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誰》看懂衛國平隱瞞八八案真相,才明白他為何不懼吳克逼問

2023年03月17日22:39:02 娛樂 1917

《他是誰》看懂衛國平隱瞞八八案真相,才明白他為何不懼吳克逼問 - 天天要聞

衛國平從來沒有那麼接近八八案的真相,也從來沒有如此沮喪過,薛家健不是碎屍案兇手,和1988年的割喉案更是沒有一絲關係。


其實,從二哥開始質疑薛家健年齡不符開始,從指證人張波說謊開始,從徒弟的筆記開始,從顧開岩把案件鎖定在猥褻案開始,早就偏離了軌道。


不撞南牆不回頭,刑警也不例外。人終究是情感動物,一旦有了私情,便很難再冷靜了。



《他是誰》看懂衛國平隱瞞八八案真相,才明白他為何不懼吳克逼問 - 天天要聞



所有人都知道衛國平之所以如此偏執,就是因為他是八八案的參與者之一,親眼看着戰友死在眼前卻無能為力,那種自責愧疚又無助悲憤的感覺,很少有人能輕易逃離。


只不過,奇怪的是不管是4年前,還是4年後,他始終眼瞞着真相,他是發現嫌犯的第一人,也是親眼目睹嫌犯逃跑的最後一人,不得不讓人懷疑這中間的時間差,因為這牽扯的是一條人命,而他卻始終守口如瓶。



《他是誰》看懂衛國平隱瞞八八案真相,才明白他為何不懼吳克逼問 - 天天要聞


隱瞞真相

陳山河死了,衛國平卻被評為三等功,這樣的結局在旁人眼裡是極其不公平的。


雖然陳父說既然做了警察,就要做好犧牲的準備,但陳山河的弟弟卻把所有的恨記在了他的頭上,甚至詛咒為何死的不是他。


這是一個心魔,難以磨滅的心魔。




《他是誰》看懂衛國平隱瞞八八案真相,才明白他為何不懼吳克逼問 - 天天要聞



衛國平不止一次地懊惱為何自己不能早點追上陳山河,為何不能趕在嫌犯割喉之前出現,甚至想如果是自己死了倒也一了百了。


很多時候,留下來的人遠比死了的人更難過,痛苦加倍,悔恨不止。




《他是誰》看懂衛國平隱瞞八八案真相,才明白他為何不懼吳克逼問 - 天天要聞



當時在場的人除了嫌犯,陳山河和他,還有受害者聶小雨,也就是說事情的真相除了他和聶小雨知道,便很難再考證了。


但聶小雨卻堅稱自己沒有被侵犯,那就意味着嫌犯是作案前被發現的,而他在抓捕過程中本應該緊跟嫌犯,根本不存在趕不上,或者錯過第一案發時間的事情。而這也就是陳山河弟弟為何對他惡言相向,罵他是膽小鬼的原因。




《他是誰》看懂衛國平隱瞞八八案真相,才明白他為何不懼吳克逼問 - 天天要聞



更讓人不得不起疑是在流言四起的時候,案件卻迅速定案了,他還在備受質疑中被授予三等獎。不過,三等獎的背後不是因為認可他的功勞,而是平息謠言的最好方式。


第一個發現卻最後一個出現,這個問題不僅是橫在整個警局的迷霧,對衛國平來說更是一塊烙鐵。因為他沒有坦白當時是聶小雨死拉着他的手臂不讓走的。


聶小雨沒有說,他也沒有說。



《他是誰》看懂衛國平隱瞞八八案真相,才明白他為何不懼吳克逼問 - 天天要聞



這中間又有個疑問,如果他用盡全身力氣,真的掙脫不了一個女人的束縛嗎?也就是說在拉扯中,他有沒有膽怯,有沒有遲疑,要知道在與惡徒搏鬥的時候,一分一秒都是在與死神賽跑。


4年時間過去了,他依舊沒有說,只不過這一幕卻如電影倒帶一樣,無時無刻不出現,鞭撻着良心,摧毀着意志。失眠、心絞痛、貧血,年紀輕輕地卻被多種疾病纏繞着,折磨着。


不過,不解釋並不代表真的怕了。因為這中間的時間差藏着一個女孩的清白,既然聶小雨否認了自己被強姦的事情,那他就不能說自己被困住了。




《他是誰》看懂衛國平隱瞞八八案真相,才明白他為何不懼吳克逼問 - 天天要聞



同事已經死了,如果活着的人還不能掙脫噩夢,那他背負的就是兩個人的債。


默認了聶小雨的說法,但內心的譴責卻越來越盛,有口不能言,心卻絞痛不已,連同自責和愧疚,就成了揮之不去的陰影。


這是一個死結,說出了真相,聶小雨將恥辱一生;隱瞞了真相,卻種下了心魔。掐滅了新仇,舊恨卻伴隨終生。



《他是誰》看懂衛國平隱瞞八八案真相,才明白他為何不懼吳克逼問 - 天天要聞


逼問

且不論吳克兼職教授和政委的身份,單從和衛國平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不對付,一個大肆宣言逃課,一個勁勁的不服氣,這樣的氣氛幾乎不能有和平相處的機會。


自從基本確認了薛家健和碎屍案無關的時候,衛國平整個人都很頹廢,別說收回破案的心了,就連說話都沒力氣。但就在這個時候吳克卻偏偏組織了刑偵課,而且要求每個人着警服參加,還着重強調不漏一人。


衛國平是被劉副隊長逼着去的,但也是全場唯一一個穿便衣的人。




《他是誰》看懂衛國平隱瞞八八案真相,才明白他為何不懼吳克逼問 - 天天要聞



吳克就講了一個中心“惡意”。說實在話,來聽課的都是刑警,不僅有豐富的作戰經驗,而且理解能力也非常強。


課堂上,雖然宋哲一直在很積極地表現自己,但吳克還是把目光盯在衛國平身上。



《他是誰》看懂衛國平隱瞞八八案真相,才明白他為何不懼吳克逼問 - 天天要聞



“衛國平,以你自己的工作經驗,在破案過程中有沒有有過因為這種特殊的惡意,而影響你的判斷,甚至判斷失誤。”


這句話有很明顯的針對性,大家都知道是衛國平一直把薛家健作為八八案的嫌犯,導致整個三隊,或者說整個警局的人都跟着走了很多彎路。


從滿身雞血到鎩羽而歸,本就夠衛國平頹廢一陣子了,而吳克的這段話無異於公開刑罰。衛國平也陷入了回憶和自責里,甚至開始了自我懷疑。




《他是誰》看懂衛國平隱瞞八八案真相,才明白他為何不懼吳克逼問 - 天天要聞



而吳克在得到衛國平艱難地回答“好”字之後,又開始了自己的長篇大論。


“很好,承認自己有就是消除惡意的第一步。衛國平很真誠也很勇敢,說一個警察是不是勇敢,還不光是看他是不是奮不顧身、不怕死,還要看他敢不敢直面自己的內心,敢於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式,推翻自己否定自己。因為人要做到否定自己,這是最難的,這個過程非常痛苦,非常折磨人,一點都不亞於那些沒日沒夜地蹲守,大海撈針地排查,流血流汗地抓捕。作為警察,這是我們必須完成的一課,你要是做不到,對不起,可能你還不是一個合格的警察。因為我們破案,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對還是錯,而是為了追求真相。為了這個目的,沒有什麼是不可以推倒重來的,包括那些自己認為是確切無疑的東西。只有你敢推翻它,才有可能更進一步地接近真相,而這才是我們工作的本質。請大家都記住這一點,沒有真相,就沒有正義。”


這段話慷慨激昂,又正義滿滿,只不過在這個節骨眼上,用意也相當明顯。




《他是誰》看懂衛國平隱瞞八八案真相,才明白他為何不懼吳克逼問 - 天天要聞



有一個細節是當吳克說到“確切無疑的東西”時,衛國平悄悄地流了眼淚,但在大手的掩蓋下卻露出了一個久違的笑容,只不過轉瞬即逝後又是滿臉的淚水。


衛國平是足夠驕傲又足夠自負的人,即便有陳山河這座大山壓着,但他依舊是那不羈的美猴王,有足夠的敏銳度,更有強大的能力。


碎屍案是他從幾百個失蹤名單里一眼鎖定了余愛芹,也是他在醫學院阻礙抓捕的前提下,依舊準確地判斷出嫌犯薛家健逃跑的出口。




《他是誰》看懂衛國平隱瞞八八案真相,才明白他為何不懼吳克逼問 - 天天要聞



強摁牛喝水的後果,不是被牛撅了,就是被踢飛了。想要這樣的一個人當著所有人的面承認錯誤,很難。


意外的是,衛國平不再抗拒了,或者說即便面對的是吳克的逼問,即便回答的有些不夠氣魄,但他就是第一個坦誠自己存在惡意推斷的人。


誠如吳克所說的否定自己、推翻自己,遠比流血流汗難得多,尤其是讓一個眾人公認的老刑警承認錯誤,跨越的不只是心理障礙,更是固化思維的打破。



《他是誰》看懂衛國平隱瞞八八案真相,才明白他為何不懼吳克逼問 - 天天要聞


衛國平又回來了

以前的衛國平是只刺蝟,懟天懟地懟領導,做事一意孤行,聽不進旁人的隻字片語。


尤其表現在薛家健的審訊上,他是打定了主意認定薛家健就是八八案和碎屍案的主謀,即便連最基本的左撇子特徵都不符合,更何況4年前薛家健還只是個大學生,但都沒有絲毫改變他的看法。


哪怕證人已經承認了偽證,哪怕劉敏雅也已經站出來控訴強姦的事實。但他也是真的太想破案,太想給八八案畫上句話,太想給好兄弟報仇了。




《他是誰》看懂衛國平隱瞞八八案真相,才明白他為何不懼吳克逼問 - 天天要聞



他數次打斷顧開岩的審訊節奏,多次跟顧副局抱怨,和宋哲對着干,就這麼彆扭着,刺殺着,沒有一刻是安定的。


衛國平早就被心魔牽着走了,早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冷靜。


震驚、憤怒、悲傷、自責,甚至一遍遍反問為什麼死的那個人不是自己,因為活着有太多沉重的東西,隨着時間的推移,他開始變得恐怖,恐懼一切清醒的東西。


因為清醒就意味着良心的譴責和心魔的折磨,所以破案就是唯一告慰戰友,解脫自己的方式。




《他是誰》看懂衛國平隱瞞八八案真相,才明白他為何不懼吳克逼問 - 天天要聞



當那個“有”字被衛國平艱難地吐出之後,好像突然間頓悟了一般,原來束縛自己的不只是元兇,更是自己。


一次的失敗不代表什麼,反而給了他醍醐灌頂的機會,真相始終在那裡,他要的不是圍繞真相而尋找真相,而是在堅守正義中堅守初心。


衛國平從來都不是誰的衛國平,更不是被八八案捆綁的衛國平,他是一名刑警,一生要破獲的大案要案不計其數,每次面臨的考驗也不盡相同,而他只要砥礪前行、不忘初衷,便終能勇往向上,直破雲霄。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