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最引以為豪的名詞之一是“秒灰”,意思是只要德雲社有演出,門票一定會瞬間售罄,網頁上的售票按鈕會變成灰色。
老實說,筆者對這個“秒灰”是存有懷疑的,因為郭德綱于謙的相聲專場筆者看過好幾次,岳雲鵬孫越的專場也看過,有兩次還是坐飛機去看的,但一次都沒遇到“秒灰”,哪怕開票過了一兩天仍然能買到票,買不到的只是最便宜的那檔,中等價位以上的票還是很充足,這和其他大部分演出沒什麼兩樣。
要知道,郭德綱于謙和岳雲鵬孫越可是德雲社排名前兩位的相聲組合,他們都沒“秒灰”的話,其他人怎麼可能“秒灰”。當然,可能張雲雷是個例外,他已經屬於小鮮肉那一掛的了。
那“秒灰”是怎麼來的呢?有位相聲博主發了一篇文章,指出所謂“秒灰”其實是粉絲在做數據,和弄虛作假差不多。
但是,這篇文章並沒有拿出實錘證據來,只是猜測,即使猜測很合理也沒用。
有意思的是,在這篇文章的評論區,有一位網友爆料:幾年前老郭在大阪機場僱人,搞氣氛接機,一萬元一人。
這位網友的IP地址顯示是日本,看起來有一定可信度,不過,這一萬一人也太離譜了,日本的人工費都這麼貴的嗎?
文章作者也提出了疑問,該網友馬上解釋並明確:千真萬確,忘說了,是一萬日元。
一萬日元大概相當於五百多塊人民幣,如果是這個價位的話,也不能算少了,畢竟國內有些花錢僱人接機的公司也給不了這麼高的價格。
郭德綱于謙去日本開過好幾次商演,那這位網友說的是哪一次呢?
於是,有其他網友給出了所猜測的答案:歡迎郭老師來日(那一次)?
說到這,我們就不得不放出那張著名的照片了,幾個女粉絲在機場拿着“歡迎郭老師來日”的牌子合影,其中還有幾個人穿着和服。
其實,這張照片之外,還有一張男粉絲的照片,橫幅上寫着“歡迎于謙來日”。
老實說,如果真的是“歡迎郭老師來日”這一次接機的話,那五百多塊錢一人還真不算貴,畢竟對於女性朋友來說,這句話的弦外之音大家都懂,不拿點錢怎麼好意思拿這樣的牌子拍這樣的照片,又庸俗又低俗。
不過,也有網友指出,“歡迎郭老師來日”這一次應該發生在2017年,郭德綱于謙去大阪演出是在2019年。
不管是哪一次吧,來自日本網友的爆料究竟可信度高不高呢?
筆者認為,可信度還是挺高的。
首先,粉絲接機和粉絲撐場面已經成了業內標準動作,不管是真的還是花錢的,都必須搞,不然的話容易傷腕,更重要的是,不這麼搞的話,可能會影響演出效果。
筆者說一下自己的親身經歷。
一次是在瀋陽某大型商場內,感覺突然多了一些四處遊盪的年輕人,他們又在某一個時刻突然集合列隊,筆者這好奇心立刻拉滿,混到隊伍里問一個小伙,他們這是在幹嘛。
原來,一會兒有一個小鮮肉明星(實在想不起來叫啥名了)來商場搞活動,他們都是來撐場面的,三個小時五十元,因為旁邊就是瀋陽工業大學,很多學生沒事就來掙個外快。
過了一會兒,那個小鮮肉明星來了,“粉絲們”又叫又喊的場面甚為感人,估計排在前面的連哭帶喊的報酬更多吧。
再說一個例子,大概是在2009年,大冬天路過一家大賣場,門前搭了一個檯子,以為又是廠家促銷也就沒細看。結果剛走出不遠,就聽見喇叭里傳出來有些熟悉的聲音:大家好,我是演員侯勇,我是演員閆妮。
我勒個去,《大染坊》和《武林外傳》那時候都火了啊,趕緊回頭去看,果不其然,確實是陳六子和佟掌柜他們倆。
只是奇怪得很,台上侯勇和閆妮在宣傳他們倆合拍的新劇,台下的觀眾還沒平時洗衣液廠家搞活動聚攏的人多,這倆明星看着有點兒跌份啊。
其實啊,反過來就容易想明白,不光是侯勇和閆妮自己,就是他們劇組也都沒有花錢僱人來撐場面。
於是就出現了很有意思的對比,一個讓人記不住名字的小鮮肉旁邊是連哭帶喊的所謂“粉絲團”,兩位真正的明星演員旁邊卻是門可羅雀,花不花錢的效果簡直是天壤之別。
尤其是在進入大數據時代後,明星們花錢僱人造勢的現象越來越多,甚至從線下搞到了線上,比如花錢買粉,花錢買點贊,花錢買好評等等,只要是花錢能辦到的事情就不算難事。
你以為小瀋陽和程野他們表演的小品《瘋狂粉絲團》只是個小品嗎?那都是娛樂圈的真實寫照。
既然花錢僱人接機和撐場面已經是娛樂圈通行做法,如果德雲社也這麼做,倒也無可厚非。
其次,就算郭德綱于謙在日本花錢僱人接機這件事是真的,也很有可能是演出方安排的,不一定是德雲社自己安排的。
對於郭德綱來說,他們去日本演出主要掙的是出場費,正常情況下,門票能掙多少錢和他們無關。
但是,對於演出方來說,他們的利潤可不像郭德綱于謙那樣旱澇保收,一旦門票賣不出去或賣不上價,到最後他們是要賠錢的。
因此,為了能夠多賣票,演出方會做很多“造勢”工作,這個造勢應該從郭德綱于謙他們剛下飛機就開始了,烘托出一種“每個人都很期待”的效果,形成羊群效應,一些本來興趣不是特別大的人可能也會跑來買票。
此外,像上面那位博主質疑的“秒灰”造假,也不排除是演出方為了賣高價票刻意製造的一種飢餓營銷,人為製造一種“一票難求”的效果。
其實,如果你關注德雲社,你會發現他們有好多做法和宣傳的並不一樣,比如自媒體宣傳德雲社從來不贈票,但已經不止一次有網友曬出他們拿到了德雲社演出贈票。
想一想也很正常,畢竟就算德雲社不贈票,但演出方他們是有關係單位的,包括供應商、大客戶、媒體等部門,這都需要送票。
此外,有些所謂“粉頭”也是不需要自己買票的,還有網友爆料稱,有德雲女孩發布贈票信息,要求必須是女孩才能拿到德雲社天津分社的贈票,這事也沒必要大驚小怪,這不就是傳說中的“氣氛組”嘛,很多商家都在玩兒的營銷套路,別人能玩,德雲社為什麼不可以?
搞笑的事情還有,比如德雲社粉絲經常說那些相聲同行演出送雞蛋,但現實中從來沒人遇到過這種事,偏偏郭德綱演出送挂面卻被人拍到了,郭德綱自己也承認了。沒辦法,演出方想給觀眾送挂面,郭德綱能攔着嗎?
綜上,筆者認為,那位坐標日本的網友的爆料可信度還是很高的,但即使是真的也不能說明什麼,畢竟德雲社本質上也是一家娛樂營銷公司,他們的打法也是按照娛樂圈的路子走,掙錢嘛,不寒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