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電台經濟頻率主持人曉雲將三年線上訪談文字和線下人物照片、故事集結成書,變成寧波獨一無二的現代人物風景。
2018年4月18日(本周三)下午3:00《聽見》在寧波市文化館117藝術中心新書發布的同時,拉開了為期9天的城市藝術動態展的帷幕,這次動態展也是寧波市一人一藝全民藝術普及工程的又一次創新活動。
《聽見》是寧波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精心推介的一個文化創新項目,也是寧波廣電集團經濟廣播着力打造的一檔融文化+廣播於一體的訪談類節目。自2015年底開辦以來,每周一至周日播出,旨在弘揚寧波本土文化、記錄有藝術情懷人士的生活和創作狀態。
主持人曉雲對該節目81位文化人士的錄音訪談進行記錄和整理後結集成書,體現了責任擔當,實現了價值共享。 在該書中,既有畫家、書法家、詩人和作家,也有設計師、策展人、手工藝傳承人和普通文化愛好者。本書由寧波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張愛琴局長溫情作序。
序言對《聽見》的意義進行了點評:他們大多就生活在寧波這座城市,為了寧波的文化事業默默奉獻。也正因為他們的精心打磨,讓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變成了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城市的精品力作,變成了有思想、有品位、有格調的藝術作品,變成了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城市景觀。“關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已化成天下。”我們在不斷實踐中創造和發展文化,也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和享用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可貴的精神品質。在中國每個城市,都擁有自己的獨特文化,寧波人文積澱豐厚,歷史文化悠久。早在七千年前,寧波就創造了燦爛的河姆渡文化。四明學派、姚江學派和浙東學派聞名遐邇,商幫文化、港口文化、藏書文化、建築文化等等,構成了名城名都璀璨的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文化的弘揚和繁榮,是歷史的使命,是時代的責任。
在當今互聯網時代,微博、微信、客戶端等新媒體層出不窮,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途徑又很多,但以聲音為媒介的廣播依然發揮其獨特的傳播、教育和引導作用。聽聲見字、聞聲會意、餘音繞梁,尤其適合文化節目的意境悠遠和仔細琢磨。
2018年4月18日-----4月26日下午3:00《聽見》新書發布/一人一藝/城市藝術動態展在寧波市文化館117藝術中心開幕。
本次活動由寧波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寧波經濟廣播FM102.9、寧波市文化館主辦。由形而上設計、MISS派、你好攝影、DA設計藝術承辦。動態展中另外六場主題分享涉及美術、音樂、書法、設計、文學及生活美學,均對公眾公益開放。
4月18日 新書發布會/城市藝術動態展開幕
4月19日 都在畫里了(繪畫主題分享)
4月20日 我們對話我們(音樂與書法相遇)
4月21日 設計像呼吸一樣
4月22日 你在寫什麼(文學主題分享)
4月23日--4月24日 活色生香的生活美學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文化人,以聲感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四個自信”是根基。文化自信,不可缺席。
經濟廣播FM02.9,提供了《聽見》這樣一個廣播文化節目平台,也集成了這樣一本有意義的書作,為寧波的本土文化弘揚和發展,作了一份記錄。 它也是寧波市全民藝術普及工程“一人一藝”的精品人物版。
聽見一人一藝,
發現城市的另一種可能,
讓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