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悔恨的愛情,大都源於不懂得如何有效的溝通

今天早上打開微博,就被一條熱搜瞬間催淚。

這條微博的內容是一檔日本綜藝里,一位77歲的老奶奶給23歲自己的“信”,節目通過視頻錄製的形式,讓她對23歲的自己說一段話。

結果這位老奶奶說的是,要讓23歲的自己,在丈夫跟她說“重生之後,我們還結婚吧”的時候,一定要說“好”。

原來這位老奶奶,在23歲時因為父母的決定,嫁給了一個自己根本不喜歡的人。與積極並且對這段婚姻充滿幻想的丈夫不同,她的態度一直是冷淡並且不願意的。

即使是在兩個人成為了夫婦之後,丈夫甜蜜的跟她說“重生之後,我們還結婚吧”,她也還是冷淡的說了“不”。

就這樣,一直到十年之前,丈夫早上出門散步後,因為心臟麻痹,再也回不來,她也始終沒有機會,再說“好”。

從那以後,她每一天都在後悔,後悔自己當初沒有說出那個“好”字。

我想,老奶奶一開始不願意說“好”,可能只是因為“抵觸”他們相遇的方式,所以忽略了自己的真心,可是時間的流逝,生活的相濡以沫中,她卻早已愛上了對方。

但倔強的她,卻因為這句沒來得及說出口的“好”,讓對方在抱有遺憾中離世,也讓自己的餘生在不斷悔恨中度過。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因為心底的那份倔強,和自以為的那份驕傲而說出一些有違自己真實心意的話,以為似乎只有這種掩飾偽裝自己、傷害到對方方式,才能夠讓自己那顆明明充滿愛的心,置於高地。

《惡作劇之吻》中,江植樹對袁湘琴也是如此。

袁湘琴從一開始就對江直樹飽含熱情,處處討好,喜歡多年,一直默默守候。

可是江直樹對她卻總是一臉冷漠和,嚴厲的責備。即使是在因為“阿金”求婚事件之後,他承認了自己對湘琴的心,跟她表白,然而結婚之後,他也從來沒有改變過自己對湘琴的態度。

結婚紀念日,湘琴滿懷期待的去找他商量慶祝的事情,他卻冷着臉說“沒必要”;明明他跟一個年輕漂亮的女生走的很近,他卻以“醫生職責”為由,連吃醋這件事都不需要湘琴有。

斥責她愚笨,沒有上進心,甚至連湘琴離家出走,也不關心,而是說了一句“不用想也知道,她就只有那幾個地方可以去”。

這樣的態度讓湘琴,處處受傷,甚至覺得他根本就不愛自己。

可是江直樹何嘗又不是真的喜歡她呢?

他會細心的把她送給他的每一份禮物都保存好,會對她的態度冷漠,也只是因為在看到別的男生對她好的時候,心生醋意。處處鞭策她,也只是因為害怕自己不在的時候,她不能夠自己一個人好好生活。

在他當兵的時候,他也曾說過,湘琴根本不知道他有多愛她,眾人都覺得她害怕失去自己,但其實是他害怕失去她,如果有一天她不在了,他該怎麼辦?

或許,在他,在很多人的眼裡,會覺得,這樣的愛,是隱忍,內斂,可是這樣的愛,和這樣愛的方式,卻讓湘琴每一刻,都飽受煎熬和痛苦。

愛,是讓人溫暖的東西,可就像是在電視劇里那句台詞所說的一樣“如果愛感受不到,那還叫愛嗎?”。

我們總在用自以為是的方式,去表達自己所想的愛,用保護“自己愛的方式”,去傷害對方。

於是,這樣錯誤方式,就造成了溝通的錯位,造成了愛的遺憾和誤解。讓對方遍體鱗傷的同時,也讓自己悔恨不已,飽受折磨。而這一切問題的根源,其實就在於,他們不懂得如何在親密關係中,做到有效的溝通。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的感情狀態,其實也是這樣,那麼如何才能更好的與對方溝通,正確的經營一段親密關係呢?

我給大家提供了以下幾條建議和方法:

01

不要用情緒主導溝通

很多時候人們在溝通的時候,理性往往會容易被情緒壓制,說一些錯誤的話,辦一些錯誤的事,傳遞給對方一些錯誤的信息。

例如,男人因為工作的原因,本來在公司就受到了領導的批評,心情很糟。可是回到家後,面對的卻是妻子一副鐵青的難看錶情。

本來桌子擺着豐盛的菜,男人飢腸轆轆剛準備去吃。妻子卻說:吃什麼吃!這麼晚才回來,菜都涼了,然後轉身把菜全都倒進了垃圾桶。

原來,今天是他們的結婚紀念日,妻子早早的做了一桌豐盛的菜肴,準備等丈夫下班之後小兩口好好的慶祝一下。

可是非但丈夫加班,手機打不通,回到家之後不僅沒有道歉,更是把這件事忘得一乾二淨,連禮物都沒準備。

由於兩個人本來都有情緒,再加上妻子把菜倒掉的這一行為,所以雙方瞬間情緒上腦,大吵大鬧了起來。原本應該和和美美的紀念日,就在這麼一片相互謾罵聲中度過了。

很多時候不是雙方沒有愛了,而是因為生活中我們多多少少誰都有不順心的時候,情緒暫時性的壓倒了理智,讓我們忘記了怎麼和對方好好說話。

這個時候,給大家一條建議:先處理情緒,再說事情。

你可以在面對對方之前,先一個人獨處一會,用一個舒服的姿勢坐下,閉上眼睛,做均勻的深呼吸。

呼氣時,你把意識讓在雙肩上,讓肩部的肌肉放鬆下來。

或是在生氣時,起身倒一大杯水,先喝一大杯水。然後雙腿伸直,雙手手指交叉反拗至胸口,調慢呼吸。然後把注意力放在心臟處,把它幻想成任何形狀。這樣呼吸3分鐘,可以明顯感受到體內情緒緩解,甚至消失。

當你把自己的情緒穩定之後,再好好想想該對對方說些什麼。

02

不要對對方負性詮釋

很多時候,一段親密關係中,缺乏溝通的原因不是因為男人不願意說,而是因為他“越說越錯”,所以久而久之就懶得去說。

女人天生就心思細膩敏感多疑,很多時候,對於男人的說的話,經常過分解讀。

比如:

妻子網購了很多東西,樓下快遞站堆了很多,所以自己一個人根本拿不動,於是就叫丈夫去拿。

丈夫去拿了,可是由於實在太多,所以還剩一些比較輕的小件,就讓妻子自己去拿。

於是就說:你買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我拿不了了,還剩一點你自己去拿回來吧。

妻子就開始沉默了。

丈夫拍拍自己外套上因為扛快遞所蹭上的灰,說:“快遞臟死了,剛穿的新衣服就給蹭上了灰。”

妻子依然不言語。

丈夫又在閑聊中提到同事的媳婦會過日子,就連午飯也天天的給他做好讓他帶去,害怕外面的飯菜太油膩,他吃不習慣。

這下妻子的臉色更難看了,於是終於忍不住跟丈夫大吼:“你不就是嫌我不會過日子,整天就知道買東西,亂花錢嗎?至於處處擠兌我,到處挑毛病嗎?”

丈夫被這沒有由來的一陣無名邪火,弄得也是一陣鬱悶,於是乾脆也就什麼都不想再跟妻子說了。

其實這個例子中妻子的行為,就是典型的“負性詮釋”。

大家肯定都聽過“疑鄰盜斧”的成語故事。說的是一個人丟了斧子,懷疑是他鄰居偷的。於是處處留意鄰居的一舉一動,觀察的越久,越發的決定對方一定就是那個偷斧子的賊。

可是最後才發現,原來只不過是自己前兩天去砍柴的時候,把斧子忘在了山裡。

人有時候就是這樣,當他認定一件事情的時候,無論對方說什麼做什麼,在他眼裡就都成了這件事情的佐證。

有時候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在跟對方的溝通過程中,我們應當減少自己對對方行為和言語的推測和猜想,這樣只會讓我們更看不到對方真實的想法。

當對方因為你的誤解,而百口莫辯的時候,自然就會在這段關係中選擇習慣性的沉默。

你有什麼想法,什麼疑問,不妨說出口,直接去問對方,總比你猜來猜去,胡思亂想的好。

記得黃磊說過:

感情中兩個人吵吵鬧鬧很正常,有時候小吵怡情,但大吵就傷身了。吵架了先把你的想法主動講出來,好好和對方溝通,然後看看是不是有誤解,能不能把問題解決掉。

千萬不能消極放棄,選擇忍耐和勉強承受,悶着不說話,愛答不理的搞冷暴力,那最後等待你的肯定是崩盤。

03

降低負面強化

在相處之中兩個人總會遇到一些小摩擦,可能你覺得他某個小事沒做好惹你生氣了,剛開始他自然是好言相勸,然後女生還會因為他沒有get到自己的點更加生氣,這就會讓男人覺得,怎麼我越勸她,她反而更生氣呢。

之後男人就煩了,不勸了,消息也回的慢了,於是女生就開始抓狂。

矛盾就升級為“我覺得你不愛我了”,然後更加鬧,讓他注意到自己。

直到男生髮現,你生氣了只要把你冷一下,你就會老老實實的時候,他被強化了,後期遇到矛盾,也會採用冷處理對待。

所以,即使有的事當時真的讓你很生氣,但也不要生氣太久,學會見好就收,再打電話的時候,可以隨便聊些能讓你們都開心的正面的話題,千萬不要一打電話就質問感情問題。

就像訓練小動物那樣,不能總是在它做的不好的時候打它,而是應該在它做得好的時候多獎勵它,要多去強化正面行為。

人心都是肉長的,對一個人的愛總會在驕橫中被磨去,生命都是脆弱的,也許有一天,愛你的人會離你而去,你卻什麼都做不了,到那個沒辦法改變的時候,再去後悔為什麼我不能對他好一點。

所以趁愛的人還在,用心去愛,不要因為一時的執拗,和所謂的賭氣,去故意歪曲對方,偽裝內心最真實的自己。等他們離開的時候,再去感傷後悔,內疚人生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