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有同感,特別是老家的一些親友,好像專門擅長此事。其實各人的日子各自過,你窮也好富也罷,無權無勢也好有權有勢也罷,親戚湊一起為的敘親情,多聊一些兒時的相處,長大了分離後的想念,感嘆人生苦短,期望今後常相聚不好嗎?
非要顯擺咱有多管、咱有多能,咱家怎麼怎麼鶴立雞群,好嗎?所以有話說人70%的痛苦,是來自於親情之間的關係,看來此言不虛。
所以我認為該回家還是要回家,該團聚還是要團聚,人生苦短,聚一次就少一次。咱管不了別人的嘴,但可以管住自己的嘴。不打聽,不顯擺,多敘親情多講友誼。
不問別人的收入,不顯擺自己的收入,因為既不願向別人借錢也不想借給別人錢。
聊過去,只講趣事不揭人短,這才是君子之道。
不問年輕人的婚姻,現在不婚不育稀鬆事,別既惹年輕人甩臉子,又戳其父母的心窩子。
不問孩子的學習成績,父母雙一流兒女也可能不開竊,女博士照樣讓兒子的學習成績氣住了院。何必大年跟惹得不愉快呢?
為什麼過去親友相聚是非少且歡樂多?因為同樣打工或種田,彼此差別不大。孩子們也無什麼起跑線可輸贏。現今差別在,但彼此尊重,互相體諒,敘親情不攀比,才為智者所為。
“條友說不願回家煩親友間攀比,勸大家都該說些讓人高興且不煩的話”相關視頻
-
1:03:57
-
9:56:41
-
11:58:07
-
1:09:00
-
2:08:17
-
10:01
-
1:30:42
-
1:01:21
-
6:06:13
-
10:29:53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