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男鄰居送布洛芬,被他踹門罵母狗”

我是島島。


朋友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


疫情當下,我總有一種身處亂世的感覺。


有人賣假藥,有人囤積抬價,有人卧病不起,有人長辭於世。


這些事情,看得讓人揪心。


世上的壞人很多,但是我們總願意,還有很多好人。可是,你敢相信么?


一個願意免費送布洛芬給鄰居的人,竟然被人踹門罵母狗。


所以,事情到底是怎樣的呢?


事情的女主人公,是一個醫學生,因為自己也發燒了,加上買的葯比較充足,就想到了要給身邊的人免費贈送藥品。


後面,同小區的一個男子聯繫了他,說要來取葯。


按照女孩的描述,當時自己因為不舒服整在睡覺,晚上8點06分,男子打電話過來了,女生因為喉嚨問題,根本沒法說話,就跟對方說,用微信上聊。


之後女孩看微信,發現對方已經打出好幾個???


女孩有點反感,已經開始覺得男子沒有禮貌,但是她還是把門牌號發給了對方,當時是8點12分,18分左右,男子說剛送完外賣,現在過來。


29分時,男子微信說自己到門口了,並且開始敲門。


女孩因為自己也極度不適,在家裡找葯,但是也就是幾分鐘的時間,按照監控,33分時,女生打開門,送葯給對方。


所以說,男子等的時間,也就是29分到了之後,到33分女生拿好葯這段時間。


可是,在這位男子看來,自己等了半個多小時,還說電話沒人接。可是實際情況是什麼呢?


所謂的半個小時,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難道是從自己第一次打電話06分的時候,開始算的么?


退一萬步講,就算女生慢了一點,這個男生等在門口,都做了些什麼呢?他先是很大聲的敲門,隨後甚至開始踹門,女生髮短信給對方,讓他不要再這樣敲了,人家怎麼說的?


“拿着你的葯自己吃吧你tm的”。


女生簡直無語了,可是儘管如此,她還是開門把葯給了對方。這個時候,男生是怎麼說的?


直接就是破口大罵。我不說了,大家自己看吧:


“你個廢物”;


“你看你禿頭頭髮都禿了”;


“沒人要你他媽廢物”;


“什麼髒了吧唧的”;


“你是母狗”......



真的,我簡直不敢相信,明明人家是在無償的幫助你,你憑什麼用這種態度對她啊?


關了門之後,男子還在微信上繼續辱罵。還說什麼“那你就別說要給啊?”,“你說誰沒禮貌?”


真的,一副小人的嘴臉,看得我直噁心。從頭到尾,女生說的最嚴重的一句話,無非也就是“你很沒禮貌”,


而且這句話根本就是事實,絲毫不誇張。可是,這個男的呢?


卻是在實實在在的侮辱女生的人格。怎麼說,現實版的農夫與蛇罷了。


隨後,浙江的警方介入了這件事,按照女生的描述,警方只是非常溫和地勸離了踹門者,女生提出讓對方道歉,被直接無視。


女生提問說,如果男子再來騷擾,是否可以拘留,警方和男子一通告誡女生,“你懂不懂法律?”,“他去哪裡是他個人自由,我們管不着。”


朋友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碰上了這麼一個可怕的鄰居,警方上門處理的還這麼溫和,我該多麼沒有安全感啊。


我的家庭住址已經暴露了,後續會不會有報復?我真的不敢想。


更有意思的是,在事情發生之後,竟然有人來罵這個女生,罵的理由是什麼呢?


有人說,她專門給男生送葯,看對方長得不帥就不想送了。有人說她送葯送的不情不願,專門溜別人玩。



更可笑的是,甚至有人說女生家裡亂,說跟豬窩差不多。真的,看得我一愣一愣的。



來,我們一個一個說。


第一點,女生自己也說了,自己有對象,而且前面已經給三個女生送過了,不存在只給男生送。


第二點,女生自己也解釋了,從男生說到門口敲門,到給葯,總共不過4分鐘。自己不舒服,在剪葯,怎麼著,這4分鐘就這麼等不了么?非得踹門么?


第三點,自己一個人在家,還生着病,家裡亂怎麼了,跟別人有任何關係么?是真的沒什麼說得了么,要用這一點來攻擊別人?


呵呵,呵呵呵呵。


後期,男生迫於形勢道歉了,在這封所謂的“道歉信”里,男子說自己期間跑了兩次,但是,就像他自己說的,


他第一次到樓下的時候,並沒有告知女生,女生是不知情的,可是,在他看來,自己已經被“溜了一圈”。

還有關於“踹門”這個動作,從兩人的聊天記錄,女生在房間里,是告訴了他不要踹門的,但是,男子自己在“道歉信”是怎麼說的呢?



他說“我以為她在家出了一些意外,所以敲門用力了一些”。


我:???這把自己包裝的真“善良”啊。


一點也不像是會罵別人“母狗”的樣子。


污言穢語的人身攻擊,


就被簡單地定義為“因誤會起爭執”;


“陌生男子暴力踹門”,被定義為“敲門用力了些”;


這個男子全篇的所謂“道歉”,不過都是些偷換概念和瘋狂甩鍋。


害,咱還能說些什麼呢?


因為我是女生,給男生送葯,所以,我就是別有用心,活該被罵唄?


朋友們,說真的,當類似這樣的事情頻繁發生,當農夫與蛇的故事不斷上演,真的還會有人敢於釋放自己的善意么?


你出於好意送葯,在別人看來,只是別有用心的“交友方式”,這樣天大的誤解,誰能承受呢?

#娛樂大賞##娛樂聚焦##我在頭條搞創作第二期##媒體人周刊##冬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