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條件的愛,是治癒內耗最好的方法

2024年03月25日23:05:12 情感 1317

愛,是最溫暖的守護。

當然,愛有很多種,有父母對孩子不求回報之愛,有老師對學生嘔心瀝血之愛,也有戀人之間的熾烈之愛。

無論哪一種愛,都充滿着力量,讓前行的路上更溫暖和治癒。

這幾天,一直在反思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才會出現孩子很早有了情緒,而我卻蒙在鼓裡。或者說表面的繁榮背後有着不為我知的風險與問題。

剛開始發現問題時,很自責,後悔自己沒有早點發現。再一想,現在發現也不算太晚。

無條件的愛,是治癒內耗最好的方法 - 天天要聞

上學期有完全放手,從理念上就是一個錯誤,但我以為是對的,也或許是“怕自己做不好”本能地逃避。

潛意識中,可能會有“不做就不會錯”的無意識逃避。

我想起前輩說過一句話:與其糾結於過去和當下,不如想想怎麼更好走下去。

是啊,那些犯錯的經歷,那些失去的東西,一定會在某一天,以另外的方式存在。

正是因為犯錯,才會對當下或擁有的一切加倍感激。

遺憾,才是人生的常態。沒有人不遺憾,沒有人不犯錯,沒有人不悲傷。

大家都一樣,要相信犯錯是成熟的必經之路。如果不是犯錯,我不會發現自己的認知短板,不會醒悟在擅長的領悟里也會栽跟頭。

因為太在乎,所以想要孩子更好,以為放手才是愛,卻沒意識到放得太徹底會讓孩子無所適從。

無條件的愛,是治癒內耗最好的方法 - 天天要聞

是啊,我咋沒想透呢?小學時打罵著長大,初中時事事包辦着長大,高中時直接來個360度急轉彎,直接全脫手。

我毫不懷疑自己對孩子的愛,為了他我可以做任何改變。在我的有限認知範圍內,打罵是為了讓他變好,包辦是為了讓他變強,放手是為了讓他自驅。

每一個階段,我的出發點都是好的,只不過“用力過猛”時容易翻車,過猶不及都是錯。

捋完自己,我忽然不焦慮了。沒有誰的人生會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會經歷悲傷與挫敗。

想了想我的焦慮點,並不是因為孩子數學考得差,而是我害怕他因此而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動力,會選擇隨波逐流。

但轉念一想,孩子是對自己有要求的,有目標的。他會因為一時的挫敗和自我懷疑,而失去方向,會有短暫的迷茫。

這會,他只是身心俱疲,找不到前行的動力,也失去了對自己的認可。

無條件的愛,是治癒內耗最好的方法 - 天天要聞

我要藉助老師的外力,去啟發孩子的思維,去幫助孩子重建信心。老師是專業的,也有着經驗和方法,我做不到的天花板對他們來說只是遊刃有餘。

想明白這個道理後,我果斷找老師進行了求助,我相信老師,相信我的孩子,也相信孩子眼下的迷路都是暫時的。

反思過去,不是為了自責,而是為了更好的出發,及時調整,向前看。

無論過去錯得有多離譜,經歷過多少至暗時刻,殺不死的鳥是鳳凰

不管做啥,一定要向前看,要有重新出發的勇氣。

想到這裡,我的心豁然開朗了。改正,永遠沒有早晚,只有決心改變的勇氣。

時光不能倒流,那就把當下和明天的事情做得足夠好。而我要做的就是懷揣着滿心的愛,既不過度樂觀,也不過度放手,用適度的愛陪孩子繼續成長。

前兩天,我陷入了自我懷疑和自責,覺得自己到頭來還是坑了孩子而內耗。

現在,我不再責怪自己了。將過去的翻篇,才能開啟新的軌道。

我也需要勇氣面對自己的不完美,我也需要用更多積極暗示,來幫助自己走出內疚,從而帶着孩子更好的出發。

昨晚,主動去學習和聽課,還做了很多筆記,也在察覺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但已經沒有了自責,只有想要做得更好的決心。

無條件的愛,是治癒內耗最好的方法 - 天天要聞

無條件的愛,不僅是我對孩子要這樣,對自己也要這樣。

要允許自己犯錯,也要允許孩子犯錯,先看見自己,再看見孩子。

只有我的心力足夠強,只有我做得足夠好,只有我得到足夠多的愛與認可,我才能真正為我的孩子賦能,引領他不斷向前。

愛,是世間治癒一切苦痛最好的良藥。

人的一生,一直在得到,也一直在失去。多看到失去之餘還有美好,還有期待,還有未來。

這樣,天就不會塌。

無條件的愛,是治癒內耗最好的方法 - 天天要聞

在出現問題時,有很多人對我伸出了援助之手。有孩子學校老師們的安慰和幫助,有孩子自己對我的敞開,有同學媽媽對我的不厭其煩的規勸,有學員給我分享的筆記和知識分享。

我不太擅長表達感謝,但我默默記下了所有人對我的幫助。

原來,被幫助的感覺如此美好,這不就是生活的溫度和被給予最好的禮物嗎?

失去的東西,一定會以另外一種方式與你相遇。

愛,是最溫暖的療愈,而珍惜和感恩,是時光里最暖心的相遇。

懷揣愛,一路前行,去給予更多的愛與珍惜,會偶遇更多的驚喜。

總有一種遇見,是人間值得。努力優化自己,努力做足夠好的自己,無論還有多少風雨,都要微笑前行。#成長型父母百合陪跑#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情感專家不敢說的真相:比出軌更傷人的三把暗器 - 天天要聞

情感專家不敢說的真相:比出軌更傷人的三把暗器

女人真正恐懼的,從來不是肢體接觸“最深的傷口往往沒有血跡”——毛姆成年人的世界裡,真正的傷害從來不是明面上的冒犯。那些藏在細節里的輕視,裹着糖衣的控制,比直白的越界更讓人膽寒。一、當“視而不見”成為慢性毒藥飯局上打斷她說話的人,和偷摸伸咸豬
我媽結過三次婚,掙了400多萬,60歲這年她卻帶病回來找我養老 - 天天要聞

我媽結過三次婚,掙了400多萬,60歲這年她卻帶病回來找我養老

"你替我養老,我把房子留給你,400萬也歸你。"六十歲的母親坐在我家沙發上,面色蠟黃,語氣卻篤定。我愣在那裡,看着她消瘦的身影和疲憊的眼神,一時不知該如何作答。十五年了,整整十五年沒見,她突然出現,帶着病和錢,要我贍養她。1986年,我出生
文字比語音更傷人,你的昵稱可能正在傷害對方 - 天天要聞

文字比語音更傷人,你的昵稱可能正在傷害對方

手機屏幕亮起來那一瞬間,對話框里的那個很親密的稱呼總是能讓心裡猛地抖一下。在當今這個靠表情包來表達表情、憑藉輸入法去傳達內心感受的時期,微信的聊天框就如同一個能夠映照出各種情形的鏡子,將人際關係中那些不太顯著的界限都清晰地映照了出來。