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領孩子看了《長安三萬里》,對於有些網友詬病此影片“改編歷史太大”、“貶低李白抬高高適”之類的評價,我感到很無語!
歷史影視化這件事情,本來就會存在一定程度的改編,正史野史也原本就是共存於人類的視野和文化餐桌上的!
這部影片令人震撼的地方很多!
第一、少年李白和少年高適的相逢
那個時候的大唐還是開元盛世,盛唐的波瀾壯闊,沒有從那個時期走來的人大概永遠想象不到,我們作為後人也只能可憐的從書本從影視里找到一點點影子!
那個時候的李白和高適都是懷揣一身的夢想,李白的洒脫不羈和高適的沉穩木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第二、他倆一起到了長安
長安的市井繁華,正如他們二人之前耳聞的,甚至比耳聞的更絢爛多姿。李白自恃一身才華,四處叩門,奈何商人出身的他,縱有一身才華又能怎樣?作為觀眾的我們,又何嘗不替他惋惜?我一直在回味李白的那句:生在如此盛世,當為大鵬!
第三、將進酒一出,李白攜眾人傲遊神境。
這也是最令我震撼的場景,初中學李白的將進酒,沒覺得怎樣,初背覺得拗口,再背覺得還行,後來工作以後再讀覺得李白豪情萬丈,襯得起一群肝膽相照的酒友!
如今一看影片,不禁振腕嘆息:一群身負才華的詩人,卻因統治者的無能,朝廷的衰落,身陷如此境地,真是可悲可嘆可惜!
同時也為李白的一身才氣,為他的多情多才而傷感,當然,同時也情不自禁的隨他神遊太空仙境!
四、影片的確在褒化高適
說實話,不是這部影片,我真沒對高適有過這麼大的關注,即便我是個文史迷,唐詩迷,我也是只關注他是個邊塞詩人,寫過“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但我絕對不知道他在領兵作戰戍守邊關這方面的故事!
他的運籌帷幄,不僅驚呆了程公公,也驚呆了我,最後持槍大敗敵軍,給了郭子儀收復長安城提供最大保障,更是令人嘖嘖稱讚!
影片到了最後,那句“為了長安”太振奮人心了!
多好的影片呀,可是有的網友就要黑它,影視創作難免有改動,你接受不了證明你沒達到那個高度那個領域,並不到作品不行!還是先提升一下自己但是當下最應該乾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