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那年王林回家探親,他的一個老同學來訪,老同學多年不見了,他邀老同學在家裡吃飯,他出去買了一瓶酒,讓老媽炒幾盤菜,暈菜素菜都有些,他準備和老同學好好喝幾杯,說說知心話。
王林老媽做飯很麻利,不大一會兒幾樣菜就炒好了,老媽把做好菜擺到餐桌上。王林幾樣菜先嘗了一下,一道菜做咸了,他當著老同學的面,就對老媽發起了脾氣說,媽,您這是怎麼啦?這菜怎麼這麼咸?是不是看見鹽太便宜,捨得往裡放......
面對他的抱怨,他的老媽站在一旁,像個犯錯誤的孩子,先是愧疚地笑笑,然後用商量的口氣說,鹹得厲害嗎?如果不能吃,就給你們重新炒一個菜?
老同學有些看不過,也感覺他的行為有些過分了,在一旁打圓場說,算了,就這樣吃吧,我喜歡吃鹹的,再說做飯放鹽哪能正好呢?他才了事。
那頓飯,他從頭到尾,再沒和母親說一句話。
老同學臨走時,上前與他老媽告別說,阿姨,您的飯很好吃!老同學的話實際是批評他,待老媽態度不夠好,然而他沒意識到。
他把老同學送走了,仍然是氣乎乎的樣子,老媽站在院子里,他從老媽身邊繞過,仍不和老媽說話。
不過他邁進房間的瞬間,還是轉過頭看了一眼老媽,看見老媽眼角掛着一顆淚珠,在陽光的照耀下,晶瑩而透亮。
老媽的眼淚觸動了他,他突然感到自己剛才有些過分了,他很想說幾句話安慰一下老媽,但是一時又想不出合適的詞語,很快內疚感也消失了。他用任性的態度對待老媽,已經習以為常了。
02
王林的父母都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出生的,父親是1961年出生,母親是1963年出生。父母親成家的那個年代,正是計劃生育抓得最緊的年代,城市只准許一個家庭一個孩子,農村准許一個家庭二個孩子。王林的父母都是省城某大中型企業的職工,屬於城市戶口,自然只能有一個孩子。
王林從小學習一直不錯,再加上他考大學那幾年,大學擴招,他沒費什麼勁就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
大學畢業後,王林在遠離家鄉的南方某城市打工,每年回家一次小住幾天。在他回家的這幾天里,老媽的飯菜變着花樣,都是他所喜歡的,他在家的幾天里飯菜很少有重複。
每天早飯他還沒起床,老媽就為他準備好了早餐,剛穿好衣服,老媽就為他準備好洗臉刷牙水;下午他從外面會同學會朋友回來,進門就能吃飯。說得確切些,他真是家裡的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因為是一個孩子,父母待他就像掌上明珠,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待他恩愛有加,一件事總是反覆說。
老媽的寵愛,養成了他任性的性格,老媽稍不合他的心,他就發脾氣。成人了還是這樣,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
一次他正在外面和同事聊天,突然放在桌上的手機響了,朋友開玩笑地對他說,是不是愛情的電波來了?他滿懷喜悅地接過電話一看,臉上的喜悅倏地消失了,不過他還是回撥了電話。
原來是他老媽的電話,老媽說這幾天冷,提醒他多穿件衣服。電話這頭的他顯得很不耐煩地說,我又不是小孩!這事也來電話,不等老媽說完就掛了電話。還跟同事抱怨說,老人家在家裡閑來無事,一天到晚想這個想那個,想到激動處就撥打電話。她也不想想子女還有工作,哪有時間在電話里陪她嘮嗑。來電話也沒別的事,就那幾句話反來複去得讓人很心煩。
每次離家,老媽總是,所有吃的東西都往包里裝,所有當季的衣服都用袋子裝着。他看太多了,又往出拿。最後,他皺了眉道,發小脾氣了說,再裝,我啥也不拿了。老媽無奈,這才扎撒着雙手站一旁。
還有一次回家。他喜歡白色T恤衫,老媽卻給他買了件藍色的T恤衫,他大發脾氣,把T許衫一扔不穿,老媽只好頂着大熱天的太陽,坐車進城給他換了件白色的......他對老媽無理的事真是太多了,可以說是數不勝數。
對老媽的無理,他已經習慣成自然,和老媽意見不合時,最後總是老媽順從他,他甚至認為,老媽應該這樣對待他。
03
參加工作後王林交了一個朋友,朋友也是家裡的獨子,不同的是朋友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他的父母是工人。
和他一樣,朋友也經常接到老媽的電話,有一次,他正和朋友在飯店吃飯,朋友的老媽來電話了,朋友趕緊中止了與他的談話,接老媽的電話。他注意到朋友和老媽說話的時候臉上帶着笑容,語句很溫柔,與老媽說了很長時間的話才回來與他吃飯。
他問朋友,老媽有什麼事嗎?
朋友說。沒什麼事,就是想與我說說話。
他正想說一句,我媽也和你媽一樣,在家閑的沒事,總是亂打電話。
然而他還沒開口,朋友便說,工作了,不能陪在老媽身邊和她說說話,只能通過電話和她聊聊天,很對不起老媽。老媽退休了,待在家裡很鬱悶, 和她說說話,能感受到兒女的愛心,鬱悶的心情會散發一些。
說到老媽,朋友的眼裡洋溢着滿滿的愛與滿滿的遺憾的複雜心情。
朋友的話讓他大吃一驚,王林腦子裡浮現出老媽和他打電話時,自己極不耐煩的態度,與朋友相比心裡很內疚,感覺對不起老媽。
可他又一想,朋友的媽是高中老師,大學畢業,文憑高,聊天說話有水平, 而自己的媽是工人,文化程度只有小學畢業,說的內容也是一些很無聊的話題,就那麼幾句話反覆地說,我自然不感興趣,這樣一想,他的心又平靜了。
03
王林與朋友的家不在一個城市,他的家在河南鄭州,朋友的家在石家莊,但他們回家都要坐京廣線上的火車,還是可以同路。路過石家莊的時候,朋友邀他下車到家小住幾天。
他在朋友家的幾天里,發現朋友的母親也和他的母親一樣愛嘮叨。
早晨他和朋友梳洗完畢來到餐廳,拖出一把椅子坐下,剛坐好,朋友老媽端來了牛奶、麵包、牛肉乾、還有蘋果、綠茶,說你們吃吧,
過一會兒老媽過來問?
味道如何?
朋友笑着對老媽說,好吃。
過一會兒老媽過來又問?
夠不夠吃?
朋友笑着對老媽說,夠吃。
過一會兒老媽過來問?
你們還吃點啥?
朋友笑着對老媽說,不吃了。
……
吃過飯朋友大聲喊:媽,給我拿套乾淨T恤衫,和一條褲子。他又補充說:媽,快點,我還有事。
朋友老媽邁着小碎步進來了說:我的小祖宗,這麼著急幹啥?急忙遞給朋友一套燙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的T恤衫和褲子。朋友穿戴很講究,夏天要天天換衣服,還要燙得平平整整才肯穿。當然這些事都是老媽干用,不着他親自動手。
王林感到朋友老媽雖然是大學生,在家裡和他老媽沒什麼區別,一樣愛嘮叨。但朋友沒有一點煩的表情,與老媽說話,總是很耐心,態度溫柔。朋友媽在家中也是一副典型的賢妻良母的形象,王林想了想他媽……
世界上的母親,好像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她們對子女的疼愛之心是何等相似!
朋友笑着說,你看我老媽,咱們都二十多歲了,老媽總是不放心,一件事反反覆復地說,老媽這樣,都是太愛她孩子的緣故。
朋友的話觸動了他,在火車上她一直回味着朋友的話,
04
這次回到家裡,老媽為他準備了飯菜,他只吃了很少的一點。老媽問,怎麼吃這麼少呢?他說,不想吃了。他注意到老媽的眼角,又掛上了眼淚。他突然心一陣疼,走到老媽跟前,用自己的手為老媽擦乾了眼角的淚珠,輕聲地對老媽說,媽,今天的事是我不對,您不要放在心上。
這是他長這麼大第一次向老媽低頭,老媽先是一愣,吃驚地望着他,當看到他滿臉的真誠時,笑了,緊接着流出了眼淚。
老媽的眼淚在陽光的照耀下,晶瑩而透亮。他知道此時的老媽的眼淚,和剛才的不同,是高興激動的眼淚。說,孩子感覺你長大了。
這天晚上他給朋友發了條微信說,我過去對老媽的嘮叨,總是表現出很煩的態度,自從與你交往,……理解了老媽的嘮叨里藏着愛。
他問老媽,媽,我經常惹您生氣,您為什麼還那麼愛我?老媽說,因為你還年輕,對人世間的許多道理還不懂,媽讓你,並不是軟弱,也不是怕你,而是因為愛你,不想讓你受委屈,才向你低頭。
老媽的話讓他流淚了,從此他再也沒有頂撞過老媽。是啊,想想過去每次和老媽爭吵,總是他佔上風,老媽向他低頭,向他低頭的老媽,並不是因為軟弱,而是因為愛他,他還能忍心讓愛他的人受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