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為何黃玲拒絕鵬飛住到她家後,樺林直接帶着鵬飛回貴州

樺林其實也是一個很容忍的人,她從小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不受重視,後來,不能留在蘇州,被迫去了貴州當知青。

之後,樺林在貴州結婚生子,多年來一直都沒有回過家。

其實,樺林多少對她的父母是帶着埋怨和記恨的,明明可以讓她留在蘇州,她父母卻狠心讓她一個女孩子去了邊遠的貴州當知青。

如果樺林不是為了鵬飛的前途,或許,樺林不會和父母有過多的聯繫。

樺林從來都沒有帶鵬飛回過蘇州,卻讓貴州的老鄉帶着鵬飛回蘇州外公外婆家裡過暑假,儘管鵬飛當時不願意。

樺林大概知道她父母的性子,所以特地囑咐鵬飛,住在誰的家裡,就把錢給誰。

樺林知道誰都不容易,所以,她提前給鵬飛準備好了錢,誰收留了鵬飛,就把錢給誰,減輕對方的負擔。

鵬飛從蘇州回到貴州之後,樺林知道是他大哥庄超英一家留下了鵬飛,她的父母卻不管這個唯一的外孫。

當知青政策下來之後,樺林就迅速幫鵬飛申請了回蘇州的名額,並且帶着鵬飛回到蘇州,想讓鵬飛在蘇州上學,參加高考。

樺林以為這一切會進行得非常順利,哪怕她父母不收留鵬飛,起碼,她大哥是會留下鵬飛的。

但樺林卻沒有料到,她的大嫂為了圖南的高考,非常堅決地拒絕了她的請求。

而她的父母卻坐視不理,一味偏心庄趕美,默認他們的房子沒有她住的份,反而一個勁兒讓她自己去求大哥庄超英。

樺林無奈,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大哥那裡,畢竟,這關係到鵬飛未來的前途,無論如何,她都要再爭取一下。

樺林沒有找到她大哥,只能回去,她為了鵬飛的事情,一大早餓着肚子出門,差點暈倒。

鵬飛見到她不舒服,立即跑到她跟前,並且告訴她,因為擔心她,所以,一路都跟在身後。

鵬飛知道她沒有吃早餐,去給她買了幾個包子。

樺林大口吃着鵬飛買回來的包子,看着如此懂事的孩子,她說包子不是以前的味道了,變味了。

鵬飛不明白樺林說的話的意思,還以為是包子有怪味,拿過去嘗了嘗,說沒有變味。

樺林說的這句話,是意有所指,她的意思是時過境遷,物是人非,包子不再是以前的包子,人也不再是以前的人了,蘇州再也不是她的家了。

她曾經以為她帶着鵬飛從貴州回蘇州會很順利,起碼,鵬飛是可以留下來的,沒想到,她曾經的家人都不願意讓鵬飛留下。

哪怕她再去爭取,都是沒有用的,她在蘇州根本就沒有容身之地,沒有家了,她也看明白了,她早就成為了一個外人。

她的父母把她當作一個外人,庄趕美生怕她把鵬飛留下,給他們添麻煩,而她的大哥庄超英作不了大嫂的主。

樺林吃着鵬飛買的包子,和鵬飛講着她小時候的事情,她也終於決定,帶着鵬飛回到貴州。

鵬飛的懂事和孝順讓樺林感到欣慰,她在蘇州雖然沒有家了,但在貴州,她還有一個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