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嫂關係的相處之道——莫以善小而不為

“為人妻”這個角色,在中國這樣一個注重家庭觀念的社會裡,除了要處理好“夫妻關係”和“婆媳關係”之外,還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叔嫂關係”和“姑嫂關係”。

俗話說,長嫂為母,友善對待小叔子和小姑子,是作為長嫂的一種良好德行。

我們分享一個漢高祖劉邦與長嫂之間相處的故事。



劉邦在青少年時期,比較叛逆,經常惹事。

惹了事就要躲避官府追捕,所以他經常帶着幾個好哥們東躲西藏到處跑。

不管跑哪裡去,到吃飯的時間,總得回家吃飯。


劉邦惹事不敢回父母那裡,就帶着幾個哥們去他大哥家找剩飯吃。

劉邦的大嫂很看不上這個小叔子——覺得他整天遊手好閒,不務正業,註定不會成器,就不待見他。

所以,每次一看到劉邦帶着人進門了,她就故意把盛飯的盆子刮出聲音——意思是盆子空了,沒飯了。


開始幾次,劉邦都信以為真。

時間了,他覺得,哪有這麼湊巧的事情!——每次我來,飯都光了?

有一次,他特地去而復返,一個人偷偷溜進廚房去看,發現盆子里還有不少剩餘的粥。他明白了,嫂子只是不想招待他和他的弟兄們。——看不起他。



後來,劉邦在反秦戰爭中崛起,在楚漢之爭中勝出,建立了大漢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布衣天子。

漢朝建立後,劉邦大封同姓諸侯——把自己的兄弟乃至堂兄弟甚至姓劉的遠親都封為諸侯或者賜給了田地。但是,唯獨沒有封賞大哥的兒子——此時大哥已經去世。

劉邦的父親很疼愛自己的大孫子,於是就過問這件事——劉邦為什麼不封自己的親侄子。

劉邦對父親說:“我並非忘記了這個侄子,我是生氣大嫂沒有為人長嫂的慈愛,在我落魄時看不起我。”

說出來這個心結之後,劉邦釋然了。——沒等父親再多費口舌,他就封這個侄子為羹頡侯。羹頡[jiá],就是“刮粥(盆)”的意思。——劉邦雖然不再計較這件事,但是這兩個字作為侯爵之名,還是表達了他對此耿耿於懷的心情。

【簡評】

三胎放開後,很多女性朋友,會有“小叔子”、“小姑子”。

他的年齡,可能跟哥哥相差十幾二十歲——會有很多不懂事的地方。然而,不管這個小叔子將來是否能成才成器,至少大家是一家人。

作為嫂子,要學會包容和善待。

伴讀中國史 第二卷 《史記》 楚漢風雲 世家篇
181:叔嫂關係的相處之道——莫以善小而不為
內容涉及原著卷目:《楚元王世家第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