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石穿、鐵杵磨成針”這些古人傳承的典故,對於大家來說都是耳熟能詳,告訴給我們的道理就是凡事要堅持不懈,聚少成多,集細微的能量成就不凡的成果,通過這些醒世恆言也讓我們知道了要做到才華配得上野心,就要注重個人日常的“積累”;
先做個選擇題:
第一種是,直接給你100萬;第二種是,拋硬幣,猜對上面是字還是花,就給你1000萬。
你會怎麼選?
一般教科書式的做法,都告訴我們要選第二種,因為潛在收益更高。但是這種說法有點以偏概全,風險係數更高。
當然如果可以選100次,那麼肯定第二種的收益高。但是如果只有1次機會,那就不一樣了。
其次,如果你是窮人,現在還一無所有,那麼拿到這確定性的100萬,對你改變人生來說是最重要的。相反,如果你是富人,你已經有1000萬了,再多100萬也不過是10%,此時不妨去博一下1000萬,就算沒得到,也沒多大影響。
以上的事例告訴我們,日常的原始積累對於每個人的重要性,日常積累越雄厚,可試錯的機會就越多,本身能夠承擔的風險係數就越高,才能有助於才華和野心的完美匹配和相輔相成。
圖片來源網絡
1、什麼叫“原始積累”呢?
“原始積累”就像是一棵樹的根,只有其根系發達,盤根錯節,那提供給樹桿和樹枝的營養更充足,那樹才能長得枝繁葉茂;知識的學習積累也是這個道理,我們通過小學、初中和高中的不斷學習積累學識,才能在高考時,由量變引發質變,實現各位學子的大學夢!
同樣我們每個人從大學時代到步入社會工作期間,通過了10年的工作,這個時候你再回顧一下10年前的自己,你會發現原來自己之前做的一些事情和決定,在你現在看來是多麼的無法理解,那為什麼在不同的時間階段,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呢?
無非就是我們經過10年的閱歷和經驗沉澱,做到了量的積累,實現了質的變化,從而讓自己的認知層面得到了升華,如果你當前有這種感覺產生,那恭喜你,說明你成長了;
“積累”在我看來,主要分二種“積累金錢和積累個人價值”,首先,“積累金錢”就是我們日常除了努力工作之外、善於把手裡的閑錢進行理財,讓錢生錢;
同時要保持自己勤儉節約的樸素作風,做到有計劃性和規劃性的花錢,杜絕大手大腳的消費,千萬不要被超前消費理念所誤導,比如:信用卡、各平台借貸等等,造成自己背上巨額負債,這樣會打亂你自己的生活節奏,甚至影響到你的徵信,讓你在短時間內無法翻身,金錢的積累就是你實現野心的物質基礎;
其次,“積累個人價值”,主要體現在日常工作能力和社會人脈資源的積累,工作能力的展示對於職場的人們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只有你對公司有價值,你才能在這個公司存在,你才能有持續的穩定收入,只有持續的穩定收入,你才能有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所以我們要不斷的去通過學習、總結,提升自己的能力,並且不斷的結交比自己優秀的人群,進入他們的圈子,提高自己的認知,這樣你的個人價值才會體現的更加明顯,個人價值的積累就是個人才華的積累;
圖片來源網絡
人生短暫,所以盡量要去做一些能夠持續產生效用的事情,能夠達到有積累效應的事情。少做低價值,無法重複利用的事。就像一個知名歌星一樣,如果一輩子只有一首成名曲,雖然這首成名曲的價值很高,但是讓他的名氣在娛樂圈維持太久,慢慢就會被淡忘掉,這個就是日常沒有量的積累,後期就無法觸發質的改變;
強者,就是日常懂得積累的人,有了長期的積累,量變引起質變,即使遇到短時期的挫敗,只要重整旗鼓,還是可以在東山再起;
比如:國美掌門人黃光裕,做為中國家電零售業連鎖模式的創始人,現代潮商代表人物之一。2004、2005、2008年三度問鼎胡潤百富榜之大陸首富,在2006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亦排名第一;2013年,身陷囹圄的黃光裕仍以人民幣200億元資產,名列胡潤百富榜第39位,如此深厚的積累,相信對於他的第二次的崛起是相對簡單的;
弱者,因為日常不注重積累,前期可能通過投投機取巧的方法獲得了成功,但是因缺乏積澱和穩定的根基,很容易在決策失誤中一敗塗地,負債纍纍,甚至在有生之年都無法翻身。
2、如何做到“原始積累”呢?
1、持之以恆:
積累只能靠持之以恆的堅持,只有通過時間聚少成多,沒有捷徑可以走!就像一棵樹最好的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而當代年輕人,最寶貴的時間是20-30歲,這個年齡段是你初入職場,積累社會經驗,為未來的生活夯實基礎的過程,在這個年齡段你要通過不斷提升自己,尋求更高待遇的工作,爭取積累更多的初期財富。
複雜的事情簡單做,你是專家。簡單的事情複雜做,你是行家。重複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贏家。做好一件事情、一項工作很容易,但是每天、每月都要把事情做好,一個人就要追求日常的成熟和完美;
圖片來源網絡
2、心態很重要:
心態決定行為,行為決定態度,態度決定命運!說的就是我們日常做事情的態度很重要,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往往強者的態度表現就是“樂觀”;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從哲學的角度告訴我們,凡事都具有二面性,在大眾對當前的形勢持“悲觀”態度的時候,強者往往能透過現象看到裡面的本質(機會);
比如當前的全球經濟形勢持續低迷,企業倒閉潮一直不斷,人民失業率也在攀升,這個時候對於大眾來說肯定是持悲觀態度,但是對於這些龍頭企業,例如:京東、阿里、騰訊等企業,他們卻利用這個機會,進行內部人員的洗牌,用最低的成本實現內部核心崗位人員的替換;同時利用市場下行的原因,讓個別核心競爭力較弱的企業被市場優勝劣汰,這樣就可以把有限的市場資源進一步整合起來,做到了利用市場幫他們清理競爭對手;
我們的日常言論,首先影響的就是我們自己。當我們日常習慣抱怨時,整個人都會變得消極。只有樂觀者,才會去做事,也只有做事了,你才能做到才華積累,就跟打遊戲升級道理一樣,只有持續的打怪,才能積累經驗值。而悲觀者,不管經濟處於什麼時期,他們永遠是旁觀者;
圖片來源網絡
3、“原始積累”對我們日常的影響
市場上每一次的社會進步,每一次的科技發展,都是財富重新分配的一次機會,比如:中國城鎮化的發展,促進了中國房地產業的發展,也成就了王健林,許家印,潘石屹等這些地產大亨;而互聯網的發展,又創造了一批新的科技富豪,比如:馬雲、馬化騰、雷軍、劉強東、張一鳴等等;所以我們,只有最好日常的積累,同時有在機會來臨時,你才能有機會去完成人生逆轉,所以說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是對的;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大家經常聽到,說的一代創業維艱,二代守業困難,到了三代,很多人從小生活在蜜罐子中,根本沒有機會體會到社會艱辛,也不知道掙錢困難。甚至都沒學會如何去利用和管理自己手中的事業和財富,最終養成了鋪張浪費,奢侈淫逸的性格,把家裡積累的財氣、運氣敗光;
在財富積累的過程中,開創事業和守住事業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現代社會,競爭較大,但機會也很多。如果能夠抓住機會趁勢而起,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但是,一頭豬在風中能飛多久,既取決於風力的大小和風力的持續時間,還與豬本身有關。這就要求我們要注重自身各方面的積累,讓自己變得更強大,你才能有能力獲取更多的機會;
“富不過三代”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學識和經驗積累去理性看待這個事情;比如:“富不過三代”這個事情是出自誰之口,如果是富人說的,那很可怕,他們就會想方設法如何富到千秋萬代。如果是窮人說的呢?那也很正常,哪個窮人希望富人能富這麼多代。資本其實本來就是不公平的;
圖片來源網絡
我們經常說“才華配不上野心”,其實在我看來,恰恰相反,很多人是“野心配不上才華”,才華是你能不能做這個事情,野心是你想不想做這個事情,縱觀全球知名企業家,特別是白手起家的企業家,敏銳的商業洞察力和雷厲風行的執行力的養成,也都是通過日常的經驗和學識的“積累”出來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很注重自身的“原始積累”;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作為滄海中的一粟,在認清自己本質的同時,也要積極積累提升自己的軟硬實力,做到機會來臨時,你要有哪個資本和實力去爭取,而不要出現望洋興嘆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