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愛是全家噩夢!兒子40歲躲進深山,家裡養的狗都得抑鬱症

“母親的愛是全家的噩夢”

5月13日,博主“島主閏土”,在社交平台上講述了關於母親的故事:

我42歲的弟弟躲進深山隱居三年,出來後逢人就說“山裡猴子都比我媽溫柔”。

曾活蹦亂跳的土狗,在我家待半年就眼神獃滯、見人就躲,獸醫都直搖頭。

這一切,都是母親造成的!

究竟是什麼樣的母愛,讓他的家人陷入如此困境?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逃離者的半生

根據島主的描述,在這個令人窒息的家庭里,42歲的弟弟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人生道路。

從小學六年級起,他就開始琢磨着如何逃離家門。

那時的他,總是偷偷往書包里塞上兩個干饅頭,悄悄溜進山裡,一躲就是好幾天。

"與其在家裡聽叨叨,不如和野獸作伴。"他常這樣安慰自己。

在漆黑的山洞裡,嚼着酸澀的野果,倒也覺得自在。

隨着年齡增長,他離家的時間越來越長,路走得越來越遠。

如今,他已在雲南的原始叢林里紮根三年,過着自給自足的生活。

這份對"家"的抗拒,不僅體現在人的身上,連家裡養的狗都不能倖免。

每一隻剛來的小狗,都搖着尾巴,撒着歡兒,給這個沉悶的家增添了幾分生氣。

然而,這樣的快樂總是短暫的,僅僅過了幾個月,這些小狗就性情大變。

它們的眼神不再清亮,變得躲閃而獃滯。

不再昂首挺胸地巡視領地,而是夾着尾巴,像個做錯事的孩子。

更不會像從前那樣熱情地迎接主人,反而一見到人影就往角落裡鑽。

島主將小狗帶去給獸醫看了後,就連醫生都確診它們得了“抑鬱症”。

這種詭異的氛圍,天天籠罩在這個家庭中。

連沒有太多思維能力的動物都承受不住的環境,又怎能指望生活在其中的人保持陽光和希望?

其實,島主也明白,母親並沒有壞心思,她只是沒有太多文化,不懂得如何表達去愛。

思來想去,他覺得母親的“病根”可能出在原生家庭上。

苦難催生的尖刺

在島主的印象中,母親人生的轉變來源於14歲那年,外公的去世。

當時外公在掏糞時,不小心掉進糞坑沒了命,舅舅整天遊手好閒,家裡的擔子全壓在她和外婆身上。

那時候,她放下課本拿起扁擔,學着做飯餵豬,手上很快就磨出了厚厚的繭子。

本以為嫁人能有個依靠,沒想到婆家人口多、開銷大,日子反而更難了。

回憶起從前的故事,島主似乎也有些心虛,因為他記得父母親並沒有虧待他們。

在當時那個年代,他和弟弟的零花錢,甚至比同村的其他小孩多得多。

而那些錢的來源,都是母親每天摸黑起床賺來的。

島主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一天早上,母親彎腰在地里摘辣椒。

裝滿竹筐後,她用扁擔挑着百來斤重的擔子,踩着泥濘的山路趕往集市。

來回四五里路,膝蓋都快磨破了,到頭來卻只換回區區五元錢。

百斤的辣椒只換回五元錢,這件事深深印刻在島主的夢中。

每每回憶起這件事,他總覺得,當初母親的肩頭挑着的不是辣椒,而是他和弟弟。

由於日子過得苦,母親的脾氣也越來越差。

她總是用最尖銳的語言攻擊身邊的每個人,彷彿這樣才能發泄內心的不滿。

孩子不小心摔倒,她不會關心有沒有受傷,而是立刻開始數落。

院子里的狗啃了根骨頭,她也要惡狠狠地威脅。

丈夫幹活回來,鞋上沾了點泥,她能念叨大半天。

“殺千刀的、背時鬼、剁腦殼的......”這些讓人難過的話,句句從她嘴裡蹦出。

她對待孩子和狗的態度竟如出一轍,彷彿不懂得該如何用溫柔的方式表達關愛。

或許是因為缺乏教育,她的情感表達方式異常單一,只會用最原始的謾罵來宣洩。

隨着年齡增長,她的情緒更加失控。

有時甚至無緣無故就對着空氣破口大罵,整個人籠罩在一片陰雲之下。

這種持續的負面情緒最終反噬了她自己,發展成了嚴重的抑鬱症。

短短几個月,她就消瘦了二十多斤,連基本的生活起居都難以自理。

母親的轉變

作為家中長子的,島主從小就生活在母親的陰影下。

雖然心懷感激之情,但那些年積累的負面情緒,卻讓他對"家"這個字眼充滿抗拒。

為了逃離這種壓抑的氛圍,他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背起行囊,向西部出發。

在漫長的旅途中,他開始了創業嘗試。

起初只有區區七百元,但他並不氣餒,經過三次創業的磨練,他終於在旅遊行業站穩了腳跟。

隨着事業的成功,他甚至在東南亞買下了一座小島。

然而,真正改變他人生軌跡的,是遇見了現在的妻子。

在妻子的原生家庭中,他第一次看到了溫馨和睦是什麼模樣。

那裡沒有刺耳的謾罵,沒有壓抑的氣氛,取而代之的是相互理解與包容。

這種截然不同的家庭氛圍,讓他重新思考了對婚姻和家庭的看法。

經過深思熟慮,他採取了一種"不愛不恨"的方式,來處理與母親的關係。

他選擇保持適當的距離,既不過分親近,也不完全疏離。

他用實際行動表達着內心複雜的情感:

定期給母親零花錢,幫她翻修老房子,甚至在家鄉建了一個果園。

這種若即若離的相處方式,意外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母親手中有了錢後,彷彿像有了底氣一般。

漸漸地,母親的臉上竟開始出現了久違的笑容,甚至許下了“長命百歲”的願望。

如今的她甚至能與家中的小狗開起了玩笑,儘管那隻狗依舊害怕她。

不過在島主看來,既然人的抑鬱症都能自愈,相信有一天,他們家的狗也能走出這種困境。

結語

其實母親的話語刻薄,並不是對家庭的怨恨,而是她不知道如何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情感,她用最粗暴的語言掩飾着內心的焦慮與無助,對家人的"關愛"反而成了傷害,這種惡性循環最終導致她陷入抑鬱,身心俱疲。

好在在家人的幫助下,她的性格也有所好轉,期待島主家的狗,以後也能走出心中的陰影。

參考文獻:

1.抖音個人賬號:島主閏土

2.抖音個人賬號:硬核老李(骨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