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掏空家底結婚,父母無錢養老”:雙輸的家庭,成為一種趨勢

01

當代的家庭,正面臨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兒女需要掏空家底,甚至掏空六個錢包,才能結得起婚。而第二個問題,是父母逐漸老去,但養不起老。

這兩個問題,看似毫無關係,可實際上,它們都是“配套”的問題,只要某個問題出現了,那另一個問題,也會凸顯出尖銳的矛盾。

比如說兒女要結婚,那他們就得花錢。憑當代年輕人的工資,能夠日常養活自己就不錯了,又何談結婚呢?

這個時候,為了能夠幫助兒女結婚,那父母就需要承擔起如山一般重的壓力,出錢出力,基本上連自己都顧不上了。

到最後,兒女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結婚,而父母則花了大半輩子的積蓄,才能讓兒女穩定下來,兩代人都活得特別狼狽。

其實,結婚和養老的關係,那是緊密相連的。正因為兩代人都各有需求,各有期待,所以他們都活得不夠幸福。當然,這其中的根源,還是跟生活的壓力有關。

只能說,兒女掏空家底結婚,父母無錢養老,這就是“雙輸”的家庭趨勢。

02

兒女掏空家底結婚,跟這三個原因有關。

首先,年輕人買不起房子,也買不起車子,甚至給不起彩禮。

房子和車子,這是現代的必需品。一般來說,你沒有房子和車子,相信你連踏入相親會場的資格都沒有,結婚,更是無從談起了。

有一項研究表明,當代年輕人之所以恐婚,57%的困難都跟房子有關。

為了結婚生子,為了能夠建立家庭,那年輕人就只能掏空家底,甚至讓全家都背負貸款去買房結婚。

其次,年輕人工資一般,物價在不斷地上漲。有些人,還處於“畢業即失業”的困境當中。

剛出大學的時候,年輕人都覺得自己能夠干成一番大事業。可現實會告訴他們,工作996,工資五六千,月光是常態,一年沒幾錢。這,讓人感覺到心酸。

這個時候,他們又能依靠誰呢?只能依靠父母。父母,終究要承擔起為兒女托底的責任。

第三,婚姻市場,價格逐漸增高,超過了普通人的預期。

有一個現實就是,在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能夠結得起婚的年輕人,很少。一般來說,廣漂和北漂,基本是結不起婚的。因為他們連大城市的婚姻市場都進入不了。

為了進入婚姻市場,那上百萬的花費,則是必須的。其他二線城市,也有這樣的問題。

03

父母無錢養老,關鍵在於“兒女”的問題太多。

中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自然就會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我辛辛苦苦了一輩子,到頭來還是沒有存下什麼錢呢?

當我們捋清楚了前因後果,那我們就會明白,不是辛辛苦苦一輩子存不下來錢,而是我們的錢,都奉獻給了兒女。

一個孩子的家庭還好,至少你只需要奉獻一次,那就可以了,還能剩點余錢。可是,如果家庭有兩個孩子,那我們基本就“無錢養老”了。

在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當中,有很多的土著,基本不用擔心婚嫁的問題,也不用擔心養老的問題。因為他們有足夠的房子和錢財,以應對生活的風險。

但是,對於沒有房子和錢財的普通人來說,他們又能怎麼辦呢?要麼不管孩子,讓他們自己選擇出路,要麼掏空棺材本,直接透支晚年的錢財。

從整體的情況來說,有太多的中老年人,人到晚年了,還要重新背負起貸款,只希望孩子能夠活得幸福一點。到最後,兩代人都活得不夠幸福。

所以說,結婚和養老,對於有錢人來說,是幸福之事兒。而對於普通人來說,則是一場劫難。

04

雙輸的家庭,為什麼會出現呢?

上文說過,兒女需要掏空家底才能結婚,父母需要花光棺材本,才能幫助孩子實現成家立業的心愿。結果,就只能是苦了父母。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需要父母幫助結婚的年輕人,他們在生了孩子之後,依舊沒有能力養活孩子。沒辦法,“啃老”還需要繼續。

現階段,出現了新的啃老趨勢——婚前榨乾父母的錢包,婚後需要父母成為免費保姆。

這,真的是孩子的問題嗎?其實,這是生活壓力的問題。

兒女需要996,也許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那父母就只能成為免費保姆了。兒女也賺不到什麼錢,父母就只能資助兒女了。

更何況,如今的養老花費越來越高,老年人自己也身處於困境當中。這個時候,兒女和父母,終究有一代人需要作出讓步。而讓步的,就只能是父母。

在這裡,還是要說一句,年輕人沒有錯,父母也沒有錯,無奈的,只是“萬物內卷”的趨勢而已。

給年輕人多一些寬容,給老年人多一些關愛,才是我們需要做的事兒。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