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相處:善欠人情,懂報人恩

互欠人情,可以走得更近;

彼此感恩,才能走得更遠。

作者:洞見yebo

在一次演講中,于丹講了小時候搬家的故事。

有次他們全家搬到一個新小區,初來乍到,左鄰右舍都是生人。

一天,母親帶着她,敲開隔壁家的門,禮貌地向他們借了一袋鹽。

回到家裡,于丹發現,廚房裡明明還有好幾袋鹽。

過了兩天,母親買回來兩隻老母雞,特地給那位鄰居送去一隻,表達謝意。

一開始,對於母親的行為,于丹非常困惑。

可漸漸地,左鄰右舍的鄰居,都主動與他們家來往,彼此間很快就熟絡起來。

這時于丹才恍悟,原來借鹽是為了欠下人情,從而拉近人與人的關係。

林清玄曾說:“有愛就有糾結,有情就有牽纏。”

每個人都活在社會的關係網絡中,唯有相互聯結,才能產生交集。

正所謂,因緣而聚,因德相敬。

人與人交往最好的方式,就是互欠人情,彼此感恩。

1

善欠人情

是拉近彼此距離的鑰匙

作家康妮說,在交往中,只有適度虧欠別人,你才能建立更深層次的聯繫。

現實中,很多人喜歡互不相欠的交往模式。

但一味害怕人情糾葛,其實是在給彼此的關係上鎖。

適當欠下人情,增加與他人來往頻率,才能促進雙方感情。

主持人汪涵一直以好友多而聞名。

每當談及此事,他總說:我的朋友,都是“欠”出來的。

年輕時,汪涵曾患過肝病,四處求醫。

有個老中醫給了他一個偏方,其中有味中藥叫九頭獅子草。

這種中藥生長在雲南、貴州一帶,購買比較麻煩。

這時,他想起一位當地的朋友,不過兩人已很久沒有聯繫過。

猶豫之下,他還是撥通對方電話,托他弄點草藥。

沒想到朋友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一個星期後,就寄來一大袋草藥。

汪涵收到後,打電話給對方連連道謝,並邀請他來家中做客。

因為這份人情,兩人加深了來往,關係變得更加親密。

在這之後,遇到問題,汪涵總是主動向別人求助。

他給別人添了不少麻煩,但也因此收穫了許多情深義重的朋友。

就如心理學家武志紅所說:不麻煩彼此,關係也就無從建立。

與人交往,有麻煩才有往來,有往來才有情分。

老舍先生剛開始寫作時,經常遇到創作上的問題。

有朋友就建議他向作家許地山請教。

但當時許地山早已名聲在外,兩人之前也從未有過交集。

老舍就抱着試一試的態度,上門拜訪許地山。

沒想到許地山熱情地接待了他,並對他的問題一一解答。

此後兩人便時常來往,成為摯友。

1925年,老舍寫出了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

許地山親自給《小說月報》寫了封推薦信,使得這部小說順利刊登。

後來許地山落魄了,老舍則慷慨解囊,主動接濟他。

在相互的照應中,兩人保持了終身的情誼。

卡耐基說:

如果想讓交情變得長久,那麼你得讓別人適當為你做一點小事。

人與人相處,離不開真誠的互動。

你麻煩我一次,我幫助你一回,你來我往中,感情就深厚了。

學會欠下人情,才能拉近彼此距離,讓關係持久升溫。

2

懂報人恩

是維繫感情長久的法寶

春秋時期,有一位隱士叫俞牙子。

俞牙子的生活非常貧困,他的哥嫂日子則相對殷實許多。

每逢有朋友來訪時,俞牙子就去哥嫂家,暫借一些吃食用以招待。

不管每次借多少,事後他總要多還一些回去。

有人就勸他說,你生活這麼困難,況且你哥嫂也不差這些東西,何必多還呢?

俞牙子聽後,搖頭說:

“哥嫂對我情深意重,我還覺得多出的部分,仍遠不能償還他們的恩情。”

此後,他依舊照常行事。

因為他懂得感恩,兄弟兩家關係越來越親密,嫂嫂待他也如親弟弟般親厚。

《禮記·曲禮上》中說: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人和人交往,互欠人情,可以走得更近;彼此感恩,才能走得更遠。

香港演員洪金寶剛入行時,由於長相平平,一度陷入無片可拍的處境。

嘉禾電影老闆何冠昌,見他走投無路,就給了他一份合約。

當時洪金寶的收入很低,每月工資一千多,根本不夠養家糊口。

他找身邊人借錢,卻沒人願意搭理他。

於是他硬着頭皮去找何冠昌,說要借4000元。

何冠昌聽了,直接讓財務給他拿錢。

靠着何冠昌的救濟與扶持,洪金寶不僅得以生存下來,並在影壇站穩了跟腳。

而他也一直將這份恩情牢記心中。

後來洪金寶憑藉精湛演技,和出色的功夫,成為武打巨星,身價不斷上漲。

但只要為嘉禾拍戲,他從來不議價。

外面給他報價高達1200萬,在嘉禾他只拿400萬。

也有不少公司想高價挖他,他始終拒絕,只跟嘉禾簽約。

很多人都說他傻,他卻說:“我14歲做武師,活不下去時,是何冠昌給了我一碗飯,我要還這份恩情。”

何冠昌晚年身體多病,洪金寶經常看望他,照顧他直到終老。

華羅庚說:“人家幫我,永誌不忘。”

世上所有深厚的情誼,都始於互幫互助,而終於感恩回饋。

人情交往,就如江河流水一般,來迴流動,才能保持活力,源遠流長。

正所謂,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真正可貴的感情,就是你記我恩情,我懂你真心,相互珍惜,彼此感恩。

英國詩人約翰·鄧恩說: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片陸地。

這世間所有的感情,都需要彼此交往,相互流動。

遇到難處時,不妨欠個人情,主動開口求助;

受人恩惠後,也要時刻銘記在心,學會湧泉相報,不負他人。

敢於打擾,懂得感恩,才能在雙向奔赴中,收穫深厚綿長的感情。

點個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