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後一天,我想跟2021的自己說:少走捷徑多努力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作家培根說過一句話:“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徑通常是最壞的路”。


人生漫長,沒有人能夠順順利利的走完這條路。每個人,在途中,肯定都有過走捷徑的想法,畢竟,多數人都以為,捷徑是一條更容易走的道路。


一.

假設某景點,有兩條路可以到達山頂:一條是坐觀光電梯上去,但是因為人太多,需要排隊二小時。

另一條是自己爬上去,一路暢通,還可以沿途觀賞風景。

如果是你,你選擇哪條?

我想多數人會選擇等待電梯。那我們看一下最終結果如何呢?

爬山上去的人,到達了山頂的那一刻心情非常舒暢,大家開心討論着一路上所見所聞。

而乘電梯上去的人,怨聲載道:等待時間太久,電梯太擁擠、空氣不流通,原來山上也沒什麼好看的,白白浪費時間。

你看,這就是差距,選擇不同,結果大不相同。

現今社會,太多的人都想要選擇舒服的方式生活。卻忽略了一件事:你這樣想,別人也會這樣想。


到最後,多數人以為的捷徑,反而使得你隨波逐流,並沒有得到內心的滿足和愉悅。


而沒有選擇捷徑的人,卻一路暢通無阻,不僅提前到達了終點,過程也是收穫滿滿。

二.

人生,沒有一條路是白走的,每一步都算數,仔細想想,是不是這麼一回事呢?

那些腳踏實地,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走出的人生,是不是最更加的堅定和牢固?

回顧每屆奧運會站在領獎台上的運動員們,他們的哪一塊獎牌不是用自己的汗水、淚水甚至血水換來的呢?

跳水運動員郭晶晶,為我們國家取得了非常多的榮譽。但其實跳水是一項十分危險的運動,落水之前頭部先着地,所以頭部是最受衝擊的部位,因為不間斷的訓練,造成郭晶晶視網膜脫落,雖然接受了手術治療,視力也勉強只能達到0.2。

游泳王子孫楊,因為長時間在水下進行游泳訓練,手上的指紋都已經被磨掉了,對於日常的生活也造成了不少的困難,更別說從小的訓練讓他完全沒有童年時光。

著名拳擊手鄒市明,在拳擊領域也是取得了非常多的獎項的。但是作為拳擊手,受傷是家常便飯,拳擊場如戰場,因為經常受傷,鄒市明左眼的視力只有0.1,已接近失明的狀態。

類似的案例很多。作為廣大吃瓜群眾們,可能更關注的是他們的榮譽和光環。比如:郭晶晶嫁入豪門、鄒市明吸金無數、孫楊轉戰娛樂圈等等。

可是,多少人關注過他們這一路走來經歷了怎樣的磨難和挫折,在成名的道路上他們有選擇捷徑嗎?

哪一塊獎牌不是用一滴滴汗水、一次次受傷、一分一秒的時間換取的?

三.

茨威格有句名言說的特別好:“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碼”。
這句話是他在傳記《斷頭皇后》中,用於評論瑪麗·安托瓦內特的。


瑪麗·安托瓦內特原是奧地利公主,14歲的時候就成為法國的王太子妃,18歲成為法國王后,母儀法蘭西。丈夫很愛她,由着她的性子建宮殿,辦宴會,夜夜笙歌。


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哥哥規勸自己的親妹妹,對她說:“你現在是法蘭西王后,你能不能每天讀一小時書,這並不難”。

瑪麗對哥哥說:“我不喜歡讀書,我喜歡享受生活”。


20年後,瑪麗·安托瓦內特上了斷頭台,被稱為斷頭王后。

茨威格給她寫的傳記中,提到她早年的奢侈生活,無比感慨,說:“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不要覺得自己可以輕易取得什麼,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需要你付出努力和代價的,就算你能輕易得到什麼,最終也要付出代價。


四.

現今社會大多數年輕人,少了生活的壓力;過於安逸的生活,讓他們缺乏了責任感。對於想要的東西,寧願去選擇走捷徑,也不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取。


比如:這兩年深受歡迎的網絡貸、信用貸等。錢來的容易,但是所要付出的代價卻是加倍的。

媒體報道,每年多少的年輕人因為網貸而失足,又導致多少家庭的支離破碎。這些代價,就是通過所謂的捷徑換取的。


但是你們所理解的捷徑,你們所以為的捷徑,難道真的是最好走的一條路嗎?


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根基扎穩了,未來無論到達了怎樣的高度,都不會感到高處不勝寒。這不只是底氣,更是自信,是對自我的肯定和確定。


生活如此,工作如此,人生亦如此。


時寒冰老師說過一句話:“現在的孩子,常為語文而頭痛,其實,學語文並不難,閱讀的積累本身就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欣賞水平和文字駕馭能力,如果不去閱讀,而像學英語那樣去學語文,其結果只能是會說而不會寫,因為只有閱讀才能真正影響到語感,提升文字的表達、布局能力。除此,沒有任何捷徑可言”

所以,我想說:“不要在意自己將成為怎樣的人,只要你走的每一步都是紮實的,是堅定不移的。未來的某一天,當你回過頭來看,儘管有坎坷,但充滿了力量和智慧”。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之一,莫過於經過一番努力之後,所有的東西,正在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