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房我家買,用你爸媽的退休金還房貸”,兒媳:別買了,不嫁了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01

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滿腦子天真想法的人,在社會上吃點苦頭也是好事。

如果一個人滿腦子天真想法,只能說明這個人沒什麼閱歷,沒吃過苦頭。但凡吃過苦頭的人,自然會學會換位思考。

比如有的人自認為天下無敵,結果有朝一日因為囂張而被人打得滿地找牙,從此以後他就再不會囂張,遇事會思考自己會不會被人教訓。

話雖如此,但總有一些人沒出過社會,或者一直活在一個狹小閉塞的環境中,大半輩子天真也沒人管,他們就會認為自己的做人標準沒有錯。這樣的人,有的會一輩子順風順水,遇不到大的挫折。而有的則會晚節不保,有朝一日突然被人教訓了。

有些婆婆就屬於這樣的人,她們那一代活兒很保守,年紀輕輕就結婚生子,然後再也沒有離開過方圓幾里,這樣的人不可能對人情世故了如指掌,她們的觀念跟不上時代的變化,如果總是有一些天真自私的想法,早晚會跟兒媳鬧出矛盾

02

孟霜說那個曾經差點成為她婆婆的人,就是個滿腦子天真想法的人,在孟霜第一次去男方家的時候,她婆婆就提出了一個自私又天真的要求:“婚房我家買,但必須用你爸媽的退休金還房貸!

她當時懵了,沒想到婆婆會說出這樣的話,一時間無言以對。

她無言以對是為了緩和情緒,是在默默消化的話,而她婆婆卻錯誤地理解為她默許了,被自己的蠢話嚇破了膽,於是就展開了更加肆無忌憚的發言:“我聽說你爸媽都是退休教師,兩個人的退休金加起來比我兒子的工資高出不少,既然如此,讓我們家花錢說不過去。你們家富,我們家窮,富人就該幫助窮人,不是嗎?

孟霜這個人有個毛病,或許是因為性格的原因,她總是有苦難言。雖然很難接受婆婆的無理要求,心裡明知道婆婆的要求不合理,但是卻無法組織語言去怒懟,結果就像平時一樣,因為心中憤憤不平而不難言語,憋得滿臉通紅。

最後終於能組織語言了,也只說了隻言片語:“別買了,我不嫁了!”

03

回去的路上,男友一直在跟她賠不是,說他母親心直口快,觀念保守,並不能代表他的意思:“我們走到一起不容易,再說已經在一起那麼多年了,千萬不能因為一時情急就分手,否則我們很難再遇到像彼此那麼好的人了。”

孟霜在陌生的婆婆面前社恐,但是在熟悉的男友面前則是另一種狀態。本身她就心裡有氣,聽了男友的話之後更來氣:“你的意思是怪我咯?我是無緣無故生氣的嗎?你媽就沒有一點錯嗎?你自己回味一下她說的那是什麼話?如果換做我爸媽對你提出那樣的要求,你不生氣嗎?我們都是成年人了,為什麼連自己的婚姻都搞不定?為什麼要連累父母?反正我不會同意婆婆提的要求,就算我們真的沒有能力買房,也得雙方父母幫襯,而不是只讓我爸媽幫襯。

男友點頭如搗蒜,發誓說一定會讓婆婆收回成命,不會再讓她受氣。

04

一年後,孟霜結婚了,但新郎不是原來那個男友,而是一個知根知底的老同學。

她說她臨時決定換人,只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報復前任和他的母親,讓他們看看,自己不按他們母子倆的要求去做,也能順利嫁人,而且會嫁得更好;二是為了一勞永逸,不想浪費時間去猜婆婆的心思。

我已經奔三了,不年輕了,對愛情的新鮮感沒那麼迷戀了。新鮮的東西是好,但同時也意味着有很多未知的風險。畢竟我對那個男人和他家人了解不深,如果走到半路發現選錯了,到時候我一大把年紀了,肯定沒有回頭路可走。相比之下,我對那個同學知根知底,加上他父母沒提什麼無理要求,所以他對我來說是更好的人選。

雖然後來她的婚姻中也有過不太愉快的插曲,但都是小事,整體的生活一直在良性發展。而她的前男友卻沒她過得好,雖然順利結婚了,但總是被婆媳矛盾搞得焦頭爛額。

05

每個人一生中都要面臨無數的選擇,沒有誰能確定哪一種選擇一定正確,唯一的確定標準,是跟着自己的感覺走。感覺對了,選擇就不會太差;感覺錯了,則會一錯再錯

就拿孟霜當時的遭遇來說,先是婆婆給她氣受,接着男友表面一套背後一套,嘴上說最愛她,背地裡卻默默執行婆婆的餿主意,母子倆合夥算計她。

他們娘倆讓她感覺不好,此時出現了讓她感覺良好的人,她當然會選擇後者。就像一個口渴難耐的人面前放了兩杯水一樣,明知道其中一杯有毒,另一杯無害,她又不是沒得選,當然不會飲鴆止渴。

人這一生,追求完美可能不現實,但追求相對的完美是可行的。憑自己的條件,能選擇相對完美的選項,就沒必要委屈自己去選擇不完美的選項

用同樣的思路反觀她的前任,他不選她而選擇聽信母親的餿主意,就等於是主動選擇了不完美,選擇了煩惱,日子肯定不會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