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天寫作計劃第284天,星期二。
下午在家看了一部電影,中文名叫《13條命》,改編自2018年泰國洞穴救援的一個真實事件,豆瓣評分8.4。
看完電影,我準備開始要做兩件事:
第一、以後每看完一部打動人心的電影,寫觀後感,用寫作的方式創造自己的平行世界,看電影其實是另外一個向外看的窗口,是靜態的旅行。看完之後,無論是怎樣的感受和情緒,變成文字,記錄下來。可能你感觸最深的電影對白里隱藏着你自己的人生戲碼。
台灣創意文案天后李欣頻曾經分享她源源不斷的創意來源說:“真正讓我變聰明的,其實不是上學讀書,而是看電影。”
第二、每周至少看2-3部電影,如同現在每天的閱讀習慣。看懂電影其實是非常好用的一個升維方法,一部好的電影能讓你打開不同的認知框架,體驗百款人生和百樣情緒,思考自己的人生劇本……。如果只是以一個觀眾角度來看電影,那就永遠是觀眾,也永遠是消遣和娛樂。但是如果學會以導演維度看電影,可以創造出無數個版本和劇情,還可以把自己代入影片的不同角色,拓展各式各樣的視角,是體驗不同人生故事的絕佳選擇。
這部電影,因為是真實事件,導演朗·霍華德拿捏穩穩的,沒有什麼多餘的敘事,電影一開始就非常直接地進入了事件本身,表達很直白,有點是紀錄片和故事片的結合體。當地政府部門和居民、各國的志願者、海豹突擊隊、業餘潛水愛好者、醫生、祈禱的高僧……沒有政治鬥爭,沒有立場對立,每個人都齊心協力,就是為了救出洞里的13個人,所有人勇氣用善良和堅持去擁抱希望,對抗災難。
用導演朗·霍華德在採訪中說的一句話:“在如今這個國家、民族之間越來越分裂、矛盾越來越激化的年代,一個能展示多個國家救援隊團結一致集中精力完成一個創舉的故事就更顯得難能可貴,也更值得大家關注。”
除了這些,這部片子給了我啟發的兩個關鍵詞:冥想和潛水
電影中有一個情節:13個男孩在洞穴里被困10天後被發現後,深入洞穴的潛水員無比的驚奇,因為他們以為在那樣沒有任何食物,黑暗幽閉的洞穴里,他們找到的一定是屍體,但是當他們發現13個男孩居然還能站起來說話,於是問他們,這些天是如何度過的?孩子們說,是教練教他們做冥想,讓他們在黑暗中戰勝了恐懼,也保存了體力。
因為我自己是這一年開始每天規律性的內觀冥想,也深刻的體會到冥想帶給我一點一滴的改變。從最初5分鐘都坐不住的人,到現在可以享受每天至少30分鐘左右的冥想時間。
而潛水也是我今年關注的一項運動,從害怕游泳到學會美人魚潛水,也是一個突破自己舒適區的過程。電影里的洞穴潛水不同於普通潛水,專業和難度大了許多。電影裡面最主要的兩位英國最頂尖的洞穴潛水員,在無主繩、不熟悉環境、無明確氣體計劃、能見度如此惡劣的洞穴里直接探索,往裡進好幾公里找人還能安全回來,據說全球不會超過50人。
通過他們,讓我對那個未知的潛水世界充滿了敬畏,當然如果我不去學美人魚潛水,這部電影中的一些細節,我根本沒有意識去關注。
而當你去關注那些你感興趣的事,你會發現,看電影是娛樂,卻又不只是娛樂。而是能夠通過深度觀影,可以看懂一部紀實電影背後的故事。
而一部虛構的電影,能夠看清故事背後的隱喻,領悟情節傳遞的真相,感受自己體驗以外的智慧,也是我們看電影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