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回農村去,很少聽到父母催促結婚了,都是放養的一個心態,愛咋滴咋滴,也不急着讓孩子傳宗接代,也不急着抱孫子了,以前是年輕人佛系,如今是父母開始佛系了。從“催促結婚”到“集體鬆手”,70後父母為啥突然醒悟了?3個原因太扎心。
現在只要誰談論孩子結婚的事情,總能聽到一句“兒孫只有兒孫福”,把自己過明白了,那才是整個家庭的幸福,以前總逼着孩子趕快結婚,趕快生孩子,趕快生二胎,趁着父母年輕,也能幫忙帶一帶,而如今,家長也不情願趟這個渾水了,自己生的孩子自己養,好不容易把兒子拉扯大,孫子孫女,有兒子女兒自己帶。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突然醒悟呢?筆者認為有3方面的原因比較現實。
第一個原因:孩子結婚成本太高
以我們老家為例,孩子想要結婚,得給他準備一個房子,像小縣城當中的房子,大概在60~70萬左右,這個算是一般的房子,另外有了房子,車得有吧,差一點的代步車,也得十幾萬,另外加上彩禮,五金首飾,全套下來,接近上百萬。
關鍵是娶了媳婦之後,婚姻還不一定牢固,現在可不像以前,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有數據顯示,80後離婚率突破45%,不少家庭遭遇"人財兩空"的一個情況。
有的甚至是生完孩子,直接離婚,結果男方不僅要養孩子,還要背負着巨額的債務,對於老輩人來講,時代變了,孩子有孩子的打算。
第二個原因:親身經歷的一個教訓
大家應該聽過一句話“我吃過的苦,不能讓孩子再吃”,對於很多的70後來講,婚姻其實不一定是幸福的,因為有數據顯示,55%的70後婚姻存在長期冷戰或家暴,在這樣的家庭環境當中,也讓很多父母想明白了。
孩子結不結婚,真的不重要了,在農村當中,很多的媽媽棄子再婚,而且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像在我們當地,有一戶人家,父母給女兒帶雙胞胎3年,女婿卻出軌,結果孩子直接扔給父母養。
第三個原因:內卷越來越嚴重
在高房價面前,70後父母也想明白了,與其讓子女必須結婚,不如讓他們開心的生活,想要幹什麼,就去幹什麼,而且現在工作的壓力是越來越大,父母自己不拖累孩子,有一定的存款,便是非常好的了。
而且作為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天天工作加班,甚至有的熬夜加班,這個時候哪還忍心去催婚,現在的70後父母有了一個新的標準,孩子開心大於結婚,結婚大於生娃,這也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有的即使結婚了,也不願意生孩子,本質上,就是不想讓孩子也生活得這麼辛苦。
筆者認為,當結婚從"人生里程碑"變成"高風險投資",兩代人也終於在經濟理性與情感需求間找到新平衡點。正如社會學研究者指出的,這並非傳統崩塌,而是中國家庭在資本社會中的適應性進化。朋友們,你們的父母現在還逼婚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