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這部片子打着尺度大的旗號與一波三折的審查經歷吊足了觀眾胃口,各平台也充斥着一大批能夠看到未刪減版的內部人士故作神秘的嘆惋與言之鑿鑿的揭秘,用以說明這部堪堪及格的片子在未刪減前的9分水準。但,成品本該就對觀眾負責,就公映版本的底子來講,我確實沒看出它有着9分的實力,即使把原版全部放出,我感覺可能對片子影響最大的兩處地方就是一是沒點明副市長兼任公安局長的身份,導致觀眾在看到鄭剛通消息時總以為是警察局出了內鬼,二是沒點出爆炸案另有一條高層的線(首映的講話跟結尾鄭剛沒有爆炸罪的暗示),導致這部分顯得有點扯(我後面會說),至於上熱搜的什麼拿扳手砸人從五下變成三下導致不夠血腥不夠表現人物這種細節倒是影響不是很大。
下面正式開始講劇情,首先它根本就不是一部政治鬥爭的掃黑片,內核與表現倒像是黑吃黑的港片,影片聚焦的重點不在督導組、警方跟黑惡勢力的博弈上,而在鄭剛(張國立)與黎志田(于和偉)的黑吃黑上;甚至聚焦的關係不在警匪關係、不在組織關係上,而在頗為複雜的親緣倫理關係上。
所以,電影的第一層主線是鄭剛跟黎志田的黑吃黑,完全可以把兩人看成兩個黑幫集團來看這個電影的表現,兩人相繼過招,大約經過了爆炸案——朱麗屍骨重見天日——相互策反——共同沉船這樣幾個回合。面對上面的檢查,鄭剛需要48億才能順利過關,他作為一個官員自然無法拿出那麼多錢,自然只能找商人黎志田,在第一次敲竹杠未果後,便用威逼利誘反水黎志田的手下劉明利策劃一次針對黎志田的爆炸案,通過自導自演苦肉計,把自己演成受害者,各種關鍵性證據指向富商,以此威逼他幫自己過關。
其實這節的邏輯很扯,鄭剛自己想過關給上面納投名狀,卻事先絲毫不跟黎志田商量,直接就讓別人把幾十億送出去,換誰誰也不幹啊,關鍵沒談成轉頭就送給別人一個爆炸案大禮包,你不聽我的就只有死路一條,這是求人辦事的態度嗎?這一切都不在事先說一定要等爆完了才溝通,也是蠻有意思的。
關鍵他作為一個副市長,說炸公交車就炸公交車,怎麼,你對炸藥就那麼有自信、對自己的輿論處理能力就那麼有自信?這事要有半點偏差根本不需要等上面幫你過關了,你直接在檢查前就結束政治生涯了,這完全不像一個副市長該有的行事風格,倒像是黑幫片鬥爭中為了追求刺激故意營造的噱頭罷了。
哦對,這部片子總是不讓人說話,女婿David死的可真夠冤,是個人都能想明白他沒必要也沒那個膽量刺殺于和偉,結果硬是一句解釋的機會也不給就over了,怪可惜的。
來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接着就是黎志田的反擊,首先派出民工隊從醫院中搶走了劉明利並殺害,後拋出朱麗的屍骨,朱麗的屍體出現絕非偶然,而是黎志田一直以來的籌碼,在合適的時候把屍體拋給警方,告誡副市長自己大可與之魚死網破。明面的鬥爭之後,二人還都相互策反了對方的核心。黎志田對自己的女兒過度寵愛,直接讓女婿作為公司接班人,自然引起了元老級人物二三把手的不滿,鄭剛由此策反二人也順利許多,David的出軌視頻、引導刺殺案指向David以及最後的反水刺殺,都頗具港片意味。而于和偉在背水一戰時抓住楊曉薇與副市長的關係面見市長夫人,成功攪亂鄭剛的家庭與戰線。最後二人的鬥爭在手機的出現後殊途同歸,真正成為了一條船上的戰友。
而這部電影的第二層主線,則落在了親緣關係上。不同於絕大部分的掃黑片,這次的主人公蘇見明並不是一個毫無背景的愣頭青,需要在掃黑的過程中成長的個人英雄,而是一出場就自帶副市長兒子的buff,這個buff可以使得主角處理各種事情容易許多,也對進行單獨行動提供了有力支撐,但要是處理不好極容易成為機械降神一般的金手指人物,使得電影的觀感大大降低,不過好就好在這部電影把他一開始就設定成了一個棋子,用錯綜複雜的家庭關係把蘇見明的行動固定在了一張大網中,使得他既推動故事發展又不能出格地開全局視角的金手指一路過關斬將。
比如在一開始,主角技術科的蘇見明想參與到偵破此案的動機里除了那句偉光正的“我想做一名真正的警察”之外還有着解開自己生身父母謎團的原因,當他發現自己處於“養父”的欺騙之中、自己並沒有緝毒警父母的時候,一種解開血緣謎團的強烈衝動也就驅使着他調查一切,這也是這部影片吊觀眾胃口的拿手手段。大家在觀看電影時都頗為關注副市長跟市長夫人的家庭關係,養子與“外甥女”的身世之謎,出軌的情節(副市長、David)屢屢出現,可以說,親緣倫理成為了這部電影的敘事推進手段之一。尤其是“外甥女”的這一條線,當副市長在公交車上與之曖昧對話的時候,我相信絕大部分觀眾都會將其當做常見的高官外遇的橋段,不曾想後續“外甥女”的身份拋出,又在飯桌上由副市長親口講出“我這麼照顧你是因為上一輩的事”,至此二人的關係非常迷離,引誘着觀眾一探究竟。直至市長夫人在看到照片時激烈的反應、她與朱麗的照片以及副市長無論如何都要死保她的安全可以推斷,她其實是副市長跟朱麗的私生女,副市長對她的感情既有長相與其母異常相似的替身畸戀,又有礙於倫理關係不得不對其以長輩的形式關懷的做法,所以才會使得二人的表現如此奇特。
而所有事情矛盾的糾葛(副市長與夫人、與富商)都指向了多年前朱麗的舊案,所以當于和偉登門拜訪時的稱號意味深長,他明確表示這麼多年都將夫人稱作姐而不是嫂子,是他對她和她父親很尊重,稱呼的不同代表着將夫人從市長家庭中的抽離,而這裂隙正是由市長朱麗一手製造的,市長夫人也因此有了被策反的可能。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