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丙坤台北病逝:一周前抵廈講話鏗鏘,少年窮苦曾自曝扒火車上學

2021年04月18日21:21:17 娛樂 1619

台灣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10日病逝,享壽86歲。他是1949年後國民黨正式率團訪問的第一人;他與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進行了8次會談,達成18項協議,實現了兩岸三通和全面推進兩岸經貿合作的目標。

一周前才來廈門

講話鏗鏘有力

廈門作為兩岸交流的前沿,江丙坤曾多次到訪。導報記者清楚地記得,廈門台協19周年慶典的時候,他也到場祝賀,並且很耐心地跟上百位台商一一拍照合影,親切和藹的形象讓人難忘。當時也正值他八十大壽之際,廈門台商們特地為他準備了蛋糕,猶記得他認真地許了三個願望:兩岸和平、經濟繁榮、國泰民安。

就在一周前,2018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在廈門舉行,江丙坤以峰會台方副理事長的身份參會,並主持開幕式,還特別出席兩岸農業合作分論壇,進一步聆聽介紹。當時,江丙坤留給兩岸記者的印象是,身體硬朗、精神矍鑠,說起話來鏗鏘有力。

江丙坤台北病逝:一周前抵廈講話鏗鏘,少年窮苦曾自曝扒火車上學 - 天天要聞

一周前,江丙坤在廈門參加兩岸企業家峰會(左四)

除了兩岸企業家峰會之外,江丙坤還曾於去年4月來鷺島參加工博會。在論壇上,他感嘆大陸發展神速,“1990至2016年,大陸經濟總量增加了29倍、出口增加了39倍,這些成績是全世界無法追趕的。”鑒於目前兩岸關係停滯,江丙坤還語帶惆悵的說,他在廈門酒店遠眺金門島,回想起前一年兩岸企業家峰會時,我們在金門開幕、廈門閉幕,如今可說感慨萬千。

十年前,在兩岸“大三通”前夕,江丙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談及廈門,他表示,廈門對台灣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同時也是首批直航的城市之一,兩岸“三通”後,廈門將大大受益。

馬英九選中他

是因為他的財經背景

江丙坤從小成績優異,曾考取了國民黨第一屆“中山獎學金”,獲得日本東京大學農經博士學位,歷任台灣“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局長”、“經濟部長”、“行政院政務委員”等職,在島內享有“經貿推手”之譽。在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教授看來,他是一個非常專業的財經人士,“他曾經邀請我去台灣談ECFA的具體事項,看得出是很懂經濟的一個人,實幹、做事認真、是幹活的料”。

江丙坤和大陸的淵源頗深,2003年在兩岸關係還沒有破冰之前,他便擔任“華聚產業共同標準推動基金會”董事長,建立海峽兩岸高科技業交流合作的渠道與平台。2005年,江丙坤以國民黨副主席身份率領國民黨大陸參訪團訪問大陸,被認為是“開啟了國共兩黨之間黨與黨對話的先聲”。

2008年馬英九上任以後,對於海基會董事長這個職位,原本是有很多人“虎視眈眈”,包括很有競爭力的連戰和宋楚瑜。“但是,考慮到兩岸談判是先經後政,前期必定是以經貿為主,所以馬英九還是選擇了擁有財經背景的江丙坤,事實證明,這個選擇是正確的。”李非教授說。

江丙坤台北病逝:一周前抵廈講話鏗鏘,少年窮苦曾自曝扒火車上學 - 天天要聞

江丙坤接受導報記者林靖東採訪

少年刻苦向學

自爆當時扒火車經歷

從小成績優異的他,其實家境並不富裕,都是靠自己奮鬥而來。2014年,海峽導報駐台記者林靖東曾在台大採訪了江丙坤先生。

“我們那一代人,都是吃苦長大的。”當時江丙坤對記者說,他中學時讀了6年農校,習慣於每天凌晨4:30起床。

當時,江家住在南投鄉下,要到台中上農校,得坐2個小時的小火車到台中。為了準時到校,他凌晨4:30起床,步行一個小時到車站趕早班車。算起來,他每天花在路上的時間要6個小時。

在家中,江丙坤排行第八。“當時沒有鬧鐘,如果媽媽和姐姐睡過頭,我就沒有早飯吃了。”

誤點的少年只好餓着肚子,抱起書包,撒開腳丫子一陣猛跑去追火車。平時1個小時的路程,他跑個二三十分鐘就到了。跑進車站,小火車正好徐徐開動,他飛快地扒上火車,趕去學校點卯。“中午沒飯吃,只有等晚上到家了,才有一頓晚飯。”江丙坤說,有時候他給年輕人講這些事,還有人問他:“你中午不會買便當嗎?”

貧窮的少年一心向學,珍惜每一個學習機會,而少年時的磨練,也養成了他吃苦耐勞、盡忠職守的品格。

與福建淵源深厚

祖籍地就在平和

江丙坤祖籍福建平和,他與福建淵源很深。2001年,時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的江丙坤就委託家人,尋訪他們家族的祖籍地。幾經輾轉,江丙坤的祖籍地確定在平和江寨。2006年5月21日,江丙坤在福州出席完第八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後,攜夫人、兒子首度回到平和祭祖。

為迎接這位來自寶島的江家優秀子弟,江寨3 公里的村道兩旁站滿了前來歡迎的宗親們,鑼鼓喧天、舞龍舞獅,盛況空前。他們用客家人的最高禮儀: 客家的鑼鼓隊和八音來迎接親人。在江寨的“濟陽堂”宗祠內,江丙坤也按照客家風俗,為祖先獻上雞、米飯等祭品,向先祖頂禮膜拜。

與太太結婚近一甲子

伉儷情深

江丙坤台北病逝:一周前抵廈講話鏗鏘,少年窮苦曾自曝扒火車上學 - 天天要聞

江丙坤與妻子參加兩岸交流活動

江丙坤於1960年和陳美惠步上紅毯,至今結婚58年。據台灣媒體報道,江丙坤人生最後一程仍有家人相伴隨側。

據台媒報道,八年前江丙坤與陳美惠攜手參加第三次“陳江會”,兩人一路上形影不離、十指緊扣。據了解,是當年陳美惠膝蓋不適,但礙於正式場合必須全程着高跟鞋,江丙坤深怕太太走路不穩,便一展紳士風度,全程十指緊扣牽着陳美惠。

參訪時,江丙坤步伐曾一度超前陳美惠,外界好心提醒陳美惠向前一步跟上,陳美惠隨即向在場媒體開玩笑,“你的手伸上去,他也會牽。”事後聽聞記者轉述,江丙坤則莞爾表示,牽了同一雙手幾十年,是不是夫人的手一牽就知道了。十幾年情份不容混淆,江丙坤已“執子之手”走過58個寒暑。

江丙坤縱橫政壇多年,陳美惠則熱衷於藝術創作,繪畫、唱歌樣樣拿手。而當年海基會江丙坤的辦公室中變掛着兩幅出自太太之手的油畫,桌面上則擺着兩張照片,一是太太的獨唱照,另一張則為全家福,對家庭的愛溢於言表。

海峽導報記者 林靖東 薛洋 楊思萍 鍾洪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在今日頭條平台獨家發布,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熹妃回宮”,小花江湖大變樣 - 天天要聞

“熹妃回宮”,小花江湖大變樣

隨着新劇《無憂渡》的空降上線,因稅務風波沉寂了近兩年的宋祖兒重新回到大眾視野。待播作品《艱難的製作》(已改名為《光榮的製作》)《折腰》也傳出風聲有望於年內播出。宋祖兒的復出被網友戲稱為“熹妃回宮”,作為以美貌聞名的高國民度小花,她的回歸也勢
朱逢博:丈夫離世後,獨自守着骨灰盒生活,兒子是我一生的痛 - 天天要聞

朱逢博:丈夫離世後,獨自守着骨灰盒生活,兒子是我一生的痛

“南朱北李”,一代樂壇雙璧。朱逢博唱歌那會兒,李谷一還在拉幕布。這是李谷一親口說的,沒人不佩服朱逢博的嗓子,那種天生的清澈和爆發力,在那個時代,真的聽一次就忘不掉。但就是這樣一位影響了中國幾代歌者的“東方夜鶯”,在晚年,卻孤獨地守着丈夫的骨
63歲劉德華被女兒“炫爸”,直呼好玩:她說爸爸是劉德華,同學都不信 - 天天要聞

63歲劉德華被女兒“炫爸”,直呼好玩:她說爸爸是劉德華,同學都不信

日前,劉德華帶着新電影接受了專訪:劉德華表示,目前他歌迷會年齡層很寬,有幾個月大的會員,也有92歲高齡的老人。他們都會一家人去看他,這種感覺很奇妙,“我也在夢裡,聽到你三歲就喜歡我,那句話我會記下來,三歲孩子對明星的定義是因為知道劉德華。”採訪中,劉德華還透露,自己女兒會跟別人說我爸爸是劉德華,很多同...
當國民金曲遇上公路喜劇:《蒼茫愛》的得與失 | 影評 - 天天要聞

當國民金曲遇上公路喜劇:《蒼茫愛》的得與失 | 影評

在這個五一檔,一部名為《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簡稱《蒼茫愛》)的電影悄然登場。這部由90後導演陳孝良執導、鳳凰傳奇成員曾毅首次擔綱主演的公路喜劇,從片名到內容都充滿了年輕人的大膽嘗試。影片將國民金曲....
《周處除三害》原班人馬集結,新項目正式官宣 - 天天要聞

《周處除三害》原班人馬集結,新項目正式官宣

電影《周處除三害》導演黃精甫新作《沉默的審判》在台北開機,原班人馬再集結。導演黃精甫前年憑藉《周處除三害》獲得不俗口碑,今日《周處除三害》原班團隊在台北亮相,宣布推出新作《沉默的審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