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欣喜相逢,點擊上方“關注”了解更多名人故事。
在演藝圈裡,大多數人為了給自己維持一個正面人設形象,幾乎很少對外公開分享自己真實的人生經歷,就算是有也可能會經過加工美化,不會直接揭短示人。
但是傅沖做了,她不僅公開分享自己童年難忘不堪的經歷,承認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她還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經歷警醒大家當一個孝順的女兒,做公公婆婆的好兒媳,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01
提起傅沖的名字,現在的年輕人可能有些陌生。
因為近些年她已經鮮少出現在熒幕上了,她把更多的精力用來宣揚傳統文化了。
作為演員,傅沖是有代表作的,從《紅十字方隊》《共和國往事》《毛澤東與斯諾》到《旗艦》《天倫劫》《婚禮婚外那些事》等,她一共出演了五十餘部影視劇,獲得過“飛天獎”、“五個一工程獎” “百花獎”提名等多項殊榮。
傅沖曾在演講中說過自己為什麼能在各種作品中,演好角色,比如她沒當過兵卻能把軍人演的那麼像,那是因為在演別人,演別人可以大刀闊斧的去塑造,不用擔心,演好就完事了。
一個演員要演好別人容易,但是要演好自己就難了,傅沖曾經也被名利裹挾過,憂鬱過,最嚴重的時候甚至想過自殺。
這跟她從小的成長經歷有關係,也跟她後來走入演藝圈,走進名利場有關係,但是她後來想明白了,一個人要真誠的面對自己,做自己才能活的輕鬆快樂。
所以她願意把自己過往那些難忘不堪的經歷分享給大眾,希望大家可以引以為戒。
對她來說,自己把面子拿下來,能拯救千千萬萬個家庭,一切都值得,她願意做那個自揭傷疤的人。
原本傅沖應該是一個幸福的人,她出生在一個高幹家庭,爺爺奶奶是老一輩革命家,父親在部隊工作,母親是非常出色的戲劇演員。
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的傅沖原本應該是父母手心裡的寶,然而在她記憶深處並非是父母溫暖的愛,而是他們不眠不休的爭吵聲。
甚至在傅沖的印象里,父親還經常動手打媽媽,這成了她童年的噩夢,每每這時她都會“嗷”的一聲從床上跳起來像瘋子一樣大叫。
後來到了幼兒園的年紀,她在學校里也是一個人孤獨的坐在一邊,她不跟小朋友玩,她擔心的是今天爸爸和媽媽是不是又吵架了?爸爸是不是又打媽媽了?我要怎樣才能救媽媽?
想想這麼小的一個孩子,本是天真無憂的年紀,卻每天擔心爸爸媽媽爭吵打架,這成了她心裡最隱秘的痛。
小小的她成了大家眼裡的怪胎,為了緩解自己這種憂鬱煩悶,她只能不停的吃。
有一次在幼兒園吃包子,她一口氣吃了十三個,阿姨見她已經吃很多了,不給,她就開始哇哇大哭,誰都哄不好。
後來,在傅沖四歲時,她的父母離婚了,她跟隨媽媽生活,父親在她的印象里就形同虛設,甚至隨着時間的流逝,他的形象更是變得支離破碎,不成形。
小時候傅沖並不懂得什麼叫離婚,待她某天開口問媽媽這個問題時,她已經是單親家庭的孩子了,不過這倒是讓她少了一些擔憂害怕。
三四歲的時候,她總是能聽到母親在夜裡抽泣,小小的她也常常從夢中被驚醒,她很害怕,可她也不知道自己能怎麼辦。
02
傅沖的母親是一個要強的女人,離婚之後她堅決不要傅沖爸爸的一分撫養費,她覺得自己有能力承擔一切。
傅沖也因為爸爸打媽媽的事一直記恨他,在她的記憶里,父親不是一個好父親,她恨他,想着某天要為媽媽“報仇”。
那時候傅沖的父親會定時去探望她,每次都會買好多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但是傅沖並不喜歡,她覺得他這是花錢“收買人心”,她才不會輕易上當。
所以她根本就不願意見爸爸,每次他來,她都躲得遠遠的,望着他憂傷失望離去的樣子,她就幸災樂禍。
在小小的她看來,能讓父親不快,就是為母親報仇,然而她不知的是自己內心其實也渴望父愛,每天放學看着別的小朋友都是爸爸媽媽來接,她的心裡就越發的討厭起爸爸來。
她甚至跟媽媽說:“我長大了,要為你報仇。”
傅沖的媽媽雖然心裡對這個前夫有恨,但是在孩子面前她還是儘力維護他的形象,每每女兒這麼說,她都會很嚴厲的說:“那是你爸爸,你爸爸是愛你的,不許胡說。”
傅沖可不管媽媽怎麼說,她的內心裡是責怪他們的,隨着年齡的增長,她變得越發的叛逆,她逼迫媽媽去跟爸爸說,以後不許他來看她。
她不明白,爸爸媽媽為什麼要離婚,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爸爸媽媽那麼好,她不明白,既然爸爸不想管她,她就要做一個野孩子,自由自在的。
面對這樣一個叛逆的女兒,母親也有些無奈,她堅強,望女成鳳,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她,可她卻根本就不領情。
有一次,傅沖拿了媽媽的錢,到外面去大吃大喝了一頓,媽媽找到她時氣的不能自已。
傅沖也不示弱,反問她:
你憑什麼管我,你管不了,誰叫你離婚的,現在日子不好過了吧?
這些年,媽媽為了她又當爹又當媽,卻看着女兒越大越不懂事,媽媽被傅沖尖刻的話語刺痛了心,她猛喘說不上話來。
看着媽媽這個樣子,傅衝心里有些害怕和後悔,但她還是嘴硬的嘟囔着:“活該!”
媽媽看着傅沖這樣,她的心在滴血:“你這不成器的東西,你知道媽媽吃苦忍受,全都是為了你嗎?”
聽媽媽這麼說,傅沖冷笑反問母親:“是嗎?你知道我在幼兒園一口氣吃13個包子嗎?你知道小學我都是最後一個回家嗎?”
她的一個個問題回敬給媽媽,讓她的眼神一下子就黯淡了下來。
這麼多年她為了給女兒吃好穿好,她沒有關注到她的心裡變化,她只能道歉。
但是傅沖並不理解,從那以後她依然我行我素,面對母親對她的種種好,她心安理得沒有半分感激。
在她心裡,她一直覺得爸爸媽媽離婚是他們的錯,要道歉的人是他們,要不是他們她也不會吃那麼多苦。
傅衝心里對父母的怨恨,一直積壓到心裡,直到高中畢業她才見了父親一面。
當記憶中那個高大的男人,再次站在她面前已經是兩鬢斑白的中年男人時,傅沖的內心是有幾分波動的,尤其是看到他噙滿淚水的雙眼,她的眼淚也忍不住在眼睛裡打轉。
但她還是在心裡告訴自己要恨他,要報復,是他讓自己吃了這十多年的苦,這時候若是心軟,那些苦不就白吃了嗎。
看着眼前這個跟自己差不多高的女兒,傅父的內心抑制不住激動,想伸手去摸摸她的頭,但是卻被她叫着逃開了,那個男人的手尷尬的僵持在半空中,抖動着。
03
其實這些年,傅沖的爸爸過得也並不好,他與她的媽媽離婚不久後又再婚了,又給她生了一個妹妹,但是她妹妹四歲時,他又離婚了。
她的這個妹妹也跟她一樣痛恨父親,不過這一切在她看來都是活該,是他咎由自取。
他看着眼前這個大女兒,深知是自己對不起她,但他還是試探的說:“爺爺奶奶很想念你,這次奶奶生日,我來接你,你看好嗎?”
雖然內心對父親有怨恨,但傅沖骨子裡是一個孝順的孩子,她想到這麼些年,爺爺奶奶對自己的好,她勉強的答應了。
隨即她的父親臉上漾開一抹欣慰的笑。
再次回到久違的熟悉的家,面對那些親人給到的微笑和關愛,傅沖覺得都是假的,他們是為了“贖罪”所以她放肆的出去玩,甚至連飯都不回家吃。
有一次,她的父親忍無可忍,但還是很溫柔的跟她說:“莎莎啊(傅沖的小名),出門要告訴大人,免得爸爸擔心。”
壓抑許久的火山終於找到了爆發口,她回應:“我媽媽都管不住我,你憑什麼管我,我花過你的錢嗎?”
傅父不理解,“你怎麼變成這樣了啊?”在他心裡,女兒還是那個乖巧的女兒,她怎麼變得這麼刻薄了。
傅沖繼續回擊他:反正你管不着。
他憤怒的舉起了手,不過巴掌卻輕輕的落在了她的肩頭,他終究是下不去手的,那是他親愛的女兒,是自己對不起她。
但是這對傅衝來說卻像是一個報復的機會,她厲聲慘叫並彙集自己全身的力氣一腳就踹向她老爸的心窩。
她的爸爸“呀”的一聲,蹲下去半天沒動,她還在原地大喊大叫,鬧得家裡雞飛狗跳。
從那以後,傅沖就離開了那個家,沒再見過他,她的叔叔曾叫她回家看她爸爸,說他已經三天沒吃東西了,被她氣的吐血了,傅沖非但不傷心,反而一陣竊喜,並回叔叔:
“太好了,惡有惡報!”
自此後,她的父親也不敢再來找她,她也照常跟媽媽頂嘴,忤逆她,那時候在傅沖看來,所有人都是活該的,是他們把那個家害成這樣的。
04
傅沖和父母的關係開始緩和,是她考上上海戲劇學院以後。
1992年,傅沖從藝術師範中專畢業,走上講台成了一名老師,後來在她媽媽和阿姨的鼓勵和推薦下,她又考入了上戲表演系本科。
不過她覺得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努力所得,跟媽媽沒關係,她甚至自負的跟她說:
要是指望你,我這輩子都只有老死在三尺講台了。
其實這些年,為了培養她的多才多藝,傅沖的媽媽真的吃了不少苦,費了不少心思。
不過她能考上理想的學校,走上理想的職業道路,不管她感不感恩,一切都是值得的。
傅沖的演藝之路挺順暢的,1996年畢業之後就主演了《紅十字方隊》,之後出演了許多正面人物,拿了不少獎項。
傅沖的心裡是有一股氣的,她那麼努力的學習,拚命的拍戲,有一年甚至接了七八個戲,是因為她想證明自己。
雖然她的心裡這些年對媽媽有怨恨,但從心底出發,她是感恩媽媽的,她想為媽媽爭口氣,同時也想為自己爭口氣,做給爸爸家的人看。
但是因為她太過注重名利,掙了一萬想掙兩萬,掙了兩萬要十萬,她要做給爸爸看,在這種心理作用下,隨着名氣越來越大,她變得越來越自負,心裡也越來越扭曲,直至最後抑鬱。
傅沖是懂得自己的,她能理解演藝圈那些有名有利的明星為何會憂鬱、會狂躁甚至想不開自殺,她都能理解,因為她曾經也是這樣的心理。
不過,這些都是她後來學習了傳統文化之後,才解開心結,與自己和解後悟出來的。
傅沖參加工作後,演藝之路雖然順利,但她還是遇見被換角,被耍大牌的經歷,這些都讓她很鬱悶,但是媽媽始終開解她,理解她並支持她。
在經歷過這一切之後,傅沖也被媽媽無私的愛打動。
她讀懂了媽媽對自己的愛,以前是自己不懂事,因為自己討厭她,煩她,而天天和她頂嘴,可出了社會也只有媽媽無條件的支持自己。
她責怪自己的不孝順,2007年,在媽媽的鼓勵下,她順利出演了《周旋》並且收到各方好評之後,她對媽媽的態度開始改變。
她感謝媽媽,決心以後要好好孝順她,之後她就真的像變了一個人,無論在哪裡拍戲都會主動跟媽媽報備,主動給她買新衣服,生病了到身邊照顧她,像一切和諧有愛的母女關係一樣相處。
後來,傅沖在丁嘉麗的推薦下學習了傳統文化,讀了《弟子規》,她懂得了人的根本是孝道,回想過去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態度,再看看他們是怎麼對自己的。
她意識到是自己錯了,無論自己怎麼對他們,他們都愛自己,不曾憎恨過自己,反倒是自己覺得他們不順着自己了,自己就恨他們。
回想種種,傅沖悔恨不已,她知道過去是自己錯了,徹底的錯了。
在媽媽的協調下,她後來與父親和解,給他下跪、磕頭、認錯,看着父親老淚縱橫的樣子,傅沖感恩自己意識的早。
從現在開始重新做一個孝順的女兒還來得及,之後她不僅把這種孝順放在父母身上,對公公婆婆她也同樣孝順。
傅沖坦言,自己過去是有些傲慢的。
每次回到家裡都是二郎腿一翹,姐姐們都去忙着做飯,自己就是嘴甜,陪着公婆。
但是後來學了傳統文化之後,她將這種孝道踐行在行動中,親自為公婆洗腳,一開始兩位老人還不習慣,是她耐心跟他們說:
爸媽,希望您們可以成全自己當兒媳婦的這份孝心,您就為了我,還有我們的下一代,他們都看着呢。
當時傅沖丈夫姐姐們的孩子都在國外長大,他們都不知道何為孝順,怎麼孝順爺爺奶奶,傅沖就是要給他們做榜樣。
就這樣,在她的帶動下,他們整個家族都開始改變,“百善孝為先”大家都把尊重父母、孝順父母放在首位,兒女孫子都踐行着這個孝道至今。
如今的傅沖家裡一派祥和,她因為自己受了傳統文化的正向影響,所以她希望把自己的故事說出去,說給眾人聽。
讓那些曾經跟父母關係不和的孩子和父母聽,讓他們可以懂得家和萬事興的道理,讓他們真正懂得家人的意義。
現在的她仍會演戲,不過更多的精力她都放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弘揚孝道上了,同時她還身體力行的低調的做着對這個社會有益的事。
過去兩年,她已為抗疫捐款近百萬,獲得“愛心藝人”的稱號。
不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孝道的弘揚者,傅沖早就看淡了名利,她只希望憑自己的一點微博力量可以讓更多的家庭重歸和睦,讓更多的兒女重拾孝道。
截至目前,傅沖已經公益宣講上千餘場,感動了千千萬萬觀眾,讓更多的家庭走向了和睦,受到了全國各界人士的好評。
演藝圈需要傅沖這種演技精湛,弘揚正向精神的好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