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愛人告訴我們:有些愛情,並不適合婚姻

國內首部離婚紀實綜藝《再見愛人》講述了三對已經離婚、將要離婚、現在冷靜期的夫妻在婚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挽回婚姻。男嘉賓的各種“操作”讓我大開眼界。

1、章賀郭柯宇:他們結婚10年,卻形同陌路

章賀和郭柯宇,兩人都是演員,談及這段婚姻,兩人回憶說,當年因出演電影《完美新娘》而相識,都覺得到了應該婚嫁的年齡,也都覺得對方是不錯的結婚人選。於是,20多天閃戀閃婚,順理成章生了兒子。

但婚後不久,兩人很快發覺,當初以為合適的結婚對象,根本就是一種錯覺。真實的情況讓人失望,兩人很難生活到一塊去,越來越無話可說。而且那時候的他們,甚至不知道如何好好溝通,對婚姻生活越來越冷漠。

一個是早睡黨,一個是晚睡黨,作息不同步的兩人哪裡有感情聯絡。更何況兩者還是演員。幾乎零溝通。兩人也找不到共同的話題,溝通不到一塊,有時談話都能變為吵架。

章賀和郭柯宇


據統計,在100對婚姻存在矛盾和隔閡的家庭中,矛盾佔比例最多的是:夫妻之間不會好好說話,甚至是不會主動溝通。那麼如何溝通才能使感情升溫?其實兩個人在一起生活,無非就是你哄哄我,我哄哄你,好好說話,認真傾聽,冷靜但不冷漠,溫和但不懦弱, 堅定但不強硬。這三對中,我比較喜歡這一對。離婚後的首次見面,章賀不敢和郭柯宇眼神正視。很明顯,章賀還喜歡郭柯宇。

2、魏巍佟晨潔:一個是習慣了當甩手掌柜的丈夫和一個因為恐懼喪偶式育兒而拒絕懷孕的妻子

魏巍和佟晨潔,魏巍是演員、主持人;佟晨潔是主持人、模特。魏巍和佟晨潔結婚7年, 現在夫妻之間最大的矛盾:魏巍想要個孩子,佟晨潔想要魏巍戒酒。佟晨潔在節目中說魏巍就是她的“大兒子”,她怕生了孩子後,她就相當於“2個孩子”的媽媽,她希望魏巍能成熟一些。魏巍希望佟晨潔能接受他的朋友。但是佟晨潔喜歡安靜,當然不接受,又是喝酒。

魏巍和佟晨潔

在節目中魏巍那句“我從不做飯是因為我要讓給她做”“我一分鐘就能百度出來怎麼做”,不僅讓他上了熱搜,也讓全網都跟着生氣。當時一桌人圍坐在一起歡天喜地吃着東西,他們談論着關於烹飪的問題。魏巍說他會做飯,做飯很容易,直接搜索就行,他想表達的是,做飯不難,關鍵是菜譜。結果大家就開始調侃起來,說根據食譜,那不是烹飪,其實沒有人有惡意,只是把這當成一個笑話。甚至妻子佟晨潔也全程跟着其他人一樣不給魏巍面子,嘲笑他。結果,魏巍生氣了,臉色蒼白地掛着臉,帶上自己的衣服起身離席,留下一臉懵圈的眾人。

魏巍生氣,憤怒離場

他生氣是因為自己的妻子也在笑他,這會讓他大受打擊;覺得妻子怎麼能不站在我這邊?而妻子佟晨潔單純是覺得好笑佟晨潔的思維清晰,她直言老公的不穩定情緒和不負責任讓她毫無安全感,作為四十歲的高齡產婦,她的懷孕勢必冒着巨大風險,自己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生孩子。同時,她也提出了具體的條件,為了孩子能健康,要魏巍戒酒一年,安心備孕。
這不是什麼無理的要求,可魏巍卻不願意答應,顧左右而言他,大談孩子對自己的意義,說自己在上海沒有存在感,“要和世界有鏈接”……他口口聲聲說孩子對自己重要,但要犧牲喝酒時便退縮了;他說要孩子是因為愛妻子,但當佟晨潔問他能否接受不要孩子、“兩個人好好的”,這個男人只是低頭,說了斬釘截鐵的兩個字,不行。他在喝酒問題上喜歡逃避和轉移話題,也不願為了孩子讓步。

其實,生長在不同環境的兩個人,即使再怎樣契合,心有靈犀,難免也會發生衝突。意見不統一的時候,不同的思想碰撞,自然需要處理矛盾時做出妥協。因此,兩個人吵架,最終有一個人必先認輸,甚至道歉,唯有如此,激烈的爭吵才能偃旗息鼓,才能讓兩個人的情緒重新回到正常的軌道。

當然,家不是講理的地方,認輸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認輸,只是其中的一方更為大度,更加在意這一路走來的感情。當轟轟烈烈漸行漸遠,能否相濡以沫就在考驗兩個人的寬容與氣度了。所以,這種認輸便成為感情上最優雅的妥協,可以時有效地彌補婚姻的漏洞。 正像著名的婚姻專家約翰·戈曼建議人們的那樣,在應對衝突時一定要做到三個“不”:不要退避,不要負面回應,不要來回傳遞負面情緒。主動、積極、正面地去妥協,化解矛盾和衝突。

3、王秋雨和朱雅瓊:一對共同經歷過結婚、離婚、又復婚,現在又想離婚且已經處在“結婚冷靜期”的夫婦

王秋雨和朱雅瓊

這一對是最讓我窒息:王秋雨太讓人窒息了,不肯把時間分給朱雅瓊,一分鐘都要預定。從來都是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對待朱雅瓊從來都是否定批判打壓。對其他人都是笑嘻嘻地唯獨對朱雅瓊沒有一絲耐心,心裡清清楚楚知道對方需求,卻從來不給予。自己都知道對待孩子的好哪怕多分出百分之一的耐心給朱雅瓊都是不一樣的結果,但王秋雨還是遺世獨立,做不來浪漫,做不來儀式,做不來改變。還給他人一種自己扛下了所有、默默付出的無奈感,你付出什麼了?付出了自己的冷眼,打擊?其婚前卻不是這樣,得手之後就開始要穩定的生活了。而朱雅瓊變成了其完成人生步驟的一個工具,被牢牢控制,長期的打壓否定,否定朱雅瓊的信仰,否定所有的愛,人前羞辱,人後詆毀。而朱雅瓊自20歲開始,這19年的期間,一如既往,索取,得不到回應,一直索取,一直得不到回應。而在打壓批判的生活中精神崩潰,抑鬱變得不自我是遲早的事。所以朱雅瓊一直想尋找自我,想變得自我。但是19年被一個這種極度自私的人變成這樣。離開不離開都太虧太不值得。越靠近王秋雨就會越不幸,離開又不甘心。小姑娘真的容易被年紀大的人蠱惑,及時止損才是正理,時間越長越不捨得越不甘心。在王秋雨面前,我讓你給我做飯是對你的恩賜這種至理名言都變得微不足道。覺得自己有那麼一丁丟的改變就要得到對方的回應,得不到就對朱雅瓊冷眼相對惡言相向。在女方崩潰時那種無奈無語扭頭就走的態度,找一個從不誇獎讚美完全貶低每天是要給自己氣受,一直在被控制影響。

王秋雨不喜歡朱雅瓊唱歌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名詞為“皮格馬利翁效應”、即讚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正能量、它可以改變人的行為。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讚美時,他便感覺得到了社會的支持,從而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並儘力達到對方的期待。正像上文中聰明的妻子與丈夫的相處之道,只有這種發自內心的真誠欣賞和熱情自定,才能真正給到對方愛和動力。這是一種無緣無故、不起任何功利性的愛,但卻像是生命中最亮的一盞燭光,當他被困難、黑暗、消極和絕望包圍的時候,這盞燭光、那些話語都會變得格外明亮和溫暖。

夫妻之間,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共同承擔與面對,正所謂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夫妻同心,其利斷金,理解永遠比抱怨更加重要,也更有效。

三毛曾在《雨季不再來》中說:“有時,我多麼希望能有一雙睿智的眼睛能夠看穿我,能夠明白了解我的一切,包括所有的斑斕和荒蕪那雙眼眸能夠穿透我的最為本質的靈魂,直抵我心靈深處那個真實的自己,她的話語能解決我所有的迷惑,或是對我的所作所為能有一針見血的評價。”

這些赤裸裸的需求,就是多少人窮其一生對“我懂你”的追求。婚姻最大的敵人是瑣碎的生活,唯有彼此救贖,彼互懂,才能止住這令人厭倦又無可奈何的“七年之癢”。

最後我以節目的一句話作為結尾也作為共勉:伴侶是我們共存最久的,也是最浪漫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