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家是夢想的起點,
那麼設計師就是夢想的雕刻師,用想象賦予實體,用創意編織每一份溫馨。
眾所周知,好的設計不僅是美的表現,更是生活品質的提升。哪怕戶型結構再不理想,也可以通過設計化腐朽為神奇。從而改善居住環境,給予生活更多的幸福感。
本期帶來的這套案例,就在原戶型十分不理想的情況下,通過巧妙的設計,打造出了一個高品質住所。甚至在完工後,還被很多鄰居參觀模仿,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原始結構圖

本案來自成都,面積82㎡,屋主一家三口,喜歡通過自由的空間,向往日式風氛圍。同時需要有音樂工作台,以及一個大浴缸。
原戶型為標準的“手槍”結構,兩室一廳兩衛格局。無論是空間利用率,還是動線舒適性,又或是空間通透性,都存在一些硬傷問題。
平面方案圖

改造亮點:
1、進門旁邊的廚房改成土間,拓展玄關收納力。
2、次卧與客廳打通,形成LDK一體化布局。
3、客廳旁邊增加半開放小卧室,設計榻榻米休閑區。
4、雙衛打通合併,改成四分離衛浴,提升利用率。
玄關

入戶就有一個小門廳,考慮到空間比較狹小,以及有了獨立的土間,就取消了玄關櫃設計,並利用牆面洞洞板,滿足了一些掛置物品的收納需求。

玄關地面單獨鋪上碎花小瓷磚,與室內木地板銜接,進一步強調了落塵區的功能,讓室內更加整潔乾淨。

洞洞板旁邊的牆面,設計了一整面的琺琅板,再搭配上兩個小隔層,儼然成為了孩子自由發揮天性的區域。同時也可以用來記錄生活,讓空間更有趣味性。
土間

利用廚房改造的日式土間,充分承載了玄關區的功能性,並通過金屬支架,提升了收納的靈活性。
此外,土間內還增加了洗手台,方便回家第一時間凈手消毒,讓生活動線更加人性化。
工作區

玄關看向客廳視角,LDK一體化布局最直觀的優勢,就是讓小戶型也能擁有開闊、通透、明亮的空間感。

過廳右側就是屋主的音樂工作台,平時會在這裡進行一些音樂創作,讓整個空間都充斥着音樂的氛圍。
功能區

利用客廳面積改造的半開放式小房間,以榻榻米的方式融合了多種功能性。無論是日常休閑、小孩玩樂,還是作為客房、兒童房,都可以得到滿足。

功能區選擇立川摺疊門隔斷,既保證了內部的私密性,平時打開也不會佔用太多的空間。

得益於榻榻米的結構優勢,這裡也承擔了大量的儲物收納需求,讓一些不常用的物品得到合理歸置。而頂面則安裝了一盞青空燈,則可以模擬出日光效果。
廚房

來到廚房,一體化的布局,開放式的結構,最大程度拓展了視野與空間通透性。
L形的櫥櫃+島檯布局,在充分遵循人性化操作動線的同時,也讓生活動線實現了洄遊,從而讓空間更加靈活自由。

廚房外的小飄窗檯正常保留,既為空間引入了更多的採光,也延伸出了一塊極為舒適的休閑平台,方便午後小憩閱讀。

鏡面材質的冰箱,嵌入式的家電,最大程度保證了空間的秩序感,讓空間更加乾淨明亮。
餐廳

餐廳位於島台一側,不僅在生活中有了更加便捷的交流,也進一步提升了島台的利用率,讓空間功能更加豐富。

放棄常規的長方形餐桌,選擇一張精緻的原木圓桌,美觀又靈活,且在時尚吊燈的襯托下,拉滿了用餐氛圍感。

餐廳一側牆面設計了一排置物架,方便收納書籍與玩具,且兼顧了實用與美觀。
客廳

打破傳統的客廳布局,並以更加自由的模式,集合了親子、閱讀、工作、觀影、休閑等功能,繼而帶來更多的變化與成長性。
此外,整面牆的書架設計,也在呼應實用性的同時,讓空間充滿了書香氣息,以便從小就培養孩子閱讀的愛好。

書架細節展示,不同的收納系統規劃,有效豐富了收納功能。無論是樂器還是唱片機,都得到了合理安置。


客廳與功能區連接,讓兩個空間完全貫通。而臨窗擺放的書桌,也滿足了屋主伏案學習、工作的需求。


主卧室

主卧延續了外面溫暖治癒的氣氛,讓睡眠環境更加舒緩安靜。而外面的陽台,則是狗狗的專屬活動區,所以兩塊空間之間也正常安裝了移門。

床頭一側增加獨立衣帽間,在合理分配空間面積的同時,也拓展了家裡的收納力。
此外,靈活的摺疊櫃門,金屬支架收納系統,也再次做到了靈活秩序。

衛生間

考慮到兩個衛生間面積非常小,將其打通合併,做成了四分離布局。既集合了馬桶間、洗漱區、淋浴區、家政區功能,又有效提升了空間利用率。

家政區增加洗衣機、乾衣機設備,並在上方增加隔板,方便洗完疊衣。

淋浴區結合了浴缸功能,並再次安裝了青空燈,讓空間環境更加明亮自然。

馬桶間內部增加了一個迷你的洗手台,提升生活效率。而半牆瓷磚+實木線條+乳膠漆處理,也更加符合日式風格調。

寫在最後:
整個案例看下來,完全稱得上“改造模板”,不僅僅是空間布局;軟裝搭配,功能規劃,以及細節氛圍處理,都十分考究。所以戶型類似的朋友,也可以來參考下改造思路,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