始嘗試新事物,比如出演話劇、音樂劇,參加慢綜藝,還出席電影節。為了讓妻子朱丹開心,他甚至參加了一檔旅行節目。真是個多才多藝的好演員啊!

上學時5點40起床,遞交過超300份簡歷,周一圍咖位的背後是勵志 - 天天要聞

他並不擔心長久不做“主角”會失去什麼,反而很享受這種偶爾“消失”的感覺。他說做演員需要一些神秘感,這樣在下一個好故事出現時,他才能不着痕迹地成為“好角色”。

周一圍的故事簡直就是一部充滿逆襲和反轉的勵志劇!從街頭賣藝到北電學霸,再到熒屏上的耀眼明星,他的每一步都充滿了汗水和淚水。但他從不言敗,總是用實力和努力證明自己。如今,周一圍已經站在了全國觀眾的面前,散發出屬於他的獨特光芒。讓我們一起期待他未來的精彩表現吧!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