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3次相親,均是同一人,竟勉強答應談談!網友:這顏值還猶豫

重慶一位32歲普通工薪男的相親經歷火上熱搜。這位月薪4000元、長相清秀的單身小伙,竟然在三次相親中“次次撞見同一女孩”,劇情堪比偶像劇,卻處處透着現實扎心的酸澀。

第一次見面,他對膚白貌美的女孩“無感”——聊了幾句覺得三觀不合,直接冷場離場;第二次被家裡逼着相親,發現還是同一個人,女孩主動聊起工資、彩禮,他卻借口“不合適”落荒而逃;第三次媒人再牽線,推門又見那張熟悉的臉,女孩直接攤牌:“彩禮可以商量!”男生卻支支吾吾甩出一句“先當朋友聊聊”。三次相遇,三次拒絕,視頻曝光後評論區直接炸鍋。

有人調侃這是“月老拿鋼筋捆的緣分”,更多人卻罵男生“不知好歹”:女生主動讓步,不嫌棄他工資低,顏值還碾壓相親市場平均水平,他到底在高貴什麼?但也有網友一針見血:“他哪是不喜歡?分明是兜里沒錢心裡發虛!”

這場三次相親鬧劇,表面上是個“挑剔男錯過真愛”的狗血故事,撕開來看全是當代年輕人婚戀困局的暴擊現場。

說什麼“三觀不合”“沒眼緣”,本質都是成年人的體面話術。女生三次主動出擊,連彩禮都能妥協,男生卻始終躲閃,說白了就三個字——“怕養不起”。32歲月薪4000在重慶什麼概念?房租扣掉1500,吃飯交通再花2000,月底能剩500都算會過日子。彩禮就算砍到8萬,也得不吃不喝存16個月,更別提車房這座大山。真不是他挑剔,而是錢包的厚度,早把心動的勇氣壓成了自卑。

評論區那句“這顏值配你綽綽有餘”的嘲諷,恰恰暴露了婚戀市場的殘酷定價體系——顏值、收入、家境早被明碼標價。女生看似“下嫁”,實則可能看中男生老實本分、外形順眼;男生拚命拒絕,也不是清高,而是算清了“娶美女”背後的隱形成本:從化妝品開銷到未來育兒基金,每一筆都讓他頭皮發麻。這場相親根本是“一個在賭情分,一個在算本金”的黑色幽默

當全網都在罵男生“作”時,有多少人敢承認——我們早就不敢為心動買單了?十年前追女孩靠寫情書,現在追女孩得先查銀行流水。女生那句“彩禮可商量”聽着暖心,可但凡男生點頭,接下來就要面對“商量完彩禮要不要商量學區房”“孩子奶粉錢怎麼AA”的靈魂拷問。不是現在的人變得冷漠,而是在高房價、996、35歲危機的圍剿下,普通人連談感情的資格都在被剝奪。

那些喊着“答應吧別挑了”的網友,和勸你“湊合過算了”的七大姑八大姨有什麼區別?用“將就”逼人跳火坑,才是對婚姻最大的不尊重。男生三次拒絕或許笨拙,但至少誠實——總比那些為了面子咬牙結婚,最後鬧得雞飛狗跳的人強百倍。

這場三次相親的荒誕劇,哪是什麼月老牽錯線?分明是照妖鏡,照出了赤裸裸的婚戀真相:當房子、彩禮、工資條成了愛情的前置關卡,年輕人的心動早就學會了“緊急避險”。我們調侃“注孤生”,自嘲“水泥封心”,不過是在給無能為力的現實套上玩笑的殼。

說到底,結婚從來不是單選題。與其爭論“該不該將就”,不如問問這個社會:什麼時候年輕人才能不用在“娶不起”和“沒人要”之間做困獸之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