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還是要會想一點,每天都保持心情愉快,這樣的日子才會過得開心。開開心心過日子,身體也就會好一點,這是我的切身體驗。
因為開心也是一天,憂愁也是一天,何不讓自己快樂起來,行動起來,讓自己內心充滿着陽光,盡量讓自己身心愉悅。
我的性格是敏感的性格,遇事很容易急躁,也經常會為了一件小事糾結於心,總覺得自己愛東想西想的,有很多事都是瞎操心。
就如我已經53歲了,我在想如果活到60歲,那我還有7年的時光;如果能活70歲,那麼還有17年的光景,如果能活80歲,那麼日子更長,還有二十幾年的路要走。
於是我想此刻多做點有意義的事,不是單純的活着,可以開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包括想實現的諾言,這輩子想乾的事,都該做了。時間不等人,我們不再年輕。
雖然精力不如以前,但人的壽命誰也不知道是多久,我不想白白的浪費光陰。也不想痴痴獃獃的過自己的晚年,還是要有精神些,活的有質量,能夠身體健康才能夠有質量的活着。
人上了50歲以後,身體開始走下坡路了,有一段時間還是非常的不適應,覺得身體的變化也太快了。尤其是精神的面貌上,臉上的皺紋多了,頭髮也開始乾躁無光。身體這裡不舒服那裡不舒服,動不動就感冒,皮膚也因為抵抗力差而過敏。
如果年紀大了身體還好,子女孝順,孩子再優秀的話,好像這樣的人才是贏家,也沒什麼煩惱的問題。可這些人太少了,大多數這個年紀還不是省心的時候,上有老需要我們做子女的去服侍,下有小還沒有成家立業,並且沒有多優秀,也就存在 孩子沒工作或者工資低,都要讓做父母的操心。
我家只一個兒子,畢業後找的工作工資都低, 剛開始我和老公心裡難免會焦慮。其實有時候想明白了,人生也就是這麼一回事,尤其是經過疫情過後,覺得有很多事都是身外之物。人還是要學會知足,也要學會面對現實,靈活的面對一切,一家人克服困難,爭取把日子過好。
現在的我和老公都已經接受了現實。覺得希望兒子能健健康康的過他的日子,不啃老,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就是工資低點也無所謂。
他可以自由的選擇,都已經成年了,該經歷的他也經歷了,該選什麼樣的生活也由他自己去走。
該選什麼樣的女孩結婚,想要什麼樣的婚姻生活也由他自己去選擇,我們不會再去干涉。家長真的沒有必要再去焦慮,尤其是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五十幾歲的人很容易身體發生意外狀況,如果自己的身體不行了,那更加成為孩子們的拖累。
有時我和老公也會自我安慰,窮就窮點,差就差點,沒必要和別人去比,也沒必要和自己慪氣,只要一家人整整齊齊的健健康康的就好。
其實人的一輩子相當的短暫,我們如果一味的糾結,活着就不開心,每天為未知的愁而憂鬱的時候,才發現有許多都是不必要的,操心也是白操心,也操心不去的。
丶
因為每個人都有來到人世間的使命,我們都要學會陽光的生活,一個家什麼是幸福?就是父母恩愛,家庭和睦,對子女總是鼓勵,任何時候家都是孩子的避風港。
不管孩子有沒有出息,而我們做父母的都是他堅強的後盾。只管做好事,干好自己的工作,養好自己的身體,過好自己的生活,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
當你把這些都放下的時候,就會發現原來世界就是這麼的簡單,幸福和快樂也是這麼的簡單。沒必要和自己過不去,要開心要快樂,我的人生我作主,相信日子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