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年薪20萬卻覺得打工沒出路,準備辭職開超市,評論區炸了

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時小慢”。

01 年薪20萬的朋友:“我準備辭職開超市了!”

現代社會,很多人會離開家鄉,選擇去機會更多的大城市發展。畢竟,大城市的就業機會以及龐大的用人市場,始終吸引着求職者,讓他們趨之若鶩。但隨着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大城市裡想要獲取成功也變得更加艱難。而職場人在大城市磨練幾年後,也會有自己的想法。

有些人覺得自己的能力已經很強了,於是在職場中遇到不如意或者不開心時,會經常抱怨“大不了回老家創業”。而很多打工者從大城市退守到家鄉時,往往會選擇開店,尤其是小超市。前段時間,有位小伙的辭職理由傳到網上後,引起了小伙的熱議。

該小伙有着20萬的年薪,這其實是讓很多打工者羨慕的收入。但是,這個小伙準備放棄高額的年薪,回老家開超市。他覺得打工沒有出路,而且還時常受領導的管束。如果自己回老家開超市,不僅收入有保障,最重要的是,就能實現自己說了算的自由。

這種感覺召喚着很多人,也引來了很多小伙的共鳴。畢竟現實生活中,或許很多打工的人都會有開店,自己做老闆的夢想。而這件事一度衝上了熱搜,而且小伙們的留言也非常豐富。

總結一下留言,可以發現贊成者有很多。他們的觀點主要集中在自己當老闆自由,有前途,而且超市這個行業在這些人眼中,也是個穩賺不賠的買賣。但在眾多贊成聲中,也充斥着一些理性小伙的留言。

他們從開店的成本、選址、投入、貨源渠道等方面進行了細緻的分析,覺得不論開什麼店,肯定都會有較大風險。盲目地投資,稍有不慎,肯定會失敗。甚至一些開超市失敗的朋友也出來現身說法,讓這位小伙不要盲目地辭職去開超市,畢竟開超市也不是個簡單的事情。

從那些盲目跟風贊成的小伙來看,很多人其實只是隨性地抒發自己的看法。他們只是覺得“大不了回家開店”。對於打工人,這聽起來很爽。但殊不知,這背後是對風險、成本,以及未來前景毫無所知的一種錯誤判斷。

02 創業沒那麼簡單,長期吃老本的結果就是血本無歸

活躍的市場經濟讓很多創業者取得成功,這些成功者就像榜樣一樣,激勵着很多年輕人加入到創業大軍之中。於佳亮就是其中一個。

於佳亮是個IT男,他在大學時期就顯出很強的業務能力。畢業後,他被大城市裡的一家互聯網大廠錄取。經過幾年的職場歷練,他掌握了強大的技術,而且處理業務的能力也越來越強。領導很賞識他,而且時常鼓勵他,說用不了多久,便會提拔他。領導也說,只要他肯在公司里努力堅持,將來肯定會有很大的發展。

但是,年輕的於佳亮覺得以自己的能力,回到家鄉小城市,幫那些互聯網公司做一些二級市場業務,肯定比現在賺得多。而且將來要是發展好,還能擁有自己的IT公司。於是,他便主動辭職,回到老家,招聘了幾個年輕人,開辦了一家IT服務外包公司,負責給那些互聯網大廠在小城市做服務。

那些年,互聯網幾何式發展,於佳亮剛成立的小公司發展得也很不錯,自然也賺到一些錢。但是,隨着市場飽和,經濟形態調整,他的業務越來越少,而且那些曾經往外轉包業務的公司,紛紛收緊開支,並且親自做起了外包業務。

這種市場變化讓於佳亮措手不及,不過,他想着要是市場環境轉好,自己的外包團隊還會有大的發展。但在堅持了一年後,他發現公司業務銳減,現在的業務量不及曾經的一半。而且隨着時間推移,業務沒有增長的跡象,還在不斷減少。

最後,於佳亮支持不住了,他解散了自己的團隊,打算繼續去大城市互聯網大廠找份好工作。但是當他去面試的時候,才發現這幾年IT技術有了很大變化,而他曾經的那些技術已經落伍,遠遠無法適應互聯網大廠。他十分苦惱,悔恨自己當初的選擇,因為他盲目地選擇去創業,基本上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03 創業vs打工?在你做出最終選擇之前,要明白這三件事

年輕人到底要創業還是要選擇打工,一直以來飽受關注。不過,不管你最終做出了怎樣的選擇,一定要明白這3件事。

第一,在選擇離職創業之前,最好是先以副業的形式入行。等到商業模式能跑通之後,再專職去做。

從上面很多人盲目開超市的故事中,我們能看出,這些人其實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普遍見過超市,對投資開超市並沒有太多了解,所以並不是開超市都能成功,失敗的也很多。

現實職場中,如果要選擇創業,最好前期去調查一下這個行業,並且為了保險起見,最好是先以副業的形式入行。有了一定經驗,以及了解商業模式後,再去專職做這個行業,這樣既能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也容易取得成功。

第二,信息不對等,永遠是創業上的大坑。

通過上面於佳亮失敗的故事可以看出,他對於緊跟時代發展的IT變化速度沒有預判。他以為靠着自己曾經的那些技術,就可以取得成功,結果一線互聯網大廠和小城市之間,有着信息不對等的情況,最終讓他慘敗收場。

現實職場中,信息不對等是創業的大坑。如若選擇創業,一定要密切關注行業的變化以及發展形勢。要時刻關注一手信息,這樣才能避免自己創業失敗。

第三,要對自己有明確的認識,包括能力、自己的資源等等。

通過上面那些盲目開超市的故事可以看出,很多人創業的時候,都是憑藉一腔熱血,沒有冷靜地分析市場情況,以及自己的能力和對創業項目的認識程度。這種蒙頭創業,往往會以失敗收場。

現實職場中,要是選擇創業,最好先了解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資源,以及對行業的認識。如果經過評估覺得自己不適合創業,那就要及時停止創業行為,這樣才能有效避免創業風險。

你是如何看待高薪職場人想要辭職回老家開小超市這件事的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