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心是修行

寬心是修行

身安不如心安,

屋寬不如心寬

如何做到寬心,那就來學習前人的智慧


01、欲修身,先修心

陽明先生的心學講稿:“心即理也”,人心就是天理,萬事都是由心而起。

佛經說:“相由心生”心思是會呈現在其外在表徵之中。

人的言談舉止都是心裡的反應,存善心就會出現善行,存惡念行為就偏差。

傳說廣州石門鎮有一貪泉,據說不論什麼樣的人飲用後就會變得貪得無厭。

曾有一縣令當眾喝下泉水,在任職期間依然清正廉明,並沒有因飲貪泉而貪污受賄。

貪不貪不在泉水,而在人心,在人品,在內心的修養。

心左右一切,心中所想影響行為。

修心的根本在反省,經常反省就能讓心境明亮起來。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02、不忙不亂,不焦不躁

現在的都市生活,看到了都是奔忙的行人,交通堵塞,地鐵擁擠,

高樓大廈里的人們都是行色匆匆,臉上一律都是陌陌的表情,

都在為生計忙碌着。

每個人都表現出焦躁的表情,身體健康出現各種癥狀,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除了利益就沒有別的了,

寧願二十四小時握着手機也不願與身邊的人多說一句

甚至是孩子們都沒有了應有的歡聲笑語,出現了抑鬱症,多動症,感統失調等等。

“身之主宰便是心”

心不閑,不靜,哪有身體安康?

在忙綠的節奏,都要把心安放在廣袤的天地間,

讓自己的傑布慢下來,要習慣欣賞沿途的風景。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裡,要先讓心豐盈健康起來來。

放慢腳步,看看庭前花開花落,望望雲捲雲舒,

與身邊的人聊聊美好的生活。

天君泰然,百體從令。


03、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心胸狹隘的人,只會講自己局限在狹小的空間里,鬱鬱寡歡。

心胸寬廣的人,他的世界就非常的開闊了。

心胸狹隘的人往往放不下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一直記住怨恨,

讓自己的心一直處在傷痛的狀態。

心胸狹隘的人容不下比自己優秀的人,猜忌心重,為芝麻大兒的事耿耿於懷。

心胸狹隘的人看不得別人比自己過得好,想方設法的給別人製造麻煩。

都說心寬體胖,心境豁達的人事事順,天天安。

心曠是一種高級的修養。

正所謂“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只有敞開胸懷,才不會被俗世塵埃所擾,才能安心地關注當下,保證身心純凈。

天地何其的廣袤,放寬心才可以遨遊。


04、讓生活回歸簡單

“大道至簡”,

簡單是一種心靈凈化,安靜,率直,單純。

在喧鬧的世俗中為自己找到一份內心的寧靜。

很多人說生活哪有那麼簡單,柴米油鹽醬醋茶,人情世故,哪有那麼簡單。

賺錢,車、房把人都壓的踹不過氣了。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那是沒有把心騰空。

簡單,是一門生活的藝術,是幸福生活的最高境界。

內心單純、想法簡單的人,更能堅定自己信念。

內心簡單的人有兩種形態,

一種是如水一般,隨着地形起伏而改版自己的形態,隨環境而改變。

一種如水晶,內心晶瑩剔透,堅硬銳利,獨樹一幟,征服環境。

單純如孩童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