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在如今的社會,被越來越多的提及,情商在人際交往中也越來越被大家所重視。
情商高的人自然是講話讓人舒服,做事讓人感動,能受到大家的喜愛。
那麼,假如剛好我們不是情商高的人,那怎麼辦呢?這幾個建議可以參考下。
建議一:情商是可以培養的
情商有一定的先天因素,有的人可能真的是天生能說會道,八面玲瓏,討人喜歡。
但是情商也是可以後天逐漸培養起來的,說話做事考慮的周到,逐漸的你也會變成一個情商高的人,這來自生活經驗的積累和學習總結。
我自己的嬸嬸在我們家裡就是活躍氣氛的一把好手,在家做事也常常是深得長輩的心意,晚輩的愛戴。
嬸嬸說自己以前上學時還不是個悶葫蘆,不愛講話的,只是上班以後接觸的人多了,單位經常上下級的應酬往來,逐漸的開始學這講話的。
所以,不管情商不高沒關係,我們可以慢慢積累慢慢學習的。
曹雪芹在《紅樓夢》寫道“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足見對人情世故見多了,多少也就通曉些了。
建議二:情商的底蘊是善良
當然了,情商本身的目的也是為了讓自己說話做事更加柔和,我們去培養情商不是為了投機取巧。
如果只是為了技,沒有內在的心,即使學會的成為了高情商的人,估計也是像王熙鳳一般,口蜜腹劍,精於算計,失了初心,就沒有了高情商應有的意義了。
所以情商不高的人,可以保持自己的善良,雖然別人一時會誤解你,但最終還是會跟你和好如初。
就像《紅樓夢》中的史湘雲,是快人快語的射手座,以前會因為說林黛玉像戲子得罪林黛玉,但是最終會因為自己的真性情跟林黛玉越走越近,這大概就是我們講的日久見人心的道理。
相反的,大觀園里的襲人,情商高識大體,但是大家卻都討厭她。
因為她為了自己的利益會去向王夫人高密,害的晴雯不得善終。
她此時的高情商,其實是刺向別人的一把劍,有也不如無。
所以,情商的底蘊一定要是善良,哪怕退守底線,最起碼也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
建議三:情商的外露是情緒
其實控制住情緒,情商已經高出別人一大半了,拿破崙將軍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得下一座城池更偉大”。
所以不管你情商高不高,能控制自己不被情緒所支配,那也是為人處世中非常重要的能力。通常這也是和語言一樣,是情商外露的表現。
在《紅樓夢》中,同為丫頭,晴雯有她人性的閃光點,但同樣也有她很明顯的缺點,正是這些也導致了她最後悲慘的命運。
我記得有一回,王熙鳳吩咐了小紅跑腿辦點事,小紅開心的應下了。辦完回來轉頭碰到晴雯,晴雯劈頭蓋臉的就是一陣數落“你只是瘋了啊,花也不澆,雀也不喂,茶爐子也不攏,就在外頭逛”。
小紅回答“寶二爺說花一天澆一回,我喂雀的時候姐姐還在睡覺,茶爐子今天不是我當值”。
其實我們看得出來晴雯對小紅是一通不分青紅皂白地數落,而小紅則是對事樁樁件件的回答。
所以,晴雯是很容易得罪人的,後來也就很容易地被別人陷害,而小紅則是通過自己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小紅最大的好處就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對事不對人,先把事情做好。
同時小紅也是很清楚自己的職責,在職責範圍的自己會做好,不在職責範圍的她也不委曲求全。
其實,這像極了我們今天為人處世需要有的原則。
情商高不是沒有原則的老好人
我們都想去做個情商高的人,但是我們要明白情商高不是去做個老好人。
蔡康永也曾在《奇葩說》里說過:“情商高並非是指不發脾氣,而是要合理地發脾氣,讓自己的情緒可以順暢地表達,舒服地做自己,才能讓自己和世界都開心。”
很多人在情商的道路上走偏了,有的人在公司對同事和藹可親,回到家中對親近的人就面目猙獰。
這不是情商高,這只是一種欺騙。高情商應該是尋找到一個方式,讓自己和別人都舒服的方式,跟大家和睦相處。不是為了損己利人,更不是為了損人利己。
當我們沒有找到這個舒適的方式時,我可以允許自己少講言不由衷的話語,少做吃相難看的奉承討好。
如果不能很好地表達我的真實,那我至少保存我的善良,我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