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的謊言與真誠地告知,你會怎樣選擇?

很多人常習慣於“報喜不報憂”,就如同大學生投父母之所好,在跟父母電話溝通時往往會輕描淡寫地略過某一次不如人意的考試結果、失敗經歷,寧可長期自我壓抑也絕不和父母坦承,以免父母無法理解卻為此憂心忡忡。

對親人毫無保留地誠實與有所選擇地隱瞞,到底哪個更好?

我不能確定大多數父母的想法。我所知道的是,對我來說,父母因為我而失望或焦慮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所以我自己也曾是這樣一個“報喜不報憂”的“好孩子”。

直到某一次跟母親談到這些,她說:“作為你最親密的人,我最想了解的是你的真實情況,包括你的痛苦與煩惱。我也會跟着痛苦和煩惱,但是我仍然希望你實話告訴我,而不要騙我,我不想從別人那裡知道,或者完全不知道。也許我幫不上忙,但是我希望與你分擔。”

當我們自以為在用“善意的謊言”保護他人免受傷害時,他人受到的最大傷害恰恰來自於我們借“善意”之名“不誠實”和“不信任”。

換言之,我們能欺騙的往往是信任我們的人,而信任我們的人最不能承受的就是我們欺騙他們。

如果你是父母,你是希望你的孩子對你什麼都不說,還是希望他能說出自己的困難、心裡的煩惱,和他一起解決呢?

所以,不要再對你的家人、朋友說善意的謊言了,真正的關係需要真誠來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