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娛樂圈魚龍混雜,明星們之間的關係亂得很,有數不清的恩怨情仇。
這個當了那個小三,這個勾引了那個的老公,這個搶了那個的片約或者角色。
這種事情時不時曝出,總是鬧得沸沸揚揚,驚掉網友們的下巴。
但娛樂圈就是這樣,無數的利益和資本交纏在一起,難免會出現爭執甚至是陷害。
除了明星們的愛恨情仇,大導演們身上也曾發生過不少齷齪事。
例如馮小剛和王朔;馮小剛為了成名發跡,不惜盜用好兄弟王朔作品,甚至連個署名權都沒給王朔。
再比如張藝謀和張偉平兩位鐵瓷兄弟,當年兩人強強聯合創造了無數的經典作品,可這麼一對好兄弟,卻因為利益分崩離析,鬧得及其難看。
這麼一看,不只是明星,大導演們身上發生污糟事情更多。
說起這些事情,不得不提的就是張紀中和邵兵的往事,當年可謂鬧得滿城風雨,這麼多年後,依舊讓張紀中耿耿於懷,時不時就要提起一番,甚至是diss邵兵一下。
而邵兵呢?一個老實人因為這件事被搞得前途盡毀,一個在娛樂圈冉冉升起的驕陽就這麼泯滅了,着實可惜。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邵兵和張紀中的過往吧,究竟是件什麼樣的事情讓張紀中耿耿於懷這麼多年呢?
01 邵兵的演員之路
這事兒還得從邵兵從運動員轉型為演員開始說起。
1966年,邵兵誕生在浙江杭州,從小肢體協調非常擅長運動,在13歲的時候,他進入了市隊。
當時邵兵的夢想就是成為一位優秀的運動員,有朝一日站在賽場上為祖國奪取榮耀。
在21歲的時候,邵兵離自己的夢想非常近,因為優秀的成績被保送到極為知名的體育學院。
在大多數人的眼裡,邵兵一生就這樣了,以後會成為優秀的運動員,在賽場上發光發熱。
然而,八年的運動生涯磨光了邵兵的耐心,也許是厭倦了一日又一日地重複生活,他非常嚮往電視里能到各地拍戲的演員們,能夠體會各種各樣的人生。
就這樣,邵兵放棄到體校繼續深造,放棄了自己的夢想。
邵兵是一個會為了夢想付諸行動的人,作為運動員是這樣,成為演員也是這樣。
短暫的猶豫之後,邵兵向北京電影學院投遞了報名手冊。
在考場上邵兵緊張得不得了,別人都有着才藝,一個比一個的出色,而他根本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哪裡能入選。
因為很緊張,邵兵表現得很一般,歌詞都快忘記了,回答考官的問題也是回答得磕磕巴巴,腦子一片空白。
考完之後邵兵心道自己表現這麼差勁,自己肯定完蛋了,他已經開始尋找其他的生活之路。
但沒想到的是在兩個月後,邵兵拿到了北電的錄取通知書,這讓他欣喜若狂。
等到入學之後,邵兵從老師那裡打聽了一番才知道自己被錄取的原因。
他是因為其獨特的氣質,才在當時的一眾考生中脫穎而出的。
因為老師們覺得邵兵是塊璞玉,特地用了“特批錄取”的名額,把邵兵錄取到北電,將他帶上了表演這條道路。
要不說招生老師是整個學校最有眼光的老師呢,看到了邵兵這樣一塊還沒來得及發光的金子。
雖然邵兵基礎差,但他學習非常的刻苦,就算花再多的時間也要把老師布置的學業完成,一步一步走到了尖子生的行列。
想來邵兵這樣堅韌的人,不管在哪一行都會是最為傑出的那一批人吧。
還在上學的時候,邵兵就已經接到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比大多數同學的起始點都要高很多。
畢業之後,邵兵的演藝之路越走越順,憑藉俊朗正氣的外表吸引了無數的迷妹。
1995年,出演《贏家》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9年,出演《春天的狂想》獲得華表獎最佳男主角。
沒過幾年他的事業就走上了巔峰。
那個時候的邵兵才二十多歲,正是一位男演員在事業上猛衝,在影視劇里發光發熱的時候,他的天賦和努力令所有的同行羨慕。
但是令人沒想到的是,在邵兵登上最巔峰的時候,卻因為一個人不慎摔了下來,
這個人就是張紀中。
02 張紀中與邵兵的換角風波
上世紀末的時候,張紀中籌拍《水滸傳》,在大範圍選角的時候,當時剛冒出頭的邵兵便來競選武松的角色。
那個時候的張紀中並沒有選中邵兵,因為邵兵過於俊美,不太適合這個角色。
張紀中因為拍攝了《水滸傳》而名聲大噪,成為了國內首屈一指的頂級製片人。
這樣巨大的成功,讓張紀中的脾氣浮現在大眾面前,有着“小鋼炮”之稱,可謂是懟天懟地對空氣,誰也不怕誰都能懟。
但在娛樂圈這樣的名利場之中,一個人擁有了名氣之後,外界對他會更加的寬容,甚至會誇張紀中一句“真性情”。
張紀中嘗到甜頭之後,開始接觸金庸。
那個時候的金庸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打進內地市場,渴望武俠像《水滸傳》一樣的大氣磅礴。
這也張紀中的想法不謀而合。
於是後來金庸就用一元錢將自己《笑傲江湖》的改編權賣給了張紀中。
張紀中也懂事得很,他付的一元錢是鑲着鑽的。
在2000年,即將開拍的時候,張紀中想到了邵兵,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張紀中把男主角令狐沖的角色給了邵兵。
在《水滸傳》的時候,張紀中雖然沒選上邵兵飾演武松,但正氣的邵兵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能出演這麼有名的金庸大IP,邵兵自然是喜不自勝欣然前往。
就在外界關注着《笑傲江湖》的拍攝進度,希望趕忙看到這部經典的作品之際,突然傳出了石破天驚的爆炸新聞。
邵兵被趕出了劇組。
不是因故解約,而是被趕出去了。
着實驚掉了網友們的眼睛。
而片方對外界的解釋是:邵兵無視劇組制度耍大牌。
張紀中先發制人,在採訪中非常憤怒,數了邵兵的幾宗罪。
在他的嘴裡,邵兵不肯提前進入劇組訓練;還帶了四個助理;自己不肯看劇本,一定要讓保姆念台詞給他聽。
張紀中覺得自己的劇組沒辦法容忍這樣不專業的演員,故而就算要付一百萬的違約金也要將邵兵趕齣劇本。
面對張紀中的種種言論,邵兵非常憤怒地回懟:“張紀中就是一個無聊的人,他不就是靠這樣子出名的嗎?對於他,我不想多評論了,反正他的人品圈內人都知道……”
但邵兵的名聲依然受到了史無前例的打擊,那個時候的外界對於“耍大牌”相當的苛刻,當初的周傑拍過《還珠格格》,後又接演《少年包青天》。可謂是紅極一時,還不是因為一個“耍大牌”的爆料搞得渾身是腥,甩都甩不掉。
更何況是在娛樂圈才站穩腳步的邵兵了。
就這樣,邵兵在這次風波後選擇了淡出娛樂圈。
03 張紀中難忘往日恩怨
雖然邵兵熄火了,但張紀中可不願意放過他。
在2005年,趁着《笑傲江湖》熱播的時候,張紀中出版新書,他曾提到這件事,對於邵兵甩大牌的行為依然耿耿於懷怒不可遏。
本以為《笑傲江湖》這部劇播完了,張紀中就會放過邵兵,這樁事情的恩恩怨怨就畫上了句號,但張紀中似乎打算要和邵兵做一輩子的仇敵,在11年後,他又一次提到了這件事情。
2016年,張紀中上金星的脫口秀節目,在心直口快的金姐面前說起了邵兵。
張紀中語氣非常嚴厲的指責了“耍大牌”這種非常不敬業的行為,直稱“演員動不動就發脾氣”,是沒有職業道德的行為。
張紀中的語氣越說越嚴厲,情緒越來越激動,字眼越說越難聽,甚至非常不禮貌地表示“恨不得拿大耳刮子抽他”。
到了2019年了,這事都快過去二十年來,張紀中非常罕見地和邵兵同台,竟然又陰陽怪氣起來。
當時兩人機緣巧合之下,錄製了同一檔綜藝節目。
張紀中是導師,而邵兵是被評估演技的選手。
在節目播出之前,還以為這兩人有着將近二十年的恩恩怨怨,也許會在節目上火星撞地球,吵得不可開交。
但沒想到的是,沒有看到張紀中邵兵爭得臉紅脖子粗的場面,反而是出現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場面。
當時是關曉彤、李光復、邵兵、董又霖四個人作為小組成員,在演出結束後得到導師們的點評。
可能是因為眼前站着自己相當討厭的邵兵,張紀中對這段表演橫看不對豎看也不對,挑了一籮筐的毛病。
張紀中先是批評關曉彤不應該去撿那些碎掉的通知書,又諷刺董又霖的表演毫無層次,對於演員們的走位也是百般挑剔。
總之是沒一個讓張大導演滿意的點。
但從始至終,張紀中都沒有說過一句邵兵的不是,可以說是徹底的無視了這個人,不管是嘴裡還是眼裡都沒有邵兵。
張紀中當年大放豪言說要當面扇邵兵嘴巴,也沒有出現。
04 邵兵的充實人生
看得出來,這麼大年紀的張紀中導演,依然無法忘記當年與邵兵的恩恩怨怨,甚至可以說是時時記在心頭。
而邵兵呢?
實際上邵兵對於當年張紀中的指責,和後來張紀中反覆提起這件事,邵兵也只是剛開始說過“張紀中是一個無聊的人”,之後就很少回應過這件事情了。
而且在張紀中的大作《笑傲江湖》播出之後,有好事者採訪邵兵如何看待這部電視劇。
邵兵也只是淡淡地評價:“這部劇不錯。”
沒有過大的誇讚或是太多的貶低,邵兵只是作為一個演員訴說了自己對這部電視劇的看法而已。
邵兵也曾澄清自己的事業沒有受到張紀中的影響,在2003年宣布退出娛樂圈,他也只是為了見識更多的東西,用知識來充實自己。
那個時候邵兵迷上了電影,在家中放上了無數的電影光碟,一個接一個的看,在幾年中看壞了不少DVD。
那個時候的邵兵非常的充實,不用像小時候那樣訓練,也不需要像拍戲的時候四處奔波。
反而是停下自己前進的腳步,結婚生子過着平淡的生活。
等他休息夠了,就開始復出拍戲,重新回到熒幕上來的他再度用精湛的演技給觀眾們送上了一部又一部的經典作品。
邵兵一直都是以自己想要的速度,一步又一步地邁着腳步往前走着,他有時候會停留下腳步看看四周的風景,但是他從來不會陷在往日的恩怨中走不出來。
也許在邵兵的心裡,張紀中只是在他的過去里鬧了點笑話的人,他從未放在心上。
而一直對往事耿耿於懷的張紀中,反倒顯得有些小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