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先生說過: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曾經我們將每一段關係都看得很重,可歷經歲月的洗禮後,漸漸多了一份清醒,懂得人生不過是一場冷暖自知的旅程。
所謂成熟,就是習慣任何人的忽冷忽熱,也能看淡任何人的漸行漸遠。
面對所有關係,能修得一份“心靜如水”的從容,不再動心起念。
01
接受離別,不強求,不挽留。
很喜歡《百年孤寂》中的一句歌詞:只因人在風中,聚散不由你我。
世上從沒有絕對穩固的關係,所有人不過是一路走,一路散。
人來人往,人聚人散,皆是緣分使然。
李叔同和詩人許幻園,曾是一對至交好友。
倆人一同住在城南草堂,每日一起讀書寫字,吟風詠月、喝酒賦詩。
李叔同困難的時候,許幻園還曾接濟過他,兩人因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可是,好景不長,因為戰火侵襲,許幻園家裡破產。
生活的重壓之下,許幻園決定北上謀生。李叔同則留在原地,繼續任職教員。
面對好友的離去,李叔同縱然心中有萬般不舍,也沒有做過多挽留。
此後,兩人再未見過面。
王小波說過:“人在年輕的時候,朋友之間情感很真摯,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生活軌跡的不同,大家自然會漸行漸遠。”
成年人的告別都是無聲的,風輕雲淡是對過去最好的尊重。
眾所周知,孫中山的伴侶是宋慶齡,卻鮮有人提及他的原配——盧慕貞。
盧慕貞17歲時與孫中山結為連理,婚後孫中山投身革命,兩人聚少離多。
1915年,孫中山遇到了宋慶齡。
孫中山慎重考慮後,寫信給盧慕貞,徵詢她對於離婚的看法,並陳述了原因。
盧慕貞在接到信件後,雖然內心複雜,依舊平靜地回復了一個“可”字。
人活着的必修課之一,就是學會接受分別。
不要追問為什麼,不要過於憂心,也不要太過傷神,坦然接受這個事實。
作家馬德說:他人的離開與走散,是我們無法控制的事,也是人生常態。
不會有人一直陪着你,但是會一直有人陪你,讓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02
凡事靠自己,不依賴,不期待。
看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如果能做到不依賴任何人,那麼他才真正算是長大了。
年少的時候,無論從情感上還是物質上,我們都習慣於依賴他人。
年紀漸長,經歷了挫折以後才明白,沒有任何人可以讓我們依賴終生。
一個人最大的成熟,就是不再依賴任何人。
民國時期,作家蘇青家庭條件不好,但頗有才氣。
經人介紹,蘇青認識了家境殷實的李欽後,兩人很快墜入愛河,並且成婚。
婚後,蘇青生活上全部依靠丈夫李欽後,每天過着看人臉色的生活。
蘇青生下女兒後,就連平日里疼愛她的公婆也變了副嘴臉。
直到有一次,蘇青跟丈夫說家裡沒錢買米了,李欽後一個耳光扇了過去:
“你討錢態度這麼差,給你還不如給舞女。”
這一耳光徹底打醒了蘇青。她毅然與丈夫離婚,帶走孩子,過上了賣文為生的日子。
她將自己十年的婚姻經歷,寫成了小說《結婚十年》,一出版就引起了文壇轟動。
她創辦《天地》雜誌,邀約張愛玲、周作人等名家撰稿,雜誌大獲成功。
有人說,人一旦有了依賴感,就成了幼兒園放學等人來接的小朋友。
因為過度依賴他人,精神和思想上就難以獨立,一旦面臨生活里的暴風雨,就會讓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依賴父母,父母早晚會老去;依賴手足,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依賴朋友,朋友也有自己的難處;依賴伴侶,伴侶可能也會變心。
與其期待別人,不如強大自己。
一隻站在樹上的鳥,從來不懼怕樹枝斷裂,因為它相信的從來都不是樹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路遙說過:“靠自己生活,靈魂都是安寧的。”
當你經濟獨立了,你就有足夠的底氣面對人生風雨;當你精神獨立了,你的內心才會變得強大。
在命運的長河中學會自渡,不要指望任何人來做你的擺渡人。
03
皮糙肉厚,不敏感,不內耗。
在所有關係里,你是不是一個特別敏感的人:
因為伴侶的一句無心之語糾結不已,因為孩子的一次冷淡反應失落良久,因為朋友的一次拒絕懷疑整段關係,因為領導的幾句批評徹夜難眠。
一丁點的風吹草動,都會讓你草木皆兵;一丁點的事情,都會成為壓垮你的稻草。
無論任何關係里,過度敏感只會讓自己陷入內耗,從而受傷。
《紅樓夢》中,有兩個場景非常值得玩味。
在第八十三回,卧床養病的林黛玉,忽然聽到窗外有老婆子嚷道:
“你這不成人的小蹄子!你是個什麼東西,來這園子裡頭混攪!”
林黛玉聽了,聯想到自己的身世,從小沒了爹娘,寄人籬下住在大觀園裡。
所以,她認定老婆子是在辱罵自己,一下子哭暈了過去。
可探春推門出去,發現老婆子實際上是在教訓自己的外孫女。
另一個場景是,劉姥姥拉着一車親自種的蔬菜瓜果,去賈府給大家嘗嘗鮮。
賈府的人根本瞧不上,不僅嘲笑她寒酸,還在她頭上插花捉弄、取笑她。
劉姥姥不怒不惱,反而插科打諢,自嘲是頭大母牛,逗得眾人捧腹大笑。
林黛玉心思敏感、臉皮薄,別人無心的一句話都會令她暗自神傷,最終在日日憂思中香消玉殞。
劉姥姥活得沒臉沒皮,一生樂天知命,健康高壽。
臉厚耳聾,活着不累;事事入心,活着受罪。
不收起敏感的觸角,最後受傷的只有自己。
稻盛和夫在《給年輕人的忠告》一書中寫道:
“別人的一句話,拿出來反覆咀嚼,過度地分析、思考以及自我否定。這種精神上的內耗,往往比肉體消耗更煎熬。”
臉皮厚一點,對別人的閑言碎語,你要有淡化這些記憶的能力。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不在意他人的目光,不敏感,不內耗,不自我攻擊。
▽
特別贊成一個觀點: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就是沒有關係。
任何關係,到最後不過都是相識一場。
把關係看得太重,只會讓你變得患得患失,痛苦不堪。
無論什麼時候,自己靠自己,自己寵自己,才是最大的清醒。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