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的堅持:“你們婚房是我們打工25年換來的,想賣必須寫欠條”

尼娜·歐尼爾說:“信任是婚姻關係中,兩個人所共享的最重要特質,也是建立愉快的成長的關係所不可短缺的。”

信任,是婚姻穩固的基石,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希望另一半給予自己充足的信任,都無法忍受另一半總是疑神疑鬼,懷疑自己,不信任自己。

要是你們之間缺乏了信任,做什麼都覺得對方不安好心,總想着提防對方,就會在很多事情上束手束腳,無法做得更好。再者,是能受得了一直被人當賊防?別說這個人是自己的枕邊人了,哪怕是陌生人這麼防着自己,都難以忍受。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夫妻之間缺乏信任的情況並不少見,而且,在家庭里,除了夫妻之間缺乏信任外,父母不信任兒女的另一半、把兒女的另一半當作外人一樣提防更是常見。

尤其是涉及到財產問題,很多父母都提防著兒女的另一半,想方設法防着他們,以免他們把財產搞到手就鬧離婚,讓自己的兒女人財兩空。

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你擔心自己和兒女的財產落入別人之手,可以理解,可是,你若是過度提防他,很容易引起紛爭,甚至毀了兒女的小家的。

正如周國平所說:“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則是種教養。”

“為了我的婚前房的事情,我老婆跟我父母吵起來了,讓我感到無比頭疼。我覺得吧,老婆的謀劃很有道理,是為了小家考慮,可我父母的擔憂也有幾分道理,雙方都占理,還互不相讓,然後讓我給他們一個說法,我快要頭疼死了。”

衛先生的妻子方女士之所以會跟公婆發生矛盾,就是因為覺得公婆不信任她,哪怕她嫁進來五年了,已經生了孩子了,肚子里還有一個,公婆都在防備着她。

01.我跟男人結婚5年,準備生二胎,公婆還要防着我嗎?

原來,方女士最近跟衛先生提了一個建議,說想要買一套大點兒的房子。

衛先生夫妻倆現在所住的房子不僅面積小,只是一套兩室一廳一衛一廚房的房子,而且處在郊區,上班不方便,尤其是方女士,去上個班要麼坐一個小時的地鐵,要麼開車遇上堵車的幾率特別高。

“女兒已經3歲了,分房睡了,我肚子里的寶寶再過幾個月就要出生了,等他長大了,不也需要一間卧室?還有,這附近哪有什麼好學校?孩子們上學該怎麼辦啊?”

妻子建議,把這套房子賣了,作為首付,再去買一套大點兒的學區房,既便於夫妻倆上班,也便於孩子讀書學習。

方女士知道,買房這件事情她說了不算,得老公點頭,只因這套房子實際上是衛先生的婚前房產。

“我讀大三的時候,我父母為了方便我結婚,賣了老家縣城的房子,還借了錢,給我買的這套房子。由於我老婆有個弟弟,岳父岳母無法在女兒的婚事上給予太大的支持,我們收入當時也不高,老婆便沒要求買房,拿彩禮錢裝修了一下,就用作婚房了。”

衛先生覺得老婆說得有道理,他也覺得不方便,再者,他與妻子結婚五年了,有了女兒,妻子又要生二胎了,他對妻子並無任何猜忌。不過,由於這套房子是父母給自己買的,必須徵得父母的同意才能賣,於是,衛先生詢問了父母的意見。

02.公婆:不是我們防着你,而是這關乎着上百萬,是我們打工25年換來的,賭不起;

聽了兒子的話之後,衛先生的父母很不高興,罵兒子傻,認為兒媳婦居心不良,想要把丈夫的婚前財產轉變為婚內共同財產。

“若是她沒這個心思,可以,我答應你們賣房,前提是,讓你老婆打欠條,賣了多少錢,就打多少錢的欠條。若你們好好的,這張欠條自然等於不存在,要是你們鬧翻了,我也好找人討債。”

這話傳到方女士的耳朵里,讓方女士感到難以置信:“啥?打欠條?賣多少錢打多少錢?這是搞什麼?敢情我嫁進來五年了,孩子都生了,你爸媽還防着我?再說了,憑什麼讓我一個人打欠條啊?照他們的意思,我打了欠條,不就等於新房首付是我一個人出的嗎?這又怎麼算?”

聽了方女士的話,衛先生的父母更加生氣、不樂意了,認為兒媳婦就是不安好心,他們的態度很堅決:“你們婚房是我們打工25年換來的,想賣必須寫欠條,否則沒門。”

買這套房子的時候,衛先生的父母花了70萬,不僅掏空了積蓄,還欠了債,老兩口繼續打工,才把這筆錢還清,因此,這套房子是他們最大的一筆財產了。

“不是我們防着你,而是這關乎着上百萬,是我們打工25年換來的,賭不起。也不是我多想,現在離婚率太高了,生兩個娃然後鬧翻了的不也是大有人在嗎?”

03.男人:老婆說得有理,父母說得也有理,我里外不是人,怎麼辦?

“老公,我真冤啊!我真的是為了這個家着想,想讓孩子有更好的生活環境,我有錯嗎?我要是真的不想跟你過,我生兩個孩子幹什麼?都五年了,爸媽怎麼還防着我?”

“兒子啊,這可是上百萬啊,是爸媽打拚幾十年才攢齊的,不是爸媽小心眼,而是這類事情太多了,不得不防啊!”

老婆和父母都在做自己的思想工作,希望自己跟他們站在同一立場上,讓衛先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在衛先生看來,他們都有理,他相信即將為自己生二胎、夫妻感情一直不錯的老婆是真心實意為了這個家想的,他也願意換大房子,想給妻兒好的生活環境,可是,他也知道,這房子太重要了,房子又不是別的,父母不放心,很正常。

前天,衛先生的父母來兒子家,依然堅持自己的態度,催促兒媳婦打欠條。方女士氣不打一處來,抱着女兒、挺着大肚子就回了娘家。

“現在,我老婆要求我給一個交代,我父母不肯讓步,我該怎麼辦啊?”

04.你若是不懂得為對方着想,是很難讓家庭變得和睦的。

《為何家會傷人》一書中寫道:“親人間的理解之所以很難,關鍵原因在於,我們習慣從自己的坐標體系出發,去推測、揣摩、評價甚至抨擊另一個人。卻完全忘了,對方也有一個現象場,有一個與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標體系。”

親人之間相互理解,都容易因為只考慮到自己的感受,忽視了對方的感受,然後產生分歧了,更何況是婆媳之間呢?

你若是不懂得為對方着想,是很難讓家庭變得和睦的。與其各執己見,還不如換位思考一下,把對方的想法也認認真真思考一下,互相讓步,拿出一個彼此都認可的方案。

要是你不讓,我也不讓,只知道吵架,婚姻早晚會被吵散了的。

END.

今日話題:你有什麼好的建議給衛先生?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