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桃小菁
春風十里不如你,小菁在這裡,等着你!
相親俗稱見面,是中國傳統婚禮禮節之一。延續到現在,已經演變成年輕人拓展自己的交際圈的途徑。
當今社會,交朋友的方式雖然越來越多,但自由戀愛的概率卻越來越少。
這個怪象困擾了很多人,尤其是那些着急抱孫子的父母。在父母的推動下,相親成為了一種潮流。
很多年輕人雖然不願意去相親,但因為抵擋不住父母的強強攻勢,最終只能妥協。
再加上靠自己確實沒那麼容易脫單,所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把希望寄托在相親上,希望通過相親收穫自己想要的愛情。
寄希望於相親沒錯,可相親也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相親可以說是一次全方面的考驗,但凡有一個地方沒有做好,都有可能致使相親失敗。
想要通過相親收穫愛情,大家首先就要熟知相親的潛規則,避免犯錯。
觀察發現,相親時,三不做的人,往往更容易收穫愛情。
不直接透露自己的真實收入
很多人在相親的時候,都會先把自己的真實收入擺出來,希望可以靠經濟實力來打動一個人。
讀者小廖就是如此。小廖月收入上萬,自我感覺還不錯,所以每次相親,他都會直接透露自己的收入。
小廖以為收入可以為自己加分,可幾次相親下來,他發現現實根本不是他想得那樣。
他自認為自己的收入不錯,可和他相親的那些女人壓根就看不上他,甚至還有人直接問他:“我隨便買個包都上萬,你確定能養得起我嗎?”
有過幾次失敗的經歷後,小廖就不再直接透露自己的收入了。令他沒想到的是,隱藏自己的真實收入後,他竟很快收穫了愛情。
坦白說,一個人的收入對相親的影響很大,就算收入再高,也還是會有人看不起。
所以,與其讓收入影響了自己的第一印象,不如保持神秘感,別太直接地透露出來。
小廖的真實經歷就告訴我們,相親時,不直接透露自己的真實收入,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不提高要求
很多年輕人之所以會走上相親這條路,也跟自己的要求太高有關。過高的要求勸退了不少人,不得已才開始相親。
但在相親的過程中,這些人還是一如既往站在高位,不停地提高要求。
這樣做的人,非但脫不了單,還有可能嚇退真正屬於自己的緣分,朋友小舟就是如此。
因為個人條件不錯,所以小舟眼光很高,總想着找個王子。
每次相親,她都把自己的高要求擺在前面。好不容易遇到一個條件好的,對方卻根本看不上她。
小舟自以為高要求可以突顯自己的高價值,殊不知這樣只會讓人瞧不起。就算有看對了眼的人,也會被她的高要求給勸退。
相親是一個雙向的選擇,需要雙方站在平等的位置上進行了解,但凡有一個人把自己抬得太高,相親都只會以失敗告終。
想要通過相親收穫愛情,大家就不能在相親時提高要求。把自己的要求放一放,愛情往往會來得更快。
不要不修邊幅
嚴格意義上來說,相親就是一種社交行為。既然是社交,就需要遵守一定的社交禮儀。
與人見面,穿着打扮得體是基礎,如果總是不修邊幅,只會敗光自己所有的好印象,讓人厭棄。
讀者林小姐告訴我,她當初就是因為不修邊幅,從而錯過了一個條件特別好的男人。
林小姐是很抵觸相親的,每次父母要求她去相親時,她都沒有好好打扮過自己,有時候甚至還會扮丑。
林小姐想着靠這種方式致使相親失敗,卻沒想到在相親時遇到了一個令自己很心動的人。
因為她不修邊幅,給對方留下了沒有禮貌的壞印象,所以最後相親失敗了。
她很後悔,可天底下並沒有後悔葯賣,她也只能自食惡果。
相親時,最起碼的禮貌是要有的,就算不是精心打扮,卻也不該不修邊幅。
不修邊幅不僅是對別人的不尊重,也會致使自己錯過一份良緣。只有遵守相親禮儀的人,才更有可能收穫愛情。
結束語:通過相親來收穫愛情,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現實生活中,通過相親時收穫愛情的人並不少,他們能成功,關鍵就在於他們遵守了相親的禮儀,沒有胡作非為。如果你也想在相親時收穫愛情,那就多注意自己的言行吧,別再犯傻做一些得不償失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