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張柏芝平時定居香港,但是這段時間頻繁到內地參加各種綜藝節目,之前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最近又參加了綜藝節目《讓生活好看》。
似乎內地更多的工作機會更多,張柏芝在工作之餘,就想着讓兩個兒子到上海讀國際學校,畢竟以後自己在內地的工作機會比較多,如果兒子在上海上學,能夠更多地陪伴孩子。
在節目中張柏芝先給大兒子謝振軒打電話。因為是在節目中,所以張柏芝是打開了擴音器,坐在沙發上給兒子打電話,看張柏芝的表情有點小緊張,感覺不是像給兒子打電話,反而像給老爸打電話。
張柏芝小心翼翼地用英文試探兒子:在上海這邊學校很大,比香港大十倍不止,你要不要過來看一下?
謝振軒已經14歲,平時在家裡面喜歡玩遊戲,一聽媽媽這麼說,就大概知道媽媽想表達什麼,立馬直接地拒絕媽媽NO NO。
張柏芝在跟兒子打電話的時候,還不停地擺弄遙控器,似乎非常緊張。後來張柏芝說自己最怕兒子了!
而兒子不願意到上海上學,她也不勉強,畢竟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思想。
耳尖的網友聽到張柏芝大兒子謝振軒的聲音,聽得出孩子的性格非常的高冷,估計以後就是酷哥,聲音也比較像謝霆鋒酷酷的聲音,平時曬出來的相片也像謝霆鋒,看來大兒子簡直就是迷你版的謝霆鋒。
沒多久,張柏芝又給二兒子打電話,兒子的性格就沒有這麼酷,也會跟媽媽撒嬌,但是對於媽媽讓他去上海看學校這個事情,他也非常委婉地拒絕了,最後還借口說手機沒電了,直接掛斷電話。
張柏芝跟兒子溝通結果:失敗。
不少家長覺得張柏芝似乎太寵孩子了!
但是很多孩子看到這個視頻,卻不由得感嘆:好希望自己的父母像張柏芝這樣,能夠尊重自己的意見,而不是強迫自己去上這個班上那個班,大多家長都是以自己的意願來要求孩子。
孩子始終要長大,這個世界需要孩子自己去探索,所以我們家長在培養孩子的時候,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以後孩子會離開父母,單槍匹馬地在社會上闖蕩,才能少受點挫折。
養育孩子做到這六點,孩子長大更獨立更有出息,媽媽記住了
第一點:學會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孩子在兩歲左右就會非常的叛逆,他希望自己做主,媽媽說什麼她都喜歡說不、不要、我不幹。
這是因為孩子希望可以自己做主,希望自己有選擇的權利。
家長一定要把選擇的權利放在孩子手上。比如孩子早上穿衣服的時候,拿一條裙子和一套衣服,問:你是想穿裙子,還是想穿褲子?
孩子在玩滑滑梯不願意回家,你是再玩三分鐘,還是玩五分鐘?
從小讓孩子學會選擇,其實就是給孩子提供有價值的練習,讓孩子能夠做出更有利於自己的決定。
從小讓孩子選擇,長大之後孩子就知道選擇什麼樣的公司,選擇什麼樣的職業,選擇什麼樣的方式,並且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第二點:尊重孩子的努力
孩子在走路的時候努力的平衡身體,在努力的過程中,時不時會摔跤,這是孩子走路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經歷。
有些家長就擔心孩子摔跤,總是想要扶着孩子走。
家長不願意放手,其實就是看不起孩子的努力,反而更不利於孩子學走路。
準備出門的時候,孩子還在慢吞吞地穿衣服,你是不是一把拿過孩子的衣服幫孩子穿?
錯!你應該尊重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努力,應該要給孩子多一點時間。
當孩子的努力得到尊重,他會更加聚精會神地去完成這件事情,才能更快地學會做這件事情。
第三點:不要事無巨細地詢問孩子
比如說孩子出去聚會,家長開始問:你跟誰一起聚會呀?你們去哪裡聚會呀?幾點開始啊?幾點結束呀?要花多少錢啊?
家長事無巨細地詢問孩子,其實是對孩子的不放心,不認可。
會讓孩子感覺私人生活被侵犯,我們只要了解孩子去幹什麼?大概幾點回來就行了。
第四點:別急着告訴孩子答案
孩子喜歡問十萬個為什麼,比如“爸爸為什麼鳥會飛呀?”
很多爸爸可能會直接告訴孩子,因為鳥的體重很輕,而且鳥的骨頭是中空的,加上鳥的翅膀構造比較巧妙,能夠利用空氣的力量在天空飛翔。
事實上,當孩子問為什麼的時候,我們更應該啟動孩子的思考能力,可以反問孩子:你覺得鳥為什麼會飛呢?
鳥和人相比哪個更重呢?鳥身上有什麼東西,而我們人沒有呢?
啟動孩子的思考能力比告訴孩子答案,更能讓孩子學到東西,更能讓孩子印象深刻。
第五點:鼓勵孩子善用資源
家長也不是萬能的,比如孩子的自行車壞了,跟你說的時候你會怎麼做?我們可以跟孩子說:那我們把自行車推去街邊修自行車的店裡面,讓師傅看看。
去修車的時候儘可能讓孩子在一旁觀摩,甚至讓孩子詢問師傅,平時要注意什麼車子才不容易壞。
孩子問家長學習上的問題,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去問一下班上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同學,或者是問老師,這樣子答案會更精準。
孩子從小學會尋求資源,長大更有出息。
第六點:不要打擊孩子信心
比如孩子說:爸爸我長大想當作家。爸爸說:就你那語文成績和表達能力還當作家?
這就是對孩子的不信任和打擊,會讓孩子失去信心,會讓孩子自卑。
聰明的家長會跟孩子說:想當作家那很好呀!想當作家,我們現在就要開始努力了,作家需要哪方面的能力呢?
有了家長的認可和鼓勵,會讓孩子自動自覺地增強自己的能力,最終達成自己的願望。
從根本上說,只有我們獨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為,惟有它們才是我們可以反覆領悟的東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加別人饗桌上的殘羹,就像陌生客人挪下的衣衫。——叔本華
參考資料《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 孩子才肯說》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張柏芝基因太香了,同母異父三兒子顏值皆高,娃的五官咋遺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