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書包”火了,價值“無價”,網友:有錢也難買到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張照片,照片中的小男孩,背着一個小書包。

這張照片立馬就火了,很多網友將男孩背的書包稱為“最美書包”,說是“無價”,有錢也難買到。

不過也有很多網友不贊同,說不該讓孩子背這樣的書包。

那到底是咋回事呢?

一:“最美書包”

之前有網友在網上發了一張照片,照片中,是一個小男孩第一天上學,背着書包去學校報到。

但他背的書包,卻很特別。

他背的,不是我們平常見的五顏六色的書包式樣,而是家長自己縫製的。

並且,縫製它的材料,不是布料,而是麻袋。

男孩背着這個書包,站在人群中,顯得格外不一樣。

發帖的網友說,男孩家庭比較特殊,家境很差,家裡除去日常開銷,就已經沒有能力再添置新書包了。

但為了孩子能背上書包上學,家裡人便改造麻袋,縫製了這樣一個“雙肩書包”。

看到這張照後,網友們也是議論紛紛。

有網友說,這是自己的童年回憶。

另一位網友表示附和,說自己的第一個書包,也是奶奶縫的。

不贊同的網友則認為,孩子背這樣的書包,會被區別對待,形成自卑、敏感的性格,成績也不會好。

還有網友說,這樣確實不妥,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孩子需要天真快樂,不是夥伴的嘲笑與同情。

但也有網友,透過現象看到事情的另一面:“最美書包,並不是說它外觀美。而是家人對這個孩子的愛。即便條件不允許,但家人也依舊想辦法彌補,努力讓孩子擁有。”

二:是“不公”,也是“禮物”

小男孩的處境,其實我能理解。

我小時候家境也差,經常穿別人給的舊衣舊鞋,書包也是背上頭哥哥姐姐的。

但家境就是這樣,一家人也很努力了,卻沒有多大改變。

在這種情況下,就只能調整自己的心態,盡量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比如好好讀書。

那時候,也會不理解:“為什麼別人有,我沒有呢?為什麼我就跟別的孩子不一樣呢?”

但隨着慢慢長大,我能從別的地方獲得大家的認可。

比如每次寫作文,都會被老師當範文念。又比如經常被老師誇作業完成得好。

也會積极參加比賽,不管是辯論賽還是校運比賽,能展現自己的才能就很高興。

那時候,我會一回家就主動看書做作業;也會在周末帶書回家,同學們在外玩時,我在家複習功課。

還會主動跟學長學姐借他們的書,拓展自己的閱讀量。

我想,如果沒有那時候的困境,也許當初,我不會那麼努力地想要去做出改變。

孩子背的這個書包,對他來說,是一種“不公”,但也是一種“禮物”。

也許他會在夥伴的笑聲中,看到自己的不同,從而內心變得脆弱,一蹶不振。

但也許,他也會在這個書包里,看到家裡的困境,然後變得更有力量、更有決心去改變。

而且,家裡人並沒有“破罐子破摔”,想着沒有就沒有,你自己看着辦。而是很認真地,一針一線,為他縫製了一個書包。

它外觀確實不華麗,但家人的心,卻是認真的、不敷衍的。

也許,這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會遇到一些困難,也許會有人不理解這個特別的書包。

但只要,他能感受到家人的真心和愛,那麼也許,他就會在“不公”中,努力拚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有網友說孩子這個書包“無價”,也有網友不贊同家長讓孩子背這樣的書包。

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圖片來自網絡,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