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別人“已讀不回”的原因

以前,我也覺得,我發消息別人不回復,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所以,別人發消息,我都要及時回復,以示對別人的尊重;

那個時候,不回復消息,立即回復還是隔天回復,回復的內容和方式,一度成為了人際關係的熱門話題;

但是,現在我不這麼認為了,我悟了;

就像網上盛傳的那段話:

不是沒有時間回,是沒有精力回;

為什麼?

因為你是消耗對方精力的人。

關於回不回復消息,我的態度就是,真的要看具體的人和事;

不存在什麼,不回復就是沒素質,不禮貌,也不存在已讀不回,就一定是別人有問題,冒犯了自己的說法。

但是,今天想說的,就是已讀不回的人的心理,我目前就是其中一個。

前一陣,一個同學在微信上找我,她找我的那一刻,我就心頭一緊,一種能量要流失,個人信息要暴露的緊張感油然而生;

問我:你還在之前那個公司嗎?

問我:你要孩子了嗎?

問我:你在這個公司的工作,和你學的專業相關嗎?

問我:你還和咱班哪個同學聯繫呢?

問我:你買車了嗎?

問我:你還住在XX區嗎?

問我:…….?

真的,這一套問題下來,沒一句閑聊的輕鬆愉快,反而滿滿地被別人拎起來“監視”、打探、盤問的壓抑和煩躁,能感到周身的能量都在消耗,已經沒力氣,也沒心情繼續聊下去了。

對方的沒有邊界感和連環問,讓我這個邊界感強,討厭被控制和約束的人,感到渾身難受,想發火卻又壓下去了;

其實,這個人每次和我聯繫,都一定是問,我也知道,這位同學善妒,喜歡攀比;

喜歡追問,打探,本就是容易嫉妒的一種表現。

因為一個專註於自己的小日子、對自己的生活比較滿意、心態平和淡泊的人,是不會那麼喜歡問別人的!

她把她關注的問題問到了,你回答了;

你不如她,她就放心了;

你要是讓她起疑慮,她還要繼續問;

你要是超過她了,透過屏幕,你都能感覺到那股子不服氣和擔憂害怕。

有人說,既然你不想回復,對方又在等着,那麼為什麼不能直接拒絕,或者找個借口搪塞過去呢?

答案就是,真的有一些人,他們始終不明白,他們的溝通方式,讓別人很難受;

他們的發消息,對別人是一種打擾;

他們的發問,對別人是一種個人邊界的侵犯。

你只要回復她了,她就會纏上你,沒完沒了。

你要是真的遇到過這種人,或者被一些人死纏爛打過,被一些執拗自私的人反覆折磨過,你一定會明白很多人“已讀不回”的那種感受;

無非就是用一種沉默和無聲,來回復別人,告訴他們,我不想和你交流,不想和你糾纏,是一種不夾雜任何虛偽的善意。

要做到事事有回應,真的很難;

你要去耗費精力,讀懂對方說的話,斟酌之後給出一個體面真誠的回答,而對方不一定一直在線,或是認真地和你對話;

反而是窺探你,逼迫你,讓你覺得能量在消失。

要麼就是有的人的發言,讓你很快就失去了繼續和他交流的興趣;

要麼大家三觀不和,不必多言,聊不到一起,那就是累啊;

要麼就是有的人孤單寂寞,就需要他說著,身邊有個人聽着,陪伴自己;

但是你說的,都是和人家不相關的事,讓人家體驗感很差,人家為什麼還要花費時間去回復你呢?

在意對方心態,是搞崩自己心態的開始,這就是別人“已讀不回”的原因。

順帶說一句,能夠積極熱情認真地去回復一個人,往往說明那個人雖然消耗了你的精力和時間,卻也給你補足了能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