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沙新聞網台北4月19日電題:記者手記:台灣大學校長為什麼這麼“難產”?
長沙新聞網記者陳結合興,石龍洪,嘉鈈
幾天前,台灣當局教育部門負責人潘文忠用台灣大學校長的任命方案解決了問題,繼承人吳茂昆於19日就職,不僅“繼承”了前任的爭論事務,而且自己成為了爭論的焦點——前段時間的輿論有很多疑問。 既然以前在大陸打工是住在“卡”的台灣大新校長就任的,同樣有這個經驗的吳茂昆為什麼能勝任呢? 其中有“雙重標準”嗎?
再過兩天,這所台灣的龍頭高中陷入“群龍無首”的窘境正好10個月了。 一所大學的校長怎麼這麼“難產”?
據該媒體報道,台灣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將於今年1月5日選出“中研究院”院士管中明為新校長,並於2月1日就職。 但是,台教育部門以媒體和綠營人爆料管中敏擔任公司獨立理事,涉嫌模仿論文,在大陸很多大學打工為理由,延期了這個人事方案的確定。
為了明確事實,台大調查認定,管中明兼任關聯公司的獨立董事在校長選舉前在學校得到認可,當選後辭職。 關於論文的剽竊,學校方面也明確了炸彈是虛構的,在論文網站上搜索,發現實際上學生論文引用了管中閔原稿。
“卡管”的理由一個個“破功”,但“新材料”爆炸了。 因為涉嫌違反,去大陸高中兼任教職,成為了台教育部門的“保護卡管理職位”的新工作,但台大學校長的職位只能繼續“空不足”。 台大校方的調查認定,管中明正在大陸交流所有合規性。
“粘”一登上大陸就不能成為校長的“邏輯”受到島內輿論的質疑,之後的迅速發展也是當局沒有預料到的。 首先,台灣當局內部事務管理部門負責人葉俊榮在浙江大學打工後,潘文忠退休後的“代打”吳茂昆被發現不僅去大陸講學,還擔任大陸高新技術公司的顧問,這一新 兩人都迅速自清,證明了去大陸交流所有合規,但前段時間的輿論對當局的“雙重標準”表示懷疑。 “如果是潘文忠“卡管”標準,吳茂昆爭論更嚴重。 ”。 《聯合報》發表了評論。
一所大學的校長任命事件爭論不斷,戲碼比一集優美。 台灣行政機構發言人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把這件事“充滿想象力”地與大陸聯繫在一起。 根據前段時間的輿論,民進黨的“卡管”之所以不擇手段,是因為管中明在馬英9政權期間擔任迅速發展計劃部門的負責人,“顏色不同”。
“歸根結底,《卡管》是《獨》的格鬥技”《聯合報》的社論指出,在高度的政治化角力中,學術專業被拋棄在一邊,只有藍綠色的純度和政治角度正確才是識別敵人的唯一標準。 這樣不分是非的糾葛,對學術界是嚴重的傷害。 媒體上篇署名為“公孫策”的文案也一句話打破了“天機”。 “黨友伐異是台灣的禍源。 ”。
台大校長的任命案從“斗藍”蔓延到“反中”,多年的兩岸教育和學術交流受到其損害,使台灣學界人士感到“寒蟬效應”。 “中研究院”院士陳培哲說,之所以把大陸交流作為“卡管”的理由,是因為想從雞蛋中挑骨頭,加上罪惡的患部什麼都不說。 “中研究院”院士吳妍華坦率地說,重視人才不分青綠,台灣很多學者都去大陸交流,現在會“學術封閉”嗎?
據《聯合報》報道,台灣當局對管、吳的“兩個標準”危及學術界和高等教育界所有人,向重傷兩岸學術交流的正方向迅速發展。 《中國時報》質疑台大沒有校長,校務迅速發展會不會被拖垮。 台灣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會不會落後?
台灣大學入學學測成績出爐 259人獲得滿級分 長沙新聞網台北2月23日電(記者李慧穎 李凱)台灣“大考中心”23日舉行證明會,公布2018學年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成績,共有259人獲得滿級分75級分,創下近4年新高。 -02-23 16:10:52 台灣大學師生走上街頭抗議教育部門百般阻擾新校長上任 21日,是台灣戊戌狗年上班第一天。“台灣大學自主行動聯盟”發動台大師生、校友走上街頭髮起抗議行動,強烈反對政治力無理阻擾合法遴選出的新校長上任,粗暴干涉大學自主與學術。 -02-21 21:04:10
來源:長沙新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