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對我沒有以前好了,該怎麼解決呢?

讀者提問:將軍你好,我雖然沒有什麼故事要講,但是非常想跟你聊聊我的一個困惑。

我是一個還沒畢業的女學生,談過兩段戀愛,熱戀期結束後總是會面臨一個相同的問題,我會忍不住把對方當下的行為和之前做比對,很多小的細節。

比如之前發微信的時候他會經常問我有沒有想他,也經常主動跟我說他想我了,然而現在很少說想我,即使我偶爾撒嬌說想他,他反應也很平淡,回個嘻嘻之類的就過去了。

越對比越懷疑,不能理解為什麼對方不能像之前一樣?我覺得他的付出變少了,從而覺得對方沒有之前喜歡我了,開始考慮分手的事情。

我感覺自己好像不擅長經營親密關係,也不知道應該怎麼做才能從這種情緒中解脫自己。

因為兩段感情都是這樣,我開始懷疑自己有問題,但是又不知道到底是哪裡有問題,從而也不知道如何下手解決。

將軍答:

你的困惑會讓不少女生共情,熱戀期過後,對方的甜言蜜語少了,不那麼膩味了,你覺得TA變了,不那麼愛了。

這可能不是你的問題,也不是他的問題,而是關係本身的“問題”。

一段成熟的戀愛必須經過4個階段,共存、反依賴、獨立和共生。

“共存”相當於熱戀期,而“反依賴”就是熱戀後有一方開始想多留點時間給自己了,會表現為不再那麼粘着對方,同時也會出現你說的“他變了”,甜言蜜語的輸出變少了、對你的情感回應不如之前那麼頻繁和熱烈了。

這是一個必然會出現的階段,非常正常。 曖昧期、熱戀期,都是需要“喜歡”、“想念”的強輸出來確認彼此的心意的,而那個時候激情的濃度最高,也會有頻繁表達的衝動。

但誰都不可能一直處於高度激情狀態。

它會讓我們的大腦支付更多的資源去應對,神經負擔過重,疲憊不堪,大腦神經會自動調節我們的感覺,持續一定高度的興奮水平後,就會下滑。

只不過你倆現在不同頻,他先“下頭”了,你就失落了。

但這並不意味着對方就不喜歡你了。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喜歡程度其實也是流動和變化的,愛和喜歡是一個個瞬間組成,它未必是連續穩定毫無變化的水平線,並且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表現形式也不一樣。

不是天天說想你愛你就是喜歡你,甜言蜜語減少了也不能代表就沒有付出,“付出”是多層次的,兩個人談戀愛可不是只靠口頭上的“付出”。

你可以回想一下,你們的日常相處,有沒有對彼此更多的了解和實際的行動,你們除了表達愛意之外的交流,其他對話有沒有更緊密更深刻。

實話說,如果熱戀期後還是成天只有我想你我愛你,我會覺得這段戀愛並沒有進展和深入下去,只能靠膚淺的話術來支撐。

當然,這裡也有年齡和性別這兩個不可忽視的變量。 特別年輕的時候,確實會對口頭愛意很敏感,一是因為自己的生活不夠充實,有閑暇時間;二是因為學生時代兩個人互相參與彼此生活的部分都相對淺層。

走進社會就不一樣了,每天要應付工作同事老闆,生活上要考慮房租水電交通,那個時候什麼想不想念的、愛不愛的,都不是第一位的了。

兩個人能不能彼此交流工作和生活,在需要支持和鼓勵的時候,對方能不能給到回應,這些比說一百遍“我想你”、“我愛你”更能體現關係是不是親密,是不是充滿愛意。

而女生也確實對情感表達有更高的需求量,這是一個中性陳述,不包含任何價值評判。

你可以跟男友直白表示,希望他能多一些情感表達,而不是自己憋在心裡胡思亂想,同時調適自己多去關注對方的行動和關係本身,言語表示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看你的提問想起看過的一部電影,一對結婚多年的夫妻聊天,妻子問丈夫,為什麼這麼多年你都沒跟我說你愛我?丈夫答,我們結婚時我說過我愛你,如果情況有變化,我會再告訴你的。

我狠狠地懂了,你呢?#戀愛##戀愛故事##熱戀期#

大將軍郭,北師大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韓寒【ONE】人氣作者,著有圖書作品《對於自己你還是個陌生人》、《世界偏愛自愈自樂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