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未得志人已先老

在愛情里,付出的是否總是自己擁有的價值最低的?

<孔雀森林>里,痞子蔡最後在海邊給柳葦庭講的那段話:

從上面的文字感受到了一種無奈,浪漫應該不是因為付出的某種行為,而是感受者的一種感受。上面那種氛圍還有浪漫嗎?感覺已經看不到了,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種傷感,一種無奈,一種心酸。。。女主剩下的也許是最後的一絲感動。。。


我今天就在想,是不是付出者,付出的也僅僅是他所擁有的性價比最高的呢?冤大頭有錢,所以在他那裡錢的價值比他的時間精力更加不值錢,在痞子蔡那裡,因為窮,不值錢的反而是他的時間和精力呢?


以前我無法理解那種節假日花錢消災的男主,時至今日我已經非常理解了。能用錢讓另一半感覺到開心,大家一起開心已經是多麼簡單幸福的一件事情了。因為也許男主有很多事情在煩惱,此時的心情此時的情緒已經很難駕馭了,花錢反而成了成本最低的一個最簡單的操作。


在情感上能找到能共鳴的另一半極其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