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每天都會來攤子看看,忙的時候就搭把手。婆婆主要是在家裡做飯,做好飯輪換着回去吃。一家人誰也不提之前的事兒,忙忙碌碌,覺不着一年就過去了,三丫姐心情稍微好一點兒了,便準備再次要孩子。
沒想到,不知道是心情過於悲傷,還是身體過於勞累,整整兩年,三丫姐的肚子,就沒有一點兒動靜。公公婆婆的臉色,慢慢難看起來。時過境遷,他們不覺得當初沒看護好孩子是自己的責任,反倒怪起三丫姐來。婆婆不僅又四處求神拜佛,還時不時指桑說槐,指責兒子不孝順,不讓她趕緊抱孫子。
從小習慣了被冷落、被指責,學會了逆來順受、低頭幹活的三丫姐,也暗暗地埋怨自己,除了和婆婆一起禮佛,還找了各種偏方調理身體。
好不容易,三十三歲上,三丫姐終於懷孕了。一家子都鬆了一口氣。雖然三丫姐一如既往地忙碌着,但是,明顯地,公公往攤子上跑得更勤了。婆婆的飯菜也更合三丫姐的口味了。每次吃飯,男人總是讓三丫姐先回去吃。吃完飯,婆婆也不讓她洗碗刷鍋,都是讓她趕緊躺下歇一會兒,“賣了半天菜,光站着,可千萬別累着身子。”
三丫姐又享了大半年的福。結果,生出了個女娃兒。更讓人傷心的是,這個孩子早產。因為懷孕八個多月的時候,三丫姐還一直不願意離開攤子上。畢竟年紀大了些,心情又一直不太好,身子比不得年輕時候,在搬一筐菜的時候,三丫姐動了胎氣,提前破水。緊急送往醫院,雖然最後母女平安,但是當時醫生說了,三丫姐身體損傷太嚴重,有可能以後再也不能生產了——就是這句話,截斷了三丫姐公婆傳遞香火的念頭,也為她的婚姻,埋下了悲劇的引線。
其實那時候可以提前想辦法知道是男是女的,但是,因為之前婆家算過命,說三丫姐發他們家,只要懷孕就是男孩。並且,一開始生的兩個都是男孩,所以,一家人想當然地認為,三丫姐還會生男孩。
沒想到三丫姐不僅生了個女孩兒,更可怕的是有可能再也不能夠生育了。這對於她的婆家人來說,絕對是晴天霹靂。
和小時候一樣,沒有人在意三丫姐的想法,沒有人顧及三丫姐的感受。沒生出男娃,還坐什麼月子!公公婆婆,包括男人,對三丫姐,又日漸冷淡。
三丫姐自己也覺得過意不去,為什麼就沒生出個兒子呢?她非常後悔:為什麼就覺得一定會生兒子呢?為什麼不提前查查呢?同時,陷入深深的自責當中:知道自己身子重,為什麼還要去搬那筐菜呢?
埋怨來埋怨去,三丫姐都是埋怨自己。她從來都沒有覺得婆家人做得不好,更是沒覺得自己男人做得有什麼不對。
應該是有產後抑鬱的,但是,柔韌的三丫姐,自己挺過來了。因為是閨女,婆婆不願意給帶,說自己年齡大了,帶不好。三丫姐便只能自己帶。
而這個小女孩兒,因為早產,先天不足吧,體弱多病,時時刻刻離不開三丫姐,特別淘人。
因為主要精力放在了照顧孩子上面,慢慢的,三丫姐去攤子的次數越來越少,即便去到攤子,帶着孩子也沒辦法賣菜。去了幾次,因為孩子哭鬧,還讓公公說了幾句。三丫姐心裡有了疙瘩,再加上那孩子一出去見着風就生病,索性,三丫姐不再去攤子了,專心在家,一方面帶孩子,一方面繼續調理自己的身體——她並沒有放棄生兒子的想法。
但是,讓她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男人,居然趁此機會,和一個外地離異的女人好上了。更過分的是,那個女人懷孕生了個男孩,居然住在了婆婆那裡,還是婆婆伺候的月子!
如果不是臨近攤子的人,實在看不下去,偷偷告訴她,她真的會一直被蒙在鼓裡。
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那個女人的兒子,已經兩歲多了——比她的女兒,小不到一歲。並且,那個女人又懷孕了,據說,還是男孩。
三丫姐是軟弱的。她不知道該怎麼辦,也不知道能夠找誰訴說、商議一下。娘家爹媽是不會問的,那個她一直疼愛的弟弟,不成器,還指望着這個三姐夫仨月倆月的給些錢花呢——他們互相需要,互相不得罪。
所以,一開始,三丫姐是想裝聾作啞,裝不知道,還是想繼續好好過日子的。
但是別人不給她機會——男人自作主張買了房子,卻不讓她們娘倆搬過去住,自己也基本不過來看看她們娘倆。偶爾過來,也是找事兒——那時候的他,急着想離婚。剛開始每個月還給三丫姐千把兩千塊錢,後來為了逼三丫姐離婚,一分錢也不給了。公公婆婆也不向著她,只因為是孫女,並且身體不好,他們覺得可有可無。他們在意的,是孫子,所以,對那娘仨,格外上心。
閨女上學了,三丫姐去攤子,公公和那個男人,都防着她,不讓她收錢。沒辦法,勢單力孤的三丫姐,找了個工廠上班。
雖然身子弱,但是三丫姐的閨女特別聰明,懂事也早。上到初中的時候,閨女就勸三丫姐離婚了。小姑娘看得清清楚楚,爺爺奶奶對她,對那兩個男孩,實在是不一樣。爸爸,也不是她的爸爸。
但是三丫姐一直下不了決心,她實在不想離婚,主要是想賭一口氣,不想把位子讓給那個女人。本來她以為公公婆婆只是為了要孫子,生完兩個孩子,沒名沒分的,給些錢打發那個女人走。三丫姐甚至做好了養育那兩個男孩的心理準備——我反正生不出來了,就當自己的養着吧。
沒想到那個女人,不要名不要分,離過一次婚的她,只要實在過日子——把老頭老太太哄得開開心心,把男人治得服服帖帖。雖然沒有法律上的認可,但是她是實實在在的女主人。她的兩個孩子,有人疼,有人愛,有錢花。
還是閨女給了三丫姐定心丸,“媽媽,以後我養你老。”再加上現在經常刷手機,看各種短視頻,三丫姐慢慢醒悟過來,終於鼓起勇氣要離婚了。
可是那個男人卻不同意了,他認為現在這樣就挺好的。他不想離婚,只想維持現狀。後來三丫姐多方打探才知道,那個女人有病,雖然不是很清楚到底是什麼病,但是反正不是好病,據說不知道什麼時候就不行,反正是不可能活到七老八十,陪男人到老。並且,公公婆婆腿腳越來越不利索了,他們還指望着三丫姐端茶倒水伺候呢。
三丫姐堅定了離婚的想法:這樣的一家人,憑什麼好處全讓他們佔著呢!
那個男人專門去了三丫姐的娘家,拿了一大筆錢給她弟弟在老家縣城買了房子。三丫姐的父母諂笑着保證,堅決不讓三丫姐離婚,“反了她了!她要敢離婚,別看我老了,一樣能揍斷她的腿!”三丫姐七十多歲的老父親如是說。
他弟弟更是屁顛屁顛跑來做工作,“三姐,俺姐夫說了,以後每個月給恁娘倆兩千塊錢,還給咱爸媽一千塊錢,多好的人啊!多好的事啊!你可別一時糊塗,離婚誰給恁娘倆錢花啊?誰給咱爸媽錢啊?再說了,恁侄子可也快找對象了,俺姐夫幫着買了房子,好找對象。要是你離婚,我上哪弄錢還給他啊。”……
被利用、被拿捏了幾十年的三丫姐,眼淚嘩嘩的往下掉。最後,還是閨女過來,把舅舅攆走的,“你也不看看俺媽這些年怎麼過的!她還是你親姐吧?你不能因為這些錢,把俺媽又給賣了!姥姥姥爺賣俺媽,那是從前!現在,我長大了,誰都不能欺負俺媽!”
16歲的小女孩兒,長成了媽媽的大樹。在閨女的支持、鼓勵下,三丫姐找了律師。男人這麼多年家外有家,律師很容易就搜尋到了證據。第一次開庭,是在夏天,男人不去法院。公公婆婆倒是來到她們娘兒倆租住的小房子——經濟緊張,三丫姐一直住在之前租的舊房子里。十幾年了,房東也可憐她,房租一直很優惠。公公黑着臉,婆婆又哭又嚷。還是閨女,打了110,警察把他們帶走了。
男人一直不出面,任由公公婆婆這樣來鬧了幾次,娘家也沒有一個人出頭。三丫姐的心,越來越硬了,愈發堅定了離婚的念頭。六個月之後,也就是春節之前,法院判決了:判決離婚;女兒由三丫姐撫養,男人每月付600元撫養費至18周歲;婚後共同房產,給三丫姐,其他生意所得,歸男人。……
三丫姐對這個結果很滿意。雖然離不離婚,她的生活沒有多大改變,但是,三丫姐自己說:“49年了,我終於為自己做了回主!我覺得自己的腰,終於直起來了!”
今年春節,三丫姐帶着閨女去外地過的,“之前顧慮着婆家規矩,春節不敢出門。現在沒人管沒人問,感覺太自由了!”娘家爹媽,三丫姐還是託人給捎了1000塊的過節錢,“多了我也給不起。不給心裡不過意。他們可以沒有我這個丫頭,但是我不能沒有父母。”
祝福善良的三丫姐,50歲的人生,重新開啟!相信在女兒的陪伴下,經歷風霜雨雪的三丫姐,會迎來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