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心晴 幸福雙翼學員
坐標 | 四川成都
父子反目,平靜勸導
那天晚上,我剛打開家門,就見老公黑着一張臉坐在客廳生悶氣,我瞬間就反應過來今晚肯定有情況!
果然,老公一聽門口的響動,就朝我看了過來。
還沒等我打招呼,他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數落:“你知道嗎,兒子今天被老師罰抄40道題!他還因為作業不合格,被扣了兩分......”
“今天一回來,他還各種作妖,我氣不過,就把他給揍了,大晚上的,他一邊哭一邊寫作業,搞得家裡烏煙瘴氣......”
我心裡“咯噔”一下,一想到最近才寫了篇踐行,來展示我家親子關係和諧,沒想到這才和平了一會兒,就又“着了火”,真是有些“打臉”啊!
我沮喪地脫了鞋,走到客廳後,一屁股坐到沙發上,根本不想講話。
老公沒有注意到我的狀態,還在一旁不停地數落兒子的不是,他越說越氣:“我看他就得揍,打了還能管幾天,就是你!越寵越放肆,越誇越倒退,他簡直就是個不上進的慫蛋......”
我有些頭疼地揉了揉太陽穴,猛然意識到自己不想說話,是在逃避問題!
於是我在心裡不停地默念:學家庭教育不是為了沒有問題,而是遇到問題時可以平靜面對與和平解決!
換成以前,我肯定不管不顧,直接對老公發火。
但這一次,我非常平靜地說:“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咱先平復一下情緒好嗎?我們都是成年人了呀。”
老公深深吸了一口氣,看着像是冷靜了些許,不過還是黑着臉不願開口。
我繼續溫和地說:“也不是我寵孩子,我只是接納了他真實的一面。你看,平時他犯錯,我該批評的也批評了呀。不過他要是做得好,咱該表揚的還是得表揚。”
“無論是批評還是表揚,我們都需要注意方式的。”
老公不耐煩地說:“怎麼注意?”
我耐心地解釋:“他做錯事,只是行為有差池,並不代表他這個人不上進。我們就事論事,批評他不對的行為就好,在身份層上否定、打擊他,會影響到他的自信心哦。”
老公終於冷靜了下來,他有些後悔地說:“好吧,我以後不說他是慫蛋了。”
我笑着說:“恩,其實孩子每次犯錯,都是一次成長的契機。我們做父母的,需要引導他面對錯誤,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學習呢。”
“咱要學會用資源的眼光看待問題!”
老公聽到這句話,托着下巴若有所思,情緒再也不像剛開始一樣激動了。
安撫兒子,完成作業
等我們聊完,兒子已經洗好澡出來了,他小心翼翼,像極了受了委屈的小媳婦兒,貼着牆走路,耷拉着他的腦袋。
我有些哭笑不得,便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背:“你先把衣服穿好,別著涼了。一會兒把作業拿給我看看?”
兒子老實地穿好了衣服,哭喪着臉從房間里拿了作業出來。
我快速翻閱了一下,發現他被罰的40道題還有8道沒寫完。
我心裡有些不滿:拿作業懲罰孩子是相當不明智的做法,這樣會削弱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不過,眼下我並沒想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看他已經完成了大部分,就剩8道沒寫完,我決定幫他來完成這個作業。
我示意他回房間,他噘着嘴,又趴回書桌前開始一筆一划地寫了起來。
我語氣溫和:“你現在是不是很生氣呀?”
他氣鼓鼓地摸了摸手指說:“這40道題,寫都寫不完,還把我手給寫酸了!”
我好奇地問:“老師問什麼罰你啊?”
他憤憤不平:“我今天上課跟同學說話,被老師發現了。”
我覺察到他此時的心門是朝我打開的,便接着問:“那你為啥要上課跟同學說話呢?”
他有些委屈,聲音也帶上了哭腔:“坐我後面的同學一直喊我,我才回過頭,就被老師抓包了!上次也是這樣,那次老師還打了我手心6下!老師以為是我轉過頭主動找同學說話!”
我心疼地摸了摸他的頭:“原來是這樣,那你有和老師解釋嗎?”
他把頭一扭說:“沒有!”
我又問:“你是不敢跟老師解釋對不對?”
他哇地一聲大哭了起來,我知道他心裡委屈,此刻需要釋放出來,便靜靜地坐在他身旁等他發泄完。
他哭了一會兒後,擦了擦鼻子又寫了四道題:“媽媽,我手好酸。”
我安慰道:“你可以先休息一下,一會兒再寫,沒關係的。”
他立馬又歡天喜地起來,跑到一旁玩起了積木,又過了一會兒,我看時間有些晚,就提醒他趕緊把後面的寫完。
他立馬擺手:“我不想寫,我現在想再玩一會兒!”
我接納了他此時不想寫作業的行為,耐着性子說:“那你還想玩多久呀?”
兒子看了看手頭拼了一半的積木:“我把這個機器人拼完就行啦!”
我點了點頭表示答應,又說:“如果生氣是十分的話,那你現在能打幾分?”
兒子一邊玩着手裡的積木,用手比了個三回應我。
我笑着說:“只有三分了呀!好像這三分也沒影響你拼積木,媽媽覺得你可以自己把這些情緒消化掉。”
兒子笑了笑沒說話,我見他此時心思都在積木上,便走出他的房間,先去洗澡了。
等我收拾好後,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這時,突然傳來了老公不耐煩的聲音:“你怎麼還在玩積木?題都寫完了嗎?”
我趕緊過去拉住老公:“你先去睡覺吧。”又轉頭對兒子說,“目前你有三個選擇。第一,你把剩的題寫完;第二,爸爸和媽媽去睡覺,你自己在這玩兒,玩好了再寫;第三,現在關燈睡覺,後面的也不寫了,明天你自己跟老師交代。”
兒子一聽立馬放下了手裡的積木:“我現在寫,媽媽你陪我!”
說著他立馬又跑到書桌邊,很快就把剩下的題寫完了,而且順手還把書包整理得很好。
正向引導,排解情緒
臨睡前,我又和兒子聊了一會兒。
他笑眯眯地說:“剛剛拼積木的時候,我生氣的情緒已經完全釋放完了!”
我笑着引導他:“情緒是可以流動的,當你有情緒的時候,就可以像剛才那樣,通過某件事情去轉化掉它。只有心情好了,做事才更有效率哦。”
兒子點了點頭說:“嗯!我明白了!”
此時氛圍格外和諧,我便採取了啟發式提問:“那從今天這個事中你學到了什麼呀?”
他低着頭想了一會兒,接着又搖了搖頭:“不知道。”
我笑着說:“那媽媽先說。今天通過這件事,媽媽發現你是一個堅持不懈的孩子,雖然你生氣,40道題也很多,可你還是認真地完成了。”
一聽我誇他,他就咧開嘴傻笑了起來。
我話鋒一轉又問:“你下次還想被罰嗎?”
他連忙擺手說:“不要不要!”
我好笑地說:“那下次再有同學上課的時候叫你,你會怎麼做?”
“我肯定不理他,等下課的時候再說。”他插着腰,認真說道。
我接着啟發他:“這次老師罰你,你有想過她為什麼要罰你,背後的動機又是什麼嗎?”
“老師是希望我上課認真聽講,不想讓我上課講話了!”他飛快地回答。
我摸了摸他的頭:“真棒,老師其實沒有惡意,她是為了你好。”
兒子認真地說:“媽媽,我知道的。”
我之所以強調老師的動機,是希望兒子能看到老師的好,我不想他對老師產生抵觸心理,所以我需要保護他對老師的正向感覺。
結束聊天后,兒子開心地去睡覺了。
“老公貼心,兒子暖心”
第二天早上,鬧鐘響了,我還在賴床,兒子卻自己起來了。
老公想讓我多睡一會兒,就趕緊起床洗漱準備送他上學。我忽然瞄到兒子已經穿戴整齊,在我房門口露出個小腦袋傻笑。
我起身連忙誇獎他:“今天怎麼這麼自覺呀,是不是昨天睡得很好?來,抱一個!”
兒子蹦蹦跳跳地來到我床邊,跟我抱了一下就轉身準備去上學,臨走前還體貼地幫我帶上了門。
他昨天睡得那麼晚,今天卻可以自己起床,沒讓我們去叫他,驚喜之餘,我也知道,這是因為昨晚我對他的接納。
他帶着好心情入睡,有一個很好的睡眠,這才有了今天早上的自覺早起和神清氣爽。
看來我昨晚的滅火是成功的!通過踐行,回報我的是一個溫暖的早晨:老公貼心,兒子暖心。
要是以前,一定是我跟老公一頓吵,我指責他打孩子,他指責我太寵,然後我們倆都將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
孩子氣鼓鼓地磨蹭到半夜寫完被罰的題,然後氣鼓鼓地去睡覺,早上起不來,又是一場戰爭,簡直就是連鎖反應,惡性循環 ……
我腦補着這極大的對比和反差,心中竟有一種平靜的幸福感,這也讓我真正體會到了“媽媽是家庭的定海神針”這句話的深意:
我自己穩住了,內心平靜了,老公和孩子就能夠平靜,問題也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還有意外的暖心收穫!
你有“滅火”成功的經驗嗎?
趕緊在留言處
跟幸福君說說唄
編輯 / 胡丹蕾,鬥鬥
排版 / 胡丹蕾
圖片 / Pixabay
※如無意間侵權,聯繫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