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寵壞的弟弟,該怎麼辦?

讀者提問:將軍你好,我今年24歲,我弟弟比我小2歲,現在兩人都已經在外工作。我弟之前是斷斷續續地工作着,這兩次工作都是我爸媽給他找的,算是逼着他上崗吧,不然他也不願意去。

最近他說要辭職回家,其實回家找事情做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結合之前他待在家裡的狀態,每天晚睡晚起,起來就是看手機,這樣的狀態我寧願他不回,但家裡人也拿他沒辦法。

我弟小時候就是被寵着長大的,但那個時候大家都不自知,於是這麼多年的寵使得他在生活上、心理上都很依賴家裡,性格像個孩子一樣。

他和我們交流時,如果我們說出來的話不符合他的預期,他便會發脾氣。

比如我媽和他通電話讓他好好吃飯不要總吃零食,他問蒸餃也不可以嗎,可能是我媽沒聽見“蒸餃”兩字,也可能是我媽習慣了說不可以。

聽完我媽的話,他就開始鬧脾氣“哦原來蒸餃也不可以,好,那我扔了它了,反正它也是垃圾食品balabala”,期間我媽有試圖解釋,但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一定要說完這些話。

我們試過軟硬兼施的方式和他交流,但最後都是我們哄着他,這樣的交流真的很累,一說不通就通過發脾氣的方式逼我們退一步。面對這樣的弟,我應該怎麼做呢?

將軍答:

看了你舉的那個例子,感覺你弟不像22歲的成年人,12歲的少年可能都比他成熟,身心都沒“斷奶”,家人又持續“供奶”,這才真的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你知道心理學家斯金納是怎麼消退小白鼠的某個行為嗎?就是出現那個行為之後,不給予任何反饋,多次之後,那個行為就極少出現,或者不再出現了。

你弟發脾氣這個行為也是一樣的。

如果每次他發脾氣的結果都會得到家人退一步,那“發脾氣”就會不斷不強化,他知道發脾氣有用,那為什麼有招兒不用呢?

反正不上班了回家有父母養着,不高興了就有家人哄着,他不需要長大。

你提到了以前家人對於寵弟弟不自知,也提到了現在軟硬兼施不奏效,但你們現在知道了,也部分嘗試了,只不過最後還是“心太軟”。

你們的心軟本質上還是“寵”還是縱容,還是在維持和強化弟弟的不成熟。

先做到“心狠”吧,他不上班的話,那家裡就不供着他,他晚睡晚起,吃飯就別帶他的份兒,他什麼時候意識到家裡不會再持續不斷地“供奶”,他自己就去找奶喝了。

但我要提醒一件事,如果父母做不到“心狠”,你也要保持清醒,你現在就有“小媽心態”。

你弟弟的事情由你爸媽管,以後管不管是你父母和你弟之間的事,你是他的姐姐,你能給弟弟的愛,是關懷支持和鼓勵,不是供養和縱容,弟弟的人生不該由你來負責。

至少你別加入父母“心太軟”的隊伍里,你是他姐姐,但你也是你自己。#溺愛##心軟##發脾氣#

大將軍郭,北師大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韓寒【ONE】人氣作者,著有圖書作品《對於自己你還是個陌生人》、《世界偏愛自愈自樂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