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縣城打工的婆婆突然到家裡來,送來一張存摺,還說不讓小叔子夫婦知道,如果是你,你會收下么?”
一個要想家庭和睦,兄弟姐妹間團結友愛,很大原因是和父輩有關係的,父母對待子女,要做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公平不偏心,如果過於偏心其中一個,這樣的家庭註定不會和睦,子女間的感情也會產生猜疑。
現年35歲的趙女士,在老家縣城買房定居,她的婆婆也在縣城打工,但是很少來趙女士家,那天突然上門給趙女士送來一張存摺,婆婆離開前還特意交代趙女士收好,不能讓小叔子夫婦知道,讓趙女士不知所措,這到底是什麼回事呢?
以下是來自趙女士的自述:
大家好,我是趙芸,今年35歲,目前是一名全職媽媽。
我和丈夫陳廣裕結婚十年了,養育了一兒一女,在生完女兒後,我們夫妻倆商量,孩子教育生活總要有一個人照顧,於是我選擇放棄工作,在家做起了全職媽媽。
早些年,剛開始在家帶孩子時,身邊的親戚朋友們都不理解,特別是我的父母,他們總是勸我,說女人不管怎樣,都要有自己的工作,孩子可以交給公公婆婆帶。
其實我何嘗沒有想過這些,但是婆家條件不允許,加上丈夫對於孩子們的成長教育很重視,他不放心老人帶,並且承諾每個月工資上交給我,我這才安心全職在家帶孩子。
其實嫁入婆家以來,到後來我們在縣城買房定居下來,都很少和公公婆婆住3一起。
婆婆今年58歲,養育了三個孩子,丈夫是老大,排在後面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
在我的印象中,婆婆和一般老太太不一樣。
她雖然來自農村,也沒什麼文化,但是她對種田這些很排斥,對她來說,在家伺候耕種那兩畝薄田,還不如出去打工掙錢來的實在。
公公在老家閑着無聊,弄了個菜園,平日里種種菜,澆澆水,婆婆這些年就一直在縣城打工。
婆婆很勤快,幹活從不挑剔,什麼臟活累活,只要能掙錢,她都搶着去干,用她的話說就是,活再累再臟,錢是乾淨的,只要肯去賣力氣,總能掙到錢。
丈夫在縣城家私城做銷售員,每個月如果生意好,開單多的話平均下來也有個七八千塊錢。
婆婆現在還能掙錢,我們平時也有給她生活費,但她都沒收,暫時不用負擔老人開銷,所以丈夫一個人的收入對於我們家花銷來說,還能湊活。
小叔子夫婦工作對比我們家來說就好太多了,小叔子在縣城開了兩間超市,一年能賺不少錢,妯娌則是縣裡事業單位上班,福利待遇很好。
小姑子也早就嫁人了,不過是嫁到外省去了,一年到頭很少回來。
我們家雖然條件不是很好,老家裡有紅白喜事什麼的,丈夫總是帶上我第一時間趕回去,有時候我都不是很理解。
就拿來前不久來說,丈夫老家隔壁堂叔去世,由於事發突然,當時已經是晚上9點過了,公公打來電話通知丈夫,丈夫二話沒說就往老家趕。
我見這大晚上的,擔心丈夫一個人開車不安全,就讓他明早再回去,結果一向聽我話的丈夫,直接反駁我,氣呼呼地說:“這事情能等嗎?”。
“怎麼不能等,你現在回去又能做什麼,明天早上回去還不是一樣!”,我不理解,反問他說。
丈夫看着我,沒有說什麼,只是自顧自收拾自己衣物,着急出門去了。
看着一臉生氣的丈夫的背影,我心裡委屈不已,也只好不再勸阻他。
丈夫離開家後,我還特意問了下妯娌,想看看小叔子有沒有和丈夫一樣趕回老家,結果一問才知道,小叔子也着急趕回去了,我這時才明白,自己有些無理取鬧了。
早些年我們結婚時,還沒有錢買房,只能在縣城租房住,婆婆當時就已經在縣城打工近三十年了,那時候她閑下來時,偶爾會來到我們出租屋給我們做頓飯什麼的,改善下伙食,有時候還會給我們帶來公公在老家種的綠色蔬菜。
婚後第三年,我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了,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拿出多年積蓄,我又找了父母借了十萬塊錢,在縣城首付了一套房。
坐月子時,一個人照顧不來孩子,丈夫讓婆婆來照顧,結果婆婆幫着照顧了不到半個月,就對我說,她還有活要干,讓我問下孩子外婆,看外婆有沒有空幫忙來照顧下。
我對於婆婆想着光顧幹活掙錢,就連我坐月子都不安心照顧,很有意見。
結果婆婆卻說,孩子奶粉和衣物什麼的花銷全部她來出,還給了我5000塊錢。
對於婆婆這個意思,我詢問丈夫的意見,丈夫讓我收下錢,還說不照顧,給錢也行。
好在我母親心疼我,也願意過來照顧我們母子倆。
當我把婆婆這個做法和母親說後,母親讓我不要亂想,還說婆婆這樣做法也可以,至少給錢能減輕我們的壓力。
再後來,我也習慣了自己照顧孩子,婆婆對於照看孫子孫女這塊她有自己的想法。
她曾經對我說,說她文化程度不高,也輔導不了孩子學習,怕耽誤孩子學習,還說她不懂怎樣照顧小孩,還不如她去打工賺錢,給孩子掙奶粉錢和學費來得快。
我們搬進新房以後,婆婆雖然也在縣城打工,但她很少來我們家,極少數來的時候,也是過年過節這樣。
每次來家裡,我和丈夫就勸說她,不要那麼拼了,畢竟年紀擺在這裡了,年紀大了,再說兩個兒子都有能力給她和公公養老,沒必要那麼累。
婆婆卻從不聽勸,只認自己的理,說我們都有自己各自的壓力,不能再讓我們擔負他們兩老養老了,又說現在趁着還能動,能多賺一點是一點。
這就是我婆婆,她性格倔強,又很好強,她給人家飯店洗過碗,也掃過大街,只要是有錢賺的,她都會去干。
那天下午,我和三歲的女兒在午休,突然門鈴響,一下把我驚醒了,心想這個點誰會來家裡啊,於是我抱着女兒,起身去開門。
開門後,讓我有些驚訝的是,來人是婆婆,平時婆婆很少來我們家裡,怎麼今天有空過來,我沒多想,忙把婆婆讓進門。
“媽,今天咋有空過來了啊!”,我笑着給婆婆找拖鞋換。
“今天正好沒活干,想我家乖孫女了,就想着來看看!”,婆婆接過拖鞋換上,隨手就抱過女兒。
看着婆婆一臉慈愛地在沙發上逗女兒玩,祖孫倆樂得哈哈笑,我給婆婆端上一杯開水。
婆婆接過杯子,看了下我,問道:“廣裕最近傢具城生意怎樣啊,工資發放穩定不?”。
我聽後一愣,婆婆怎麼會突然問起丈夫的工作,我為了不讓婆婆擔心,只能笑着對她說:“媽,挺好的呢,都很正常!”。
婆婆把女兒抱在胸前,嘆了口氣,說道:“你也別瞞我了,廣裕現在失業了吧,前段時間我看到他工作的那個傢具城關門了!”。
婆婆說得沒錯,丈夫已經失業一段時間了,他這麼多年就在傢具城干銷售,失業後,他每天都出門找工作,試做了幾份工作,都不滿意,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
除去家庭開銷,還有房貸要還,丈夫這段時間壓力也很大,我都不敢問他找工作的事情,就是怕給他壓力。
“媽,你都知道啦,廣裕最近都在找工作呢,你也不用擔心!”,想到婆婆已經知道,我也就沒再隱瞞她。
“這麼些年,你一個人照顧孩子,廣裕呢,一個人在外打拚,都不容易啊!”,婆婆握住我的手,感慨地說道。
我聽到婆婆的話,心裡有些感動,笑着對婆婆說:“這麼多年,也都扛過去了,這也就沒什麼了!”。
“我不是一個合格的婆婆,我沒法幫你分擔,我年輕時,是把廣裕他們三個孩子丟給婆婆帶,自己外出打工,如今我還是不能幫你們分擔,你會不會怪我啊!”,婆婆對我說道。
說實在話,這也是婆婆第一次對我敞開心扉說這些話。
我搖搖頭,笑着對婆婆說:“媽,你也幫了我們不少了,我們都記着呢!”。
我們那天聊了很多,後來回想起來,才發現我們平時溝通太少了,各自都沒有好好去了解雙方。
那天婆婆也沒有留下來吃飯,她臨走前,從兜里掏出一張存摺,遞給我。
我看着手中的存摺,有些不知所措,也沒有看存摺裡面有多少錢,但我知道這些都是婆婆平日里省吃儉用存下來的,我肯定不能收。
“媽,這我不能收啊,這些都是你的養老錢啊!”,我把存摺又塞回去給婆婆。
“給你,就拿着,這老二家庭條件比你們好,這存摺你就收着,不讓他們知道!”,婆婆再次把存摺交到我手上。
我還想說點什麼,婆婆就快步出門去了,望着婆婆離開的身影,我的眼眶濕潤起來了。
我平復了下心情,打開存摺,一看裡面的存款金額,差點嚇到我了,這存摺裡面足足有20萬。
晚上等丈夫回來後,我把婆婆來家裡送存摺的經過說給他聽。
還詢問他的意見,問他道:“這錢是老人家存下來的,他說不讓老二夫婦知道,你是怎樣看的!”。
丈夫看着手中的存摺,思考了一會,轉而問我道:“你認為呢,如果跟老二說,這錢是要和老二對半分的,不然他們會認為爸媽偏心!”。
我很認可丈夫的話,畢竟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一個家族和睦,兄弟間團結友愛,可不能因為這筆錢鬧得個不歡而散,心存芥蒂。
第二天,我帶上存摺,到小叔子家,把存摺拿出來,說明一切,表示和他們商量,這錢要怎樣處理。
讓我沒想到的是,小叔子夫婦對於婆婆的決定表示理解和尊重。
特別是妯娌,她把存摺交到我手上,笑着說:“嫂子,這錢是媽給你們的,你就收下,你能來和我們商量,說明你們看待兄弟情義比這錢重要!”。
“可是,這樣對你們不公平啊!”,我有些着急地對他們說。
“嫂子,你不要多想,現在大哥失業 ,你們生活壓力也大,正是需要這錢,你們拿着就好!”,小叔子也笑着安慰我說。
離開小叔子家後,我的眼淚不自覺流下來,不是因為小叔子夫婦不要婆婆的存款,而開心落淚,而是為了我們這個家庭兄弟間團結友愛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